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闵行日新月异,

乡愁却从未变淡,

那些曾经耳熟能详的老地名,

定会成为人们归乡路上一盏温暖的灯,

指引家的方向。

“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十季,我们邀请了上海市七宝实验小学的青少年来诵读《寻迹——闲话闵行地名》。今天,你将听到的是《四通八达汇莘庄》,一起看看地理位置上的“上海的中心”……

点击收听朗读

莘庄镇因跨莘溪而得名。

最早记载到“莘庄镇”的《崇祯松江府志》载:莘庄镇,一名莘溪。在三十六保。北邻七宝,南近乌泾镇,其地产花,少稻,本瘠土也。民居数千指(十指为一人),多诗书弦诵之家,居然称镇。有春申、施水二庵,皆古迹。

莘庄地区在南朝(410—589)已有墓葬,成陆年代当在六世纪以前。南宋度宗咸淳年间(1265—1274),镇上已建有施水庵,俗呼草庵。施水庵原在镇南栅口以南约200米处,光绪三十四年(1908)建筑沪杭铁路,南栅口外设莘庄车站,庵址首当其冲,经镇上绅商同意,旋将施水庵南迁1公里,与春申庵合并,现两庵均湮没。

莘庄自南宋至民国2年(1913)一直隶属于华亭县。民国3年(1914)华亭、娄县两县合并为松江县后,莘庄隶属松江县。民国35年(1946) 划归上海市二十六区,翌年二十六区改名龙华区。1949年5月15日莘庄解放,由松江县接管,设 立莘庄 乡人民政府,同年7月归属上海市龙华区。1951年7月,莘庄乡分两乡(莘北、莘南)一镇(莘庄镇)。1956年2月,两乡一镇又并为莘庄乡隶属西郊区。1958年7月撤销西郊区,并入上海县。同年9月21日,成立七一人民公社,莘庄乡编为第三大队。1961 年8月,第三大队及第二大队部分地区从七一人民公社划出,组成莘庄人民公社。1965年,建立莘庄城镇工作组。196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莘庄镇为县属城镇,脱离公社,成立莘庄镇人民政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位于沪闵路莘松路口的凯德龙之梦购物中心(资料图片)

早在20世纪初,依凭着便利的水上交通及在本镇设站的沪杭铁路,镇上的工商业已很兴盛。沿着莘溪北岸,绵延一公里许的街道两旁排列着许多店铺、作坊,不少百年老店 闻名遐迩,竹器等手工业品销往泗泾、七宝以及上海城隍庙商场,而家庭纺织业、编结业尤其令人注目。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风气一新,社会秩序安定,经济活跃,工商业有所发展。1960年,莘庄镇成为县城后,市政建设迅速发展。与县委、县政府大楼兴建的同时,辟筑了莘建路,两旁的县级机关纷纷破土动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4年的莘庄镇(资料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世纪70年代的七莘路(资料图片)

1993年3月起为闵行区政府所在地。1996年12月28日,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南延伸段 (锦江乐园站至莘庄站)开通试运营后,莘庄镇迅速发展起来。

如今的莘庄镇境东与梅陇镇、南与颛桥镇、北与七宝镇为邻,西与松江区接壤,毗邻上海虹桥机场,经外环线可直达虹桥和浦东两大国际机场。地理位置上是“上海的中心”。镇域内沪杭铁路、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和莘庄立交桥等构成了较为发达的交通网络,使莘庄成为人流、物流十分便捷的地区。

日前,区政协办公室、区教育局、团区委和闵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了“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将陆续邀请闵行区多所学校的青少年一起来读好书、善读书、懂历史、爱家乡,合力推动“闵行情”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第十季,我们邀请了上海市七宝实验小学的青少年来诵读《寻迹——闲话闵行地名》。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域特点和人文气韵。地名作为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词,自然而然就成为了这个区域人们特定的文化符号和相对较为固定的集体记忆,也是人们谈起家乡时那个共同的依托。

毋容置疑,闵行有着丰富的地名资源。从农耕时代较为原始淳朴的命名方式开始,这块土地上的集镇街巷、村落阡陌、河道古桥便有了独属于自己的故事并从此代代相传。有些更是很好地保留到了今天。如区内9镇中的华漕、虹桥、七宝、梅陇、莘庄、颛桥、吴泾、马桥镇均为老地名。

谁也无法阻止时代前进的脚步,但为闵行人留住这些乡愁记忆无疑是大家的共识和期盼。本书分为三个篇章,结合相关文史资料、故事传说、老照片等,将闵行地域内各具特色的古镇、村宅、老街等地名收入囊中,从整体地名特色到境域各色古镇,再到乡人熟识的村宅老街,梳理出独属于闵行人的乡愁情愫。“镇名溯源”篇则选取闵行境域内16个古镇,如虹桥、七宝、莘庄、梅陇、颛桥等,以相关镇志、县志、村志等资料为主要来源,从历史、传说、风情等方面讲述这些古镇名称的来历和变迁。即日起,我们将为大家诵读《寻迹——闲话闵行地名》这本书中“镇名溯源”篇章。

2024年2月起,第十季正式开启,每个工作日的21:30,我们不听不睡!

一起聆听闵行声音,发现闵行之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朗读: 上海市七宝实验小学 五4班 袁亦凡

作者:钟合

编辑: 汤婧娴

文字内容:明镜文化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