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宋王安石有一首非常知名的七言绝句《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七绝笔法凝炼,在短小的诗篇里提到三种春节习俗,分别是:燃放爆竹、喝屠苏酒、贴对联。

其中【屠苏酒】最值得关注,因为这个习俗已经失传,现代人对它很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红楼梦的屠苏酒

红楼梦第53回描写贾府的除夕夜宴,那可不是简单意义的一顿饭。每个细节、每个用品都是千挑百选出来的,都具有非同一般的历史价值。

贾母笑道:“一年价难为你们,不行礼罢。”一面说着,一面男一起,女一起,一起一起俱行过了礼。左右两旁设下交椅,然后又按长幼挨次归坐受礼。两府男妇小厮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礼毕,散押岁钱、荷包、金银锞,摆上合欢宴来。男东女西归坐,献屠苏酒、合欢汤、吉祥果、如意糕毕,贾母起身进内间更衣,众人方各散出。

晚辈给长辈除夕行礼,意义等同于祭祀典礼。这是全家集体行礼,场面极为壮观。

而行礼结束后,献上的第一道饮品就是屠苏酒!

这酒与其说是让喝的,不如说是十足的仪式道具。

那么,屠苏酒到底是什么,有如此高的身价,能上如此大场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什么是屠苏

屠苏原本是一种草。

《通雅》是明代的百科全书,这部书里分24个门类介绍了古代天文、地理、历史以及社会生活中。其中“植物”一篇里,对屠苏的解释是:

“屠苏,阔叶草也”。

但是也有不同说法。南宋人写的《岁时广记》说它是一种驱邪的药粉,名曰“八神散”,来自少数民族的宫廷秘方。还说:

“屠者,言其屠绝鬼炁;苏者,言其苏醒人魂。”

意思是:能驱邪杀鬼,治疗瘟疫,让人的魂魄苏醒过来的神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宋朝书里说屠苏是一种巫术仪式。清代的徐嘉锡则认为它是茅屋,以至于现在度娘上就这样解释。

虽然说法众多,看上去很乱,但是细看会发现关联。因为古时候大部分草木皆可入药,即便未曾记载于药书,也可能在特殊情况下具有神奇功效。

所以说来说去,屠苏最初应该是一种药草。

03 屠苏酒起源

对现代人而言,过年意味着放假、吃喝玩、发红包、走亲戚。

但是追溯久远,【年】原本是个怪兽,过年其实是【避年】,驱邪才是过年的主题。

屠苏酒,据说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的。就是将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入酒浸制而成。

话说,这不是为了口味,也不是简单的保健,而是妥妥的祛邪药酒!

懂中药的看了方子都明白,用药还相当猛呢!瘟疫重症都可以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这酒究竟有没有作用?

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说,反正古人对它评价很高。

唐朝的韩鄂有部著作《岁华纪丽》中称,初一每人饮一杯屠苏,一年就不会得瘟疫。

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云:“饮屠苏,岁旦辟疫气,不染瘟疫及伤寒”。

所以他每年腊月都送给众邻乡亲一包药,让大家以药泡酒。乡亲们饮了屠苏酒,少得瘟疫。

孙思邈甚至将自己的屋子,起名称为“屠苏屋”。大概就是因此,后世误传屠苏是茅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屠苏酒文化

久而久之,饮屠苏酒便形成了民风民俗,朝野共之,代代传承。无数名人和典籍均有记载和遗篇。

在为数不多的历史名酒中,屠苏酒算是一枝独秀,尤其是文化内涵格外突出。

人们于农历正月初一饮此酒以避瘟疫,故又名岁酒。

在某些典籍里它被传为神话,不但能防治百病,甚至可以赐吉祥、降福祉。

喝屠苏酒还有个特殊规矩:不能一起喝,也不是尊者先喝。而是幼者先喝,年纪较长的在后,依次一个个饮完。

这种习俗究竟因为什么,又是从何时开始的,已经无迹可考了。

顾况《岁日作》说:【不觉老将春共至,更悲携手几人全。还将寂寞羞明镜,手把屠苏让少年。】

意思是:不知不觉已经老了,同辈人没有剩下几个了。自己都不敢照镜子,还是把屠苏酒让给少年先喝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辙的《除日》诗:【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

也是叹息自己年老,已经成了家中最后一个饮屠苏酒的人。

而苏轼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中说:【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

他与前者的态度相反。宁愿忍受又穷又愁的日子,也要做那个最后喝屠苏酒的人。

由此可见,屠苏酒已经超越“酒”的载体,成为康健长寿的向往,也成为岁月无情、人事无常的见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5 贾母的尊贵和悲哀

红楼梦为什么到了53回(80回已过半)时,才出现了祭祖、拜年?又为什么在这回出现了屠苏酒呢?

