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许多人提起电影《末代皇帝》时,总会提到这是唯一一部由外国导演在紫禁城中拍摄的电影。世界上的著名导演那么多,凭什么贝托鲁奇被允许在这里拍摄,甚至可以不受电影审核制度的限制?难道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就真的可以用如此谦卑的姿态,允许“洋大人”对我们中国的皇帝指手画脚?

那么这部囊括了九项奥斯卡金奖的电影,拍摄幕后还有哪些神奇的故事,今天白羽就跟大家好好聊一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党员导演

许多网络上的“小编”在解说这部电影时,总会把导演贝托鲁奇说成是英国导演。实际上,贝托纳·贝托鲁奇是一名意大利人。而他除了导演身份之外,还有另外一层重要的身份,他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是的,你没有看错,贝托纳·贝托鲁奇是一名意大利共产党员,他是我们的同志。

当年贝托鲁奇找到了好友英国制片人杰雷米·托马斯,共同拍摄这部电影。当时的国际电影市场被美国人掌控,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好莱坞对这部电影的指手画脚,他们前期筹集了2500多万美元进行前期拍摄。等到美国资本最后终于介入时,这部电影已经基本成型,具备了删不掉,抹不去,鲜明的个性。

都是国际大导演,看看人家这思想觉悟!

后来,冯小刚拍摄过一部电影《大腕》,那位“被去世”的著名导演泰勒,就是以他在紫禁城拍摄电影为故事主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贝托鲁奇师从法国电影导演戈达尔,作为同样具有共产主义抱负的电影巨匠来说,他对贝托鲁奇的影响之大,可以在他的很多影片中都可以发现端倪。

贝托鲁奇的电影生涯开端就是给意大利导演帕索里尼当助手,帕索里尼也一直坚称为自己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曾经加入过意大利共产党。

两位导师的影响下,贝托鲁奇对于共产主义的理解超出了任何一位国际大导演。他非常善于在宏大、动荡的历史背景下塑造人物,他曾经是那个时期,革命洪流中最富有激情的一代人。

电影《戏梦巴黎》

比如贝托鲁奇的成名作《革命前夕》,主人公就是一位深受共产主义影响,决心推翻资本主义的富二代。1972年轰动一时的《巴黎最后的探戈》,1976年的《一九零零》,1996年的《偷香》,以及2003年的《戏梦巴黎》,几乎都带有批判社会不公正,对阶级不平等的嘲讽。

二、筹拍故事

“我想到中国去,因为我想寻找新鲜空气。”在影片开拍之前,贝托纳·贝托鲁奇在北京电影制片厂接受法国《人道报》的采访时这样说道:我拍电影需要灵感,意大利这个看上去比较幸福的国家实际上靠自己的腐败为生。它所达到的那种消费水平,或者说“消费主义”,使一切地方文化都被一种国际的超文化粉碎。所以,我想换个国家从事我的创作。

看完这段采访,令人豁然开朗。这才是一个纯粹的,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做出来的事业。

顺嘴提一句,《人道报》是根红苗正的法国共产党机关报。

正如毛委员说的:“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拍摄期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前来访华。为了保障剧组的拍摄进度,女王参观紫禁城的要求被拒绝了。

明白了吧,故宫的大门,为咱们的同志开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贝托鲁奇花费了20年钻研中国历史,最终选定了两个故事作为电影剧本。他最中意的其实溥仪和马尔罗的故事,也就是《人的命运》(LaCondition Humaine)。

然而,题材报审之后就被相关部门给否定了。贝托鲁奇说:“中国人对《人的命运》做了温和的否定,但对《末代皇帝》表示了热情”。

《末代皇帝》的故事,以溥仪的家庭教师庄士敦所著《紫禁城的黄昏》为原始构架,参考了溥仪《我的前半生》以及溥仪弟弟溥杰的口述以及其他相关著作的传记电影。在这部电影中,导演站以一个西方人的视角,以更加客观的态度,去讲述了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那传奇而又讽刺的一生。

在这部影片中,贝托鲁奇刻意让人忽略掉溥仪的帝王的身份,将他当作一个普通的人来看待。然后,再将他置于历史的浩荡源流之中,展现作为一个人在时代变迁面前的无奈、挣扎等种种情态。

人们意识到任何人即使是帝王都是抵挡不过命运的,至于溥仪,更是一个牺牲品,一个为皇帝声名所累的历史牺牲品,你无法不被他的悲剧人生所打动。

贝托鲁奇对记者说:“要是我对溥仪没有同情,我就不会拍这部影片了。我甚至喜欢那些可憎的人物,我需要爱摄影机前的所有人物。

即使他们是恶劣的,我也设法使他们具有某种悲剧性,从而产生一点高贵感。

溥仪由尊龙饰演,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导演面试的第一位男演员。本着货比三家的原则,导演从亚洲找到欧洲,从中国找到美国,最终相信了“第一眼的感觉”。

彼得奥托利饰演溥仪的老师庄士敦,即便是他也没法把奔驰车开进紫禁城。有一次甚至因为忘记带出入证,直接被拒之门外。

劳改监狱长由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英若诚老先生扮演(英达的父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邬君梅在此片中饰演末代皇妃文秀,当时年仅16岁,片酬也只有可怜巴巴的600块。拍完此片后,她就赴美留学,学成归国。

为了支持该片的拍摄,我国动员了一万九千名群众演员,甚至有2000名参演的武警战士剃掉了头发,戴上了发辫。

这部电影由北京电影制片厂与意大利扬科电影公司、英国道奥电影公司联合拍摄,电影时长167分钟,采用了闪回的手法讲述了清朝末代皇帝溥仪60年跌宕起伏的一生。

该片在第60届奥斯卡上大放异彩,斩获了最佳导演、最佳影片在内的8项大奖。在美国、法国、英国、日本各地放映后,故宫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参观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