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流传一则热点视频,内容大约是在电影院内,一堆熊父母逼迫一个男大学生给自家孩子下跪道歉的视频。当然事情的前因后果大体是这样的:那就是电影院在演《热辣滚烫》,但熊孩子则用手机看动画片,影响周边群体的感觉。于是男大学生建议小孩子的家长能否让小孩子戴上耳机,但是不曾想这对家长对男大学生不断咆哮,仿佛家长是占理的一方,之后他们还逼迫男大学生给自己的孩子下跪道歉。事件发酵以后,小孩子的家长居然扬言要起诉男大学生(讲真,小编实在想不起这件事起诉的法理依据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下的少儿家长,很大部分存在两种教育模式:一种是熊孩子模式,这种模式大约就是家长们的三观不正,而且还压根没意识到自己有问题,而后又把这种三观潜移默化传输给自己家的熊孩子。当然熊孩子不会永远都是个孩子,也都会有长大的那一天,等到熊孩子长大以后,以三观不正的思维来驱动自己的行为逻辑,那么后果可想而知:熊孩子长大后大概率会危害社会,而后遭遇相关单位处理打击,毕竟,司法可并不会惯着熊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鸡娃的特点在于麻木。如果说熊孩子的特点是觉得整个宇宙自己才是核心,因此我行我素(属于一种恶意满满、道德败坏的巨婴),而鸡娃则属于精神世界早早遭遇毁灭的群体。

小编认识一对鸡娃家长,双方都来自大农村,因为高考红利的缘故,碰巧混了个文凭,碰巧在城里找了个工作,碰巧在房子还算便宜的年代买了一套房,于是这对家长一方面内心高度膨胀,自我感觉自己步入了精英社会,成了人上人,另一方面又觉得必须继续鸡娃,家里才能更上一层楼。于是他们的孩子每天除了睡觉以外,从学前班开始就是不断地刷题,并且鸡娃家长还不断炫耀自己的孩子是天才(前几年说是天才,最近几年因为挫败,于是改口说自己的孩子是人才)

其实可以预判,他们的孩子长大以后不过就属于一个人形的做题机器而已,除了做题之外,几乎没什么别的技能——当然,做题的也分三六九,很多人拼尽全力做题,也就混了个二本。而二本,其实就是做题赛道的最大失败者——因为不如二本的,大多是学历赛道的躺平派。好比一个人拼尽全力内卷,结果发现自己的成绩也就比躺平的好一点点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