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期间没有出远门,周边自驾了一下,无锡是其中一站,自然要借机前往去年12月亮相的无锡滨湖万象汇一探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我第一次探访“万象汇”系商场,过往对万象城与万象汇的认知,更多仅停留在体量、定位等相对表层的差异点。而随着近年华润旗下项目整体设计的迭代升级,即使仅在社交媒体“云市调”,都能感受到其风格和质感深得我心,无锡滨湖万象汇也是其中之一,结合在春节期间云分享了其‍‍‍‍‍‍‍‍‍‍‍‍「跃入花云」新春特展,也因此对实地的耳闻目染期待倍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说我们习惯于把以独立室内空间为主体的购物中心称为“盒子”,那10万㎡的无锡滨湖万象汇则是“盒中之典”。由于周边修地铁,因此无法到远处摄录更为完整的项目画面,只能近距离用广角略睹一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整体而言项目极为规整,东南侧的主入口结合下沉式广场呈现相对丰富的纵向视觉展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要沿街商业界面自东向南呈“L”形布局,南侧“大直道”休闲氛围更甚。购物中心部分,主要通过在规整的主体上加入模块化的结构变化,来营造错落有致的层次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项目几十米开外是一条水路,因此能让户外互动内容更为“清澈”不被来往车辆“打扰”甚至营造些许滨水休闲氛围,在硬朗的线条中融入柔和元素,在视觉和心理感受层面丰富层次。我在前往探班时还是冬日主题“滨雪站台”,期待春日更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室内空间规划方面,这类“大直道”型商业项目较难玩出花活,无锡滨湖万象汇结合硬件实际条件进行了合理应变,没有单一地采用日常最为常见的双通道环形动线——由于写字楼位于商场的南侧偏东,“压缩”了该区域的纵向尺度,因此项目仅在东半部分采用了上述动线规划,而西半部分由于进深足够,故在中部增设店铺从而形成环岛式设计,最终在体量并不算大的整体空间内达成了复合式动线规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半部分动线观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半部分北侧有相对更为狭窄的回廊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半部分南侧则为双侧店铺结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此规划的优势在于:

1、商户数量得以增加,据悉品牌数超过320个,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项目为大众定位,因此开业率几乎拉满,相对于更为“精挑细选”的万象城产品线,“弹性更大”的万象汇从侧面展现出了华润在各个定位层次招商的驾驭能力。‍‍‍‍‍‍‍‍‍‍‍‍‍‍‍‍‍‍‍‍‍‍‍‍‍‍‍‍‍‍‍‍‍‍‍‍‍‍‍‍‍‍‍‍‍‍‍‍‍‍‍‍‍‍‍‍‍‍‍‍‍‍‍‍‍‍‍‍‍‍‍‍‍‍‍‍

2、分岔式动线使得品类规划更为灵活,也有助于不同品类在同一楼层中享有相对独立的区域氛围。‍‍

此外,在项目L1形成了3个活动空间。除了东南侧主入口进场有一小中庭外,西侧是相对传统的中庭设计,独立且较大的尺度有助于引入品牌快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部区域由于正好位于动线岔口,因此拥有更为宽阔的视觉面,并具有聚焦的作用,也是「跃入花云」作品的选址所在,配合天幕自然采光下的玻璃贴,形成纵向视觉丰满度的完整呈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内部风格以白色为主基调,但配以具有雕塑感的暗红色扶梯和连桥作为点缀,错落之间让实际较为单一的回廊结构突显变化和质感,甚至会产生这些模块会移动的错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悉镜面不锈钢通过几何造型模拟了波光粼粼的太湖湖面,而这只是项目整体设计中众多取自于太湖的灵感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聊完整体再依楼层来分享一些局部看点。‍‍‍‍‍‍‍‍‍‍‍‍‍‍‍‍‍‍‍‍

L1回到户外,情理之中打造休闲餐饮氛围,多数品牌装修风格清新,木纹色占据较大比重,外立面整体视觉观感和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氛围伴随主入口的星巴克一直延续到东侧的Peet's Coffee,最后在相对较“冷”的区域以新能源车和数码品牌两个强目的性业态收尾,彰显规划逻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且这些品牌大多与内场打通,尽可能减少动线阻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潮玩品牌X11可能是鉴于面积因素成为唯一在南侧打通内外场的零售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X11能够拿到沿街位,某种程度上也是项目L1整体零售业态定位的小缩影。大店优衣库、承租能力较强的新能源车与数码品类占据楼层东西两端主要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核心鞋服零售品牌主要以相对定位较高、以及具有年轻、时尚、潮流定位标签的品牌共同形成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L2、L3是相对传统的零售楼层,运用了绝大多数区域型商业项目的常规布局手法,除了配备少量餐饮业态外,零售业态主打女装品类,且依客群定位、风格进行楼层区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稍有不同的是L2衔接L1的时尚运动品类,在东侧引入了少量大众运动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L3则逐步开始引入男装、亲子等业态,针对高楼层进行更为家庭化的品类过渡,总之还是很科班的楼层布局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L4、L5终于为这个“方盒子”在多元化空间方面带来小小点睛一笔——在楼层南侧打造了一个全通透双层挑高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楼层主打餐饮业态后,也让周边能够营造出相对休闲的室内就餐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L4及以上主要以餐饮业态为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L6则在的同一对应位置设计了一则小屋顶花园空间,相似的逻辑,不同的呈现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业态规划方面,影院主力店位于该楼层西侧,与MELAND等品牌类似,是整个项目各个大店的主要选址区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相对聚客的B1,几乎是整个项目各种规划目的性的集中体现——分岔型的动线南侧规划“yummy牙蜜集市”小餐饮集合区,并做了区域主题设计,与地面楼层暗红色不锈钢元素进行了呼应,统一的设计语言贯穿始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侧动线则规划以黄金珠宝为主的零售业态,虽然与小餐饮大相径庭,但由于动线互不打扰,因此能够独立成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盒马作为主力大店之一,依旧占据楼层的西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日常生活及杂货品类,以及适合家庭型的快餐、烘焙等业态则位于B1的东半部分,并连通下沉式广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B1下沉式广场出入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沉式广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体而言,无锡滨湖万象汇给到我最大的几点感受包括——华润项目的品质始终在线;项目极其规整且可“阅读”;招商稳健开业率高。此外,首次到访万象汇产品线,也让我深感华润对于不同定位商业项目的驾驭能力之强。鉴于项目的大众属性,可能我未必每次去无锡都会造访,但对于其主要服务的目标消费者而言,绝对是能够满足日常基本购物、休闲、娱乐诉求的一站式场所。考虑到未来还有写字楼、在建的地铁线等更多有利因素的加持,该项目的稳定运营和升级调整是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