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韩成科

辞兔迎龙,香港迎来了充满希望的龙年。兔年香港正式告别了3年疫情,尽管经济环境仍然充满挑战,但香港已经全面通关复常,重新连通世界,特区政府也不再守株待“兔”,主动出击抢人才、抢企业、拼经济、惠民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政绩。在兔年,虽然前路仍有曲折,各种困难仍然不断,但香港已经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一条摒弃泛政治化、摒弃政治内耗,聚焦经济民生的道路。在制度上,兔年的香港完成了完善选举制度的最后一里路,地区治理展现出新气象,为龙年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香港进入“由治及兴”关键阶段的同时,迎来了龙年的来临,可说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作为十二生肖中最被尊崇的瑞兽,中华民族对“龙”的崇拜渊源久远。龙代表吉祥,代表着各种祥瑞,更象征着无所不能的能力。古人认为龙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既具有各种超自然的力量,而且灵活多变,可以因应情况能显能隐,能够对抗所有逆境。春分时飞龙登天,秋分时或潜深渊,能飞能游能潜,能屈能伸能动,这种特质令到龙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

对于当前的香港而言,龙年以及龙的特质更加别具深意。当前的香港,正处于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由治及兴”绝不会自然而至,需要特区政府以及各界奋力拼搏推动。固然,疫后香港经济面对各种挑战,复苏力度不似预期,资产市场持续动荡,西方政客不断拿香港说事,各种制裁威吓此起彼落,西方媒体更没有停过地抹黑香港,对香港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如果以龙为喻,当前香港正处于《易经》所说的“或跃在渊”阶段,龙可以跃飞于天,也可能停留深渊,位置不定、犹豫不决。香港当前同样是希望与悲观并存,尽管机遇处处前景光明,但一些人仍对香港的前途感到忧虑。在这个时候,各界更需要坚定信心,坚定香港向上腾飞的信心。

这个信心并非来自盲目的乐观,而是在于香港自身的经济底气和韧力。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是靠谁的施舍,而是凭香港人的拼搏,抓着各个机遇而达致的,金融中心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当中面对各种风波和打击,每一次的风浪都令香港变得更强,回归以来香港已经经历过大大小小的金融经济冲击,每一次无一例外都能渡过难关,这是香港必定能够再次腾飞的底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香港的信心还在于背靠一个对香港百分百支持,国力蒸蒸日上的祖国,不论是中国式现代化征程,或是金融强国建设,以至国家各项大型战略规划,都为香港预留了一席之地。在香港金融面对冲击时,中央接连推出多项支持香港金融、深化两地互联互通措施,为香港经济注入动力。香港面对每一次困难和挑战,背后都有中央的支持和维护。《易经》有云:“飞龙在天,利见大上”,龙要飞天大展宏图,自然要得到“大人”帮助,但最终还是要靠自身努力,坚定信心,奋发向上。

龙年的香港,更要学龙一样能显能隐,适应变化。香港“由治及兴”的最大风险,在于复杂的国际形势,地缘政治博弈随时令香港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香港更需要像龙一样,有需要亮剑时亮剑,有需要低调时低调,有需要闷声发财时闷声,没有必要走在政治的风口浪尖。香港的最大价值在于经济,在于金融中心地位,这也是中央最希望香港能够发挥作用的地方,而不是成为政治角力的风眼,成为中美斗争的“前沿”。随着基本法第23条立法的推进及完成,香港的国家安全风险将可大大消除,维护国安目的是让香港有更好的发展环境,香港龙年是时候放下政治争议,集中精力发展经济。

龙能细能巨,对特区政府而言,在推动经济改善民生上,同样需要发挥更主导、更巨大的作用。在民生问题上,尽管近年社福开支不断增加,但这其实反映政府更加关注基层,愿意为基层投入更多,并非坏事,财政问题可以透过开源,通过提振资产市场,重新激活卖地收入解决,而不应随意拿社福开支开刀。在这些方面,政府都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所谓“能细”,是政府不能包打天下,在经济发展、产业发展上要更大承担,但对于市场却不宜过多干预,特别是对股市楼市应该进一步“撤辣”复常。“能细能巨”讲的是政府施政要有轻重缓急,要将好钢用在刀刃之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龙的最大特点是灵活多变,能够因应不同形势调整,能够应对不同逆境。龙年全球经济形势仍然不明朗,美国息口的转变对于全球资产市场的影响仍未可知,世界经济复苏依然缓慢,香港更需要学龙般灵活转身,积极开拓发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发扬识变应变求变的特质,敏锐捕捉商机,以香港所长助力国家发展,更要切实提升管治水平,全力做好地区民生工作,真正实现飞龙在天,龙凤呈祥。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