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在近代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江西是红色革命的摇篮,从1927年的八一南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开启建军之路;到随后的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再到井冈山的斗争,还有红军长征之前的中央革命根据地,都是在江西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新中国成立之后,授予开国将帅1614名,江西就有325名,占全国开国将军总数的五分之一,位列全国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在这些开国将军中,绝大部分是少将,没有元帅,也没有大将,仅仅有3位上将,38位中将,其它的都是少将,可以说大部分是军队的中基层人才,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人资历不够,基本上是“大扩红”时参军的,上级军官位置多数已经被占,而且大部分都是穷苦人参加红军,学历也欠缺,经历长征、抗战、解放战争到建国后,多年战争硝烟中层层晋升,军队存活下来的赣籍中层干部人数众多,而在红军时期担任过师长以上职务的凤毛麟角,军团级别是更少了,所以自然评不上高级军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数量不多并不等于没有,江西还有二名曾经在红军时期担任过军团以上级别的高级干部,而且都活到了建国后,要是按照正常轨迹发展下去,也有可能成为军衔更高级别的开国将军,令人唏嘘的是,这二个人却都走上了邪路,成了可耻的叛徒。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他们两人还以为可以瞒天过海,新中国成立后,竟然来到南昌,搬出自己是红军军团级别的老资格,想谋个一官半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知道,中国革命是在极其严酷中开展,在这一艰苦的环境中,取得胜利的确是来之不易,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很多先烈们,甚至是高级领导的牺牲,都是由于叛徒的出卖而造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一直以来,领导人最痛恨的,则莫过于中国革命历程中出现的叛徒。1939年5月30日,在延安召开的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他号召大家:革命者要讲革命道德,要永久奋斗。他说:“有一些人,他们嘴上道德、气节乱喊一阵,但在政治上是不坚定的,中途会变节的,这是无道无德。”可见对叛徒的行径是无法容忍的。就说江西的这两个叛徒,本来想做官,结果此事上报上级后,中央回复:枪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两个人,便是土地革命时期曾经担任闽浙赣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的曾洪易,曾任红十军政委,赣东北省委宣传部长、军区政治部主任、红五分校校长兼政委,后任南方工委宣传部长的涂振农。那么,他两人到底有过什么样的过往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先说曾洪易。他是江西万安县人,出生于一户家境殷实的人家,从小他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而且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很快就考入省城南昌读大学,当年,学生运动风起云涌,他也作为积极分子参加了一系列斗争,因表现突出加入了组织,可以说是江西最早的一批组织成员,并成长为一名领导人。随后,由于斗争的需要,组织把他选送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学习。受到了“左”倾教条主义领导人的赏识,学成回国后很快就担任了重要职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洪易剧照

这时,年仅27岁的曾洪易,当上了“中央代表”并派驻到赣东北苏区(后发展为闽浙赣苏区)红十军。赣东北根据地红十军是方志敏、邵式平一手创建的,这期间发展势头良好,不仅在军事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根据地不断扩大,处处呈现出一片胜利的火红场面,被领导人称赞为“模范根据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曾洪易来到这里以后,以“中央代表”自居,召开会议全盘否定赣东北根据地所取得的成绩,还找了个赣东北推行的所谓“富农路线”的理由,随后改组领导机构,不仅自己堂而皇之当上根据地的一把手兼职红十军政委,还把大量的亲信安排到重要岗位,把赣东北党和红军的创始人方志敏、邵式平排斥于核心领导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7岁就当上红军军级别干部,曾洪易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但那个时代不像和平年代,放块砖都能算数的。当上红军的高级指挥员,是必须有真才实学,能打胜仗才行。这不,曾洪易刚当上红十军的一把手,敌人就发动第三次“围剿”,根本没有打仗实践经验的曾洪易,放弃红军曾经在运动中消灭敌人,在游击战中拖跨敌人的做法,而是搬出“洋教条”,来个“针锋相对”,下令全面推行“堡垒对堡垒”,与敌人打起了阵地战、消耗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一来正是中了敌人的圈套,敌人巴不得你全体主力来个一决雌雄,可以快准狠地解决红军,本来实力弱小的红军,在曾洪易这一套的折腾下,结果,仅贵溪夏家岭一战,虽然红军战士浴血奋战,屡克强敌,最终使红十军作战行动陷于被动,致使第三次“围剿”在赣东北未能被粉碎,一时根据地陷入险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