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史上,要说对中国造成伤害最深的国家,莫过于日本了。他们在甲午战争胜利之后,便吃到了侵略的甜头,巨大的经济效益下,使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极度膨胀。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由于封建王朝的原因,错过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国内的经济以及发展极度落后。

在这种大环境下,日军便开始千方百计的侵略我们。日本先是将矛头冲向了东三省,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终于最后兵不血刃的拿下了东三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十多万东北军不战而撤,让日本进一步狂妄起来,进而为其全面侵华埋下了隐患。而当时的蒋介石,却还在忙着围剿红军,给出的理由也相当简单,那就是“攘外必先安内”。

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共同组织起来抵抗日寇才是明智之举,在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联合抗日,加速了国共第二次合作。

在1937年7月7日,日军全面侵华,平津华北相继沦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在8月份红军正式改编为八路军,隶属于国民革命军的战斗序列,一共分了三个师的番号,115师、119师、120师,一共4.5万人。

那八路军叫着挺好的,咋叫着叫着又成了土八路了?

起初的那4.5万人,连武器带军服是要国民政府统一发放的。但随着抗战进程的推进,前期的抗战相当艰苦,原本蒋介石就有通过日寇消耗红军的想法,便开始变着法的少发补给与军装。

从1938年开始,原本的实物军装开始变为服装费,到了1940年,服装费也从多变少再变无。这样一来,八路军便开始自我解决武器装备以及军装棉衣问题,只能靠自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或许“土”就这样开始慢慢被放到了八路军的前面,成为了土八路。

没有外来补给,八路军的服装得不到更新,原来的衣服是补了又补,缝了又缝,但就算这样,也不够分的。

八路军因为群众基础好,几年抗日下来,人数反而越来越多,武器装备以及军装的来源也变得五花八门。要么通过缴获,要么通过百姓自己制作,要么通过外来捐赠……

武器装备也多是通过缴获来解决,靠着敌人的缴获,开始武装队伍。远远望去,八路军的武器装备五花八门,衣服老旧且颜色不统一,这或许就是“土”字的来源之一。

但是,我认为这个“土”不仅仅是土里土气的土,更有其他深刻的含义。首先,八路军前身就是工农红军,代表的就是最底层老百姓的根本利益。

老百姓的生活与“土”有分不开的联系,他们土生土长,从土里种出粮食,土即老百姓的根基所在。之所以革命前辈们对此甘之如饴,不在乎被冠以“土”字,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代表的立场。

这个“土”可以指靠土地而生的八路军,可以指依靠老百姓的八路军,但不能说八路军这支队伍的灵魂“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八路军的队伍里面,不乏高水平的留学人员,不乏海归与文人,他们的思想与领导水平,并不土。

在我看来,八路军前面的土,更多的是代表着克服艰难困苦的精神,更多的是一种鞭策与期望,因此,土并不可怕,就看如何理解这个“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