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心理学的科普,尤其是家庭教育方面的心理学科普,现在市面上相关资料书籍越来越多,内容一多,难免雷同,所以很长时间以来,我都在寻找一本“特别”的理论和作品。

最近阅读的《儿童心理创伤的预防与疗愈》就是这样一本书。能把“心理创伤”尤其是“儿童心理创伤”作为一个单独的主题拿出来讲的书,本来就不多,而提出把创伤疗愈和“非语言生理成分”结合起来,主张从生理角度出发,来疗愈心理创伤的,就更是创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书的作者之一莱文博士,在创伤领域有近40年的研究经验,他认为创伤的基础是生理反应。这个观点,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作者本人的生物学背景。而这个独特的理论取向,则是基于他对野生动物行为的研究提出来的。莱文博士主张从生理角度出发疗愈创伤,把关注的重点从有关创伤事件的故事转向此前常被忽略的身体自身的故事,这在近20年的专业书籍中属于首创。

这本书的结构也很清晰,共分为四个大的板块,分别是

  • 理解心理创伤
  • 儿童心理创伤预防的指导原则
  • 常见情况指导
  • 通过预防和社会变革展望美好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儿童心理创伤,一个最重要的观点是:创伤不一定发生于一些我们常人所认为的重大事件,很多时候,一些很容易被成人忽视的小事,比如轻微的交通事故、摔倒、骑自行车发生意外等,都可能会在儿童心理上留下创伤。而这些创伤如果没有得到疗愈,将会伴随儿童直至成人,对一个人的权力感和幸福感,造成长久而缓慢的破坏。

在工作当中,每当和来访者探讨“创伤”这个话题时,很多时候都能感觉到他们对创伤的态度——既不以为然,感觉小题大做,又难以觉察,对自身的心理创伤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从这个角度说,作者把“理解心理创伤”作为本书的第一部分,不仅是为了介绍主题,更是为了引发重视,这一点在创伤疗愈这个话题中,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千万不要以成人麻木的心灵去揣摩孩子的创伤,忽视有可能给孩子带来长久创伤的微小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莱文博士发现野兽虽然经常遭遇捕猎的威胁,但却很少体验到创伤,而这一点,也恰恰是人与动物的重大区别。在本书中,对于创伤的定义是:创伤往往是限制儿童潜能实现的伤害性事件。很多时候,我们“做不到”不是因为能力不够,而是心理设限,而这种限制,就来自于创伤。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做“心理弹性”,指的就是创伤过后重新恢复弹性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很多人的心理弹性非常差,常常因为一点小的挫折,就败坏了心情,丢失了目标。而创伤疗愈的本质,就是使用科学的练习,帮助人恢复心理弹性,重新获得心里力量和成长的机遇。

对于儿童而言,成人的功能应该是他们的“创可贴”——创可贴本身不能治疗伤口,但是可以保护伤口,为身体的自我愈合做好支撑和防护。正是因为儿童对于成人的态度十分敏感,所以成年人的“沉重冷静”,对于儿童而言,就是莫大的心理良药,而在这本书里,作者也详细介绍了成人如何成为高效创可贴的步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本书里,作者设计了很多练习,,同时从多个角度告知父母如何系统应对儿童创伤,可以说是一本全面系统的指导手册,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一个不幸的消息是,人类相较于野兽,更脆弱的多,会反复体验心理创伤,但一个好消息是,任何人,尤其儿童,只要方法得当,创伤都可以重新愈合,恢复心理弹性。从这个角度说,人,终生可变,可以终生成长。

都看到这了,还不点赞、收藏+关注

新的一年,愿我们用崭新的姿态,遇见更好的自己。

唐 糖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 全网15w粉丝心理学博主

出版《做情绪稳定的父母:你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

分享 心理科普|认知思维|方法论|行动派

话题 个人成长|家庭教育|两性关系

围观 唐糖咨询师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