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尤爱纹身加露脐小背心的泰王哇集拉隆功要立储了,其中一位热门储君仪表堂堂,气质清新脱俗,作为一个不那么严谨的知识型博主,十分想探讨一个不严肃的话题——投胎学。

一、优生学启示

1859年,深陷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大清正在被英法联军摩擦,英国的年轻生物学家高尔顿,受其表哥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影响,开始研究优生学。

小高通过研究发现,个体遗传差异并不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而是在一个均值范围内波动。

也就是说,身高很高的父母,孩子的身高大概率不会继续往上窜,而是会向正常值回落。

成就超然的父母,其子辈孙辈高成就的概率在逐渐降低,尽管还是比正常家庭的孩子拔群,但也呈现出回归常态的特征。

前段时间,北大教授diss学渣孩子的新闻刷屏网络。在某种程度上,把众多不甘平凡的平凡家长,从辅导孩子的崩溃中解救出来,重新回归鸡犬不闻,父慈子孝的和谐中。

其实,早在2500多年前,前周朝图书管理员老子他老人家就把这种现象阐释得很清楚:

“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虽然人类社会遵循马太效应,强者恒强。

但他强由他强,在自然规律面前仍然要推倒重来,回归正常。

二、何以传家

虽然天道昭昭,门阀依旧能在操作层面上卡BUFF,实现了财富的有序传承,当然必备条件是至少需要一场泼天的富贵。

1.君主立宪

千佛之国有让人流连忘返的三俗表演,有如群魔乱舞般的征兵现场,有让游客腰子一凉的网络传说,类似泰国这样的君主立宪制无疑是最顶配布局。

自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资产阶级直接摊牌,皇室谢幕合唱《体面》,造就了这个妥协下的产物,也为后来各国家民族自觉建立了政治范式。

理论来说,只要继承者自己不作妖,不总想着复辟,那后代的开局几乎是稳的。

2.多子多福

多生孩子来对抗自然规律无疑是最具性价比的策略。当然,自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一夫一妻制后,过于频繁的操作要么于肾有亏,要么于私德有亏。

回溯历史,豪门大姓基业长青最关键的基操就是多生孩子,择优培育,各自突围。

进可以解决继承人选拔,秦、隋二世而亡还是继承人太少没选对,司马家能够篡魏关键操作就是孩子多,待机长;

退也至少可以延续香火,不至于像哈布斯堡和美第奇家族一样,后期生不出孩子绝嗣而亡。

3.养子文化

相较于欧洲贵族执着于血统,日本豪门则重实而不重形,搞了一套沿用500多年的养子文化。

儿子也许不一定适合继承家业,但是选择一个可以继承与管理家业的女婿却相对简单。

大名鼎鼎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没有儿子,把女婿收编改姓,照样培养成接班人。

与其说是找女婿,不如说是通过入赘的方式找了一个管理家族产业的职业经理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家族信托

20世纪末,欧美巨富为了“财富传承”,主动把资产委托给信托公司打理。

所有权与收益权分离,巨富们另觅新欢,也不至于被原配分去太多家产,当然对家产有影响的还有身故或破产亦然。

家族信托普遍都有个基本条款,就是后代不能随便碰信托,防止被败家子给败掉。

信托重点资助家族里的精英分子,剩下的每个月给点儿生活费就差不多了。

5.其他

有的家族会向大学捐款,大学也投桃报李地给孩子留个位置。事实上,私人捐赠一直是哈佛等名校的主要经费来源。

有的家族则发扬:“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自省精神,在青山绿水间给觅得几处风水佳穴,燃尽自己最后一把余灰,化作袅袅青烟荫蔽子孙。子孙是否受用不知道,倒是给考古事业和影视作品源源不断地贡献着文化养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