撸猫绝非现代人的专利

“铲屎官”这一职务可谓古已有之

毕竟从先秦开始

我国就有非常明确的关于猫的记载

在宋代,养猫就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跟着嗷呜妹来看看

古人们是如何花式养猫的吧!

纳猫契

古代想要拥有一只猫咪

要先翻一翻《象吉备要通书》(养猫专用老黄历)

挑个“纳猫吉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代·陈阳 《纳猫契》

此外,还需要画一张纳猫契

目的是缔结契约

请天上的西王母、东王公来做个见证

纳猫契类似于婚书

主要内容有纳猫日期,猫的外貌

以及纳猫人对它的要求:

要好好抓老鼠,不能到处乱跑等

有了纳猫契,就能去接猫了吗?

并不!!

聘猫

古人养猫和娶媳妇一样

需要提前下聘礼,而且十分讲究!

黄庭坚被鼠所烦

听闻别人家的猫要有小猫了

"买鱼穿柳聘衔蝉"

赶快带着小鱼干前去聘猫

爱国诗人陆游也曾写到

"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

他用盐做聘礼,聘猫捉鼠护书

做完这些前期工作后

才能带着猫主子回家

宋·靳青 《双猫图》

教猫用猫砂

古人养猫可也是讲科学的!

他们早已发现了猫的领地意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代南唐·周文矩 《仕女图》

纳猫法,用斗或桶,盛以布袋,至家讨著一棍,和猫盛桶中携回。路遇沟缺,须填石以过,使不过家,从吉方归。取猫拜堂灶及犬毕,将箸横插于土堆上,令不在家撒屎,仍使上床睡,便不走徃。

——《崇正辟谬通书》

于是去接猫时,他们向主人家讨要一根筷子

放在装猫咪的容器里一块带回家

到家后,带着猫咪一块拜拜

家里的灶神和狗子,去打个招呼

然后将筷子插在土堆上

以后这个土堆就是猫的天然猫砂盆了!

防止猫走失

欢天喜地终于把猫接回家啦

然后如何防止猫走失呢?

上文带猫回家

要把它装在斗或桶里,外面再套上布袋

就是为了防止猫记得回家的路

会偷跑回去

宋·李迪《狸奴蜻蜓图》

《医统》里记载 “初乞小猫归,与猪肝一二片,携猫出门外,用细竹枝鞭之,放回家再与肝二片。如此数次用不走。”

刚把猫接回家时

在家吃猪肝,出门就挨打

让在家吃猪肝和在外挨打之间建立联系

这样猫就不会乱跑了

看来古人早已懂得用条件反射定律

明宣宗朱瞻基 《花下狸奴图》

但万一这方法失效了

猫真丢了怎么办?

别急,就像传说中的“剪刀大法”

古人也有自己的找猫大法

《江淮记》记载“失猫者禳灶神,乃以绳绠围捆于灶囱,数日猫反。”

因为猫咪怕冷所以总喜欢卧于灶台边

所以猫走丢了要祭祀灶神

用绳子绑在灶台周围

请灶神大显神威把猫给吸引回来

猫吃食

而且古代人对猫的了解

远比我们认为的要多

他们还发现了猫对猫薄荷的偏爱

猫不食虾蟹,狗不食蛙。《识小录》

薄荷,猫食之醉。陆农师曰:薄荷,猫之酒也。《本草纲目》

猫生病

在医疗不发达,也没有宠物医院的古代

猫生病了怎么办?

古人有很多流传甚广的小方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代·徐悲鸿 《百合猫蝶图》

有治疗小猫叫声不绝的

有治疗猫被人踏伤的

有治疗猫生虱子的……

各式各样,覆盖面甚广

猫犬病,乌药一味,磨水灌之,即愈。《花镜》

小猫叫不绝声,陈皮研末涂鼻端即止。《古今秘苑》

猫被人踏伤,苏木煎汤灌之可疗。《花镜》

猫生虱,桃叶与楝树根捣烂,热汤泡洗,虱皆死,樟脑末擦之亦可。《行厨集》

给猫做绝育

古人甚至还会给猫猫做绝育手术!

公猫必阉杀其雄气,化刚为柔,日见肥善。

——《猫苑》

古人一早便知道

给猫主子做了绝育手术后

它会性情温顺,日益圆润

而且他们给猫做绝育都做出了经验:

绝育手术一定得在屋外进行

这样猫咪一疼就会跑回家里

否则猫咪会往外逃

且觉得屋内有洪水猛兽,不想再进屋了

清·沈振麟 《猫竹图》

果然上下五千年

东西两万里

多的是猫奴啊

而且没想到铲屎官的技术

在古代就如此成熟!

看完这些,你是不是也觉得

养猫特别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