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财经记者 许耀文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作为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打造资本市场阵地的北交所,重任在肩。北交所也不负众望,为之持续奔跑。

1月3日,北交所首只公司(企业)债券顺利完成簿记发行;1月29日,通过直联机制挂牌仅1年零7天的万达轴承成功过会;2月19日,北交所股票即将开始启用920新证券代码号段的仿真测试……

这一个个重要节点,不仅是北交所持续推进“深改19条”的见证,更是北交所探索普惠金融生态迈出的脚步。除此之外,从企业端、投融资端的行动与布局中,同样能看到北交所持续前行的信心与聚力。

“深改19条”持续落地依旧是主线

2月19日,北交所股票将开始启用920新证券代码号段的仿真测试,一个焕新的北交所蓄势待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甲辰龙年的第一个交易日启动新的改革进程,对于北交所而言意义深远。

“北交所启用统一的新号段,提高了企业上市身份的辨识度,彰显了交易所的独立地位,提升了北交所整体形象,增强了投资者的市场信心。”资深新三板评论人、北京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表示。除此之外,周运南表示,特别在此时启动仿真测试,更是向市场传递政策推进预期,打消市场疑虑,稳定市场信心,稳住二级市场量价趋势,北交所后市可期。

毫无疑问的,无论是对于北交所的投资者,还是整个市场,“深改19条”的持续推进依旧是未来北交所发展的中心一环。

尤其对于转板制度的推进,成为重点中的焦点。

“转板制度同时利于北交所、投资人、上市企业三个方面。”开源证券北交所研究中心总经理诸海滨表示。对于北交所,转板制度的推进有望打通北交所与沪深市场的估值对标,使北交所企业迎来系统性重估,同时为资金寻找更多可能性。对于投资人,可以更早找到低估值优质标的。对于企业,无论企业转不转板,转板本身对企业估值的锚定作用很大。

早在2023年9月份,彼时北交所的流动性依旧低迷,有业内人士表示,转板是北交所的“灵丹妙药”。如今,北交所的“量与质”都有不小的提高,有声音质疑:现在的北交所是否还需要转板制度?对于此,有专家从市场发展的角度给出了肯定的展望。

“转板肯定是需要的。转板不止利好北交所,在这一探索下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国资本市场各个板块之间的互联互通应该是双向的,包括上市公司、投资者、资金都可以互联互通,这样我国资本市场的平稳性、抗风险能力将大大增强。”渤海证券创新投资总部副总经理张可亮表示。

从企业端按下量质齐升的“加速键”

1月29日,通过直联机制挂牌仅1年零7天的万达轴承成功过会。这是北交所“深改19条”发布后,首家受益于“连续挂牌满12个月”优化标准的新三板企业,成为北交所“直联机制过会第一股”,刷新了“北交所速度”。

早在2023年8月底,证监会发布公告表示阶段性收紧IPO之后,A股市场IPO的目光就在北交所聚焦。

从数量方面来看,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3年9月至12月,沪深两市共核发批文32家、启动发行44家,环比与同比均大幅收紧;北交所核发批文5家、启动发行23家,与沪深两市、环比及同比数据相比,收紧程度相对较小。

从质量方面来看,随着北交所二级市场的活跃,新股发行明显升温。2023年,北交所共发行新股78只,累计募资约151.97亿,平均募资约1.92亿。2023年11月22日,机科股份开启申购,冻资突破1000亿元。这之后,截至2月8日,北交所发行11只新股,冻资均超过1000亿元。

2024年,“北交所速度”有望再度刷新——直接IPO成为加速的关键。而这一速度不仅代表企业拥抱资本市场的速度,更代表北交所引入优质标的、提升整体质量的速度。

“北交所直接IPO,或吸引更多尚未新三板挂牌、规模较大的优质公司,尤其是优质的‘专精特新’企业进入北交所,将进一步提升北交所的市场地位。”诸海滨表示。

高质量的上市公司群体是北交所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在加速IPO的同时保住质量,是北交所量质齐升的关键。

2月6日,北交所发布公告表示,制定了《推动提高北交所上市公司质量行动方案》,从优化上市公司结构、推动上市公司规范发、强化自律监管、完善市场服务等方面入手,着力提升北交所上市公司质量。这无异于北交所在企业端又交出了一份阶段性答卷,期待市场的进一步评分。

“股债基”全产品协同关系投融两端发展速度

1月3日,北交所首只公司(企业)债券北京国资公司3年期企业债顺利完成簿记发行,10亿元发行金额全额募满。这是继成功发行国债与政府债之后,北交所在债券市场的又一成功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一个正在成长的交易所,以完备的产品促进所功能发挥,是激发创新主体活力的内生动力。对于投融端建设发展而言,“股债基”全产品的协同格外重要,是完善正常交易品种和服务功能的重要一步。

2023年,北交所指数产品大规模“扩容”。2023年4月与7月,北交所先后配合深交所与上交所进行跨市场指数的准备工作;2023年11月,恒生指数公司宣布与北交所签署协议,成为北交所开放化和国际化的重要标志。无论是指数产品的丰富,还是境外融资大门的打开,皆为北交所的融资、估值和交易带来更多可能。

然而,需要正视的是,当前北交所仍有不小的“可能”需要“落地生根”。比如,与优化“连续挂牌满12个月”执行标准等IPO阶段的改革相比,目前对于企业再融资的改革力度相对较小;ETF产品、跨市场指数、公募可转债等相关产品仍为“空白”。

此前,北交所相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将逐步配齐交易所产品体系,优先推出信用债、公发可转债,丰富指数和基金产品,逐步完善市场功能,助力创新企业融资发展。进入2024年,北交所将如何作答,值得拭目以待。

“希望监管部门以及北交所能够按照深改19条的每一条去扎扎实实落实、快速的落实。通过三、五年的时间,把北交所建设为一个真正有影响力的来自中国的交易所。”广东力量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朱为绎表示。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