如此高大上的事,不应该早早写吗?不应该写在贾家最兴盛时吗?

因为,祭祖、拜年的主角是贾母!屠苏酒的主角也是贾母啊!

祭祖多庄严,大家给贾母行礼就有多庄严,两者意义一模一样。说白了吧,贾母就是活着的祖宗!是整个四大家族的祖宗!

我曾多次解析过,贾家当下享受的一切都靠贾母庇护。是因为有贾母在,才能继续住国公府;因为贾母在,朝廷才继续给天恩,不动他们,容纳王家的分朋树党、薛家的胡作妄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朝廷的一切包容,贵族圈的一切面子,所有的人脉、财富、平安都靠贾母!

53回就是借助形式来显示真相,显示贾母的真实价值。

红楼梦只写了两次春节。第一次围绕元春省亲写,那是个假靠山。第二次围绕贾母写,她才是真靠山。

但是,真靠山揭晓时,反而是福报快结束时。

屠苏酒的登场意味着:贾母老了!

与她同伍的力量越来越少,她终究要败给岁月!

她想保护的人,终究力不从心。她满堂的孙男娣女,终究要【众人方各散出】。

所谓的合欢,终究成汤;所谓的吉祥,终究落果。

红学者都知道,第53回是个很重要的转折点。从这一回开始,后面的故事一路颓败,再也没有欢愉可言,甚至到了泥沙俱下的地步。

所有的现象,根源只有一个:就是贾母老了!

她的威信,她的统治力、影响力越来越弱,越来越无可奈何。王夫人就越来越肆无忌惮。

屠苏酒就是此意,贾母是全家最后一个喝它的人。喝完了这杯酒,贾府的繁华就落幕了。

【贾母起身进内间更衣】,是有深远寓意的动作。预示着贾母离下线不远了。

也预示着,贾母不受官难、病难、贫困难,她将走在众儿女前面(包括元春)。在众多儿女的注目下,坦然去世。绝不是影视里演的那样被吓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6 药方

屠苏酒的制法有很多。在《本草纲目》、《备急千金要方》、《小品方》、《遵生八笺》、《景岳全书》、《杂病源流犀烛》等医药典籍均有记载,药方大同小异。

1、肉桂22克,防风30克,菝葜15克,蜀椒、桔梗、大黄各17克,乌头7克,赤小豆14枚。

将上述药材碎为末,装入绢袋中,春节前一日,将盛有药物的绢袋沉入井底,第2天正月初一早晨取药,浸入一瓶清酒中,煮沸数次后饮用。

2、白术54克,大黄、桔梗、川椒、肉桂各45克,虎杖根36克,川乌18克。

制作方法同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麻黄、川椒、细辛、防风、苍术、干姜、肉桂、桔梗各等分。

将上述药材制为粗末,装入绢袋,泡酒密封,3日后可饮用。

4、厚朴、桔梗、防风、桂枝、茅术、贡术、制川乌、白芷各8克,川军、广皮各10克,檀香、紫豆蔻、川椒、藿香各6克,威灵仙、甘草各5克

将上述药材浸入白酒中,加冰糖,加热数沸后静置,过滤,将入瓷坛贮存。

不懂药理的朋友请不要随便尝试,比如乌头含有剧毒,需要谨慎掌握,以保证用药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7 诗词赏析

最后让我们再来欣赏几首屠苏酒诗词。学了本篇之后,相信你会读出新的感悟。

北宋·陆游·《除夜雪》

北风吹雪四更初,

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

灯前小草写桃符。

元·高士谈·《庚戌元日》

旧日屠苏饮最先,

而今追想尚依然。

故人对酒且千里,

春色惊心又一年。

宋·方岳·《癸卯元日》

远色苍茫草际烟,

春风也到雪崖边。

不知最后屠苏酒,

增一年欤减一年。

唐·裴夷直·《戏唐仁烈》

自知年几偏应少,

先把屠苏不让春。

倘更数年逢此日,

还应惆怅羡他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关链接】

红楼梦祭祖:古人的仪式真多!贵族的"过年",竟然是个体力活

一盒宫花经历四种待遇:暗伏宝钗辛酸婚史,成贾薛两家决裂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