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正在中南海办公的毛主席,收到了一封特殊的信件,当毛主席打开这封信一看,顿时就变了脸色。

整封信的内容只有一首词,词牌名叫做《忆秦娥》。众所周知,毛主席不仅在军事战略有远见,还在文学上也有极高的造诣。毛主席也填过一首《忆秦娥》,信中所写的这首《忆秦娥》正是根据毛主席所作的改编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不过信中整首词的字里行间,充斥了怨气和不满,更是对毛主席本人大肆讽刺!因此毛主席在看见这封信的第一眼后,瞬间就皱起了眉。只不过当他看见在信的末尾,落款人叫做陈掖贤后,顿时就舒展了眉头还长叹一口气。

当秘书询问毛主席要如何处理这件事时,毛主席摇着头说了六个字。

毛主席究竟说了哪六个字?这个陈掖贤又是何人?他为何要写讽刺信给毛主席?

点个关注,一起揭开信件背后的秘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长不易

要说清这件事背后的隐秘,还得将时间追溯到1929年。

1929年,陈掖贤出生在颠沛流离中,他的母亲正是有名的抗日英雄赵一曼。自赵一曼决心要为国为民后,也是将自己一心一意的投身在了革命事业中。为了这份心中的信仰,哪怕赵一曼已经怀上了孩子,也没有停下脚步。

在陈掖贤出生的时候,赵一曼为了不暴露自己,只好挺着大肚子东躲西藏。甚至在生产的前一天,赵一曼还冒着冷风在草垛上睡了一觉。如果不是遇见一个好心人,将她领回了家,恐怕陈掖贤出生的时候,还要凶险许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一曼顺利生下孩子后,也为他取了个小名叫做“宁儿”。赵一曼将孩子叫做“宁儿”的用心也很显而易见。如今国家正值多事之秋,一个人能够过上安宁日子就是最好,因此这个小名饱含了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

但是在赵一曼心中,她不仅是一位母亲,更是一名坚定的革命战士。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赵一曼为了国家大义,主动向组织申请去到东北。而此时她的“宁儿”还不满三岁,就被放在了丈夫陈达邦的大哥,陈岳云家寄养。

作为一名母亲,赵一曼肯定是不愿意和自己的孩子分离,但是为了心中的信仰,她只能做一个不合格的母亲。而赵一曼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

陈岳云是一个合格的大伯,陈掖贤这个名字也是他取的,在养育陈掖贤的过程中,陈岳云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倾其所有。原本赵一曼走的时候,陈掖贤就没有什么记忆,因此很小的时候,陈掖贤也一直以为,陈岳云就是他的父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随着年龄慢慢长大,陈掖贤懂的事情也多了起来,突然意识到,原来一直长大的家并非是他的家。寄人篱下的滋味并不好受,哪怕陈岳云一家对陈掖贤也十分好,可始终难以弥补亲生父母的感情。

因此从陈掖贤意识到这一点后,他也变得沉默下来。哪怕身边人都知道,他是一个有父母疼爱的孩子,可在陈掖贤自己看来,他并不能理解,为何父母都不在身边?他为何只能寄养在亲戚家?甚至为何他的父母从来都没有出现过?

小孩子的心思总是敏感的。渐渐地,陈掖贤也不怎么讲话,将自己的心彻底封闭起来。封闭内心的行为,无疑伴随着痛苦,为了消解这份痛苦,陈掖贤也将自己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书本上。

陈岳云看着自己侄子如此喜爱读书,也是尽可能的替他找来更多的书本。诚然,从这一点来看,就能发现陈掖贤的生活过得也还算自在。只是物质的保障,并不能够慰藉心灵上的伤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2年,陈掖贤终于见到了他的亲生父亲陈达邦。父子二人相见的时候,陈掖贤犹豫再三,总算是叫了一声“爹”。然而相认的喜悦并没有维持多久,噩耗就来了。从陈达邦的口中,陈掖贤知道他那从未见过的母亲已经牺牲!

这一消息也给陈掖贤造成了打击,进一步促使他走上了一条痛苦的人生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母亲的消息

革命烈士赵一曼的后人竟然活成了一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连毛主席都忍不住叹息,这是为何?

让我们先把目光放回在1942年上,陈掖贤在和父亲陈达邦相认的同时,也得到了母亲牺牲的噩耗。

若说以前陈掖贤就算身边没有父母的陪伴,会有些羡慕同龄人,那么现在在得知母亲已经牺牲的噩耗后,陈掖贤觉得天都快塌了!毕竟只要母亲还活着,他就还能想着一家人能够重聚,可如今他是彻彻底底变成了一个没有母亲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此之后,陈掖贤也变得更加沉默敏感。如果说还有什么能够支撑陈掖贤对这个世界有所图谋,那就是学习了。

化悲愤为动力也好,又或是单纯的发泄不甘也好,总之,陈掖贤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学习。一整颗心都扑在了学习上,陈掖贤的成绩自然也是非常人所能及的。再加上他从小就和书本为伴,所以自身的知识积累,也十分丰富。

新中国成立后,陈掖贤也凭借着自身优异的成绩,进入了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深造。在大学的生活中,陈掖贤也从不主动与人交流,依旧保持每天和书本打交道的日子。无论是小事后,还是现在,似乎在陈掖贤的世界中,只剩下了他和书。

当然,如果说还有什么事能够将陈掖贤从自己的世界中拉出来,那就是他的母亲赵一曼了。

只不过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赵一曼是她后来改的名,因此在陈掖贤的记忆中,他的母亲还是叫做李一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拿着李一超的名字去找赵一曼,自然也不会有任何结果。这样的现实也给陈掖贤带去了更多的苦闷。身为人子,可母亲牺牲了这么多年,他却连母亲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更甚至,哪怕此时父亲陈达邦也同在北京,陈掖贤却也觉得举目无亲。

造成陈掖贤有此感觉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陈达邦早就组建了一个新家庭,并养育了几个孩子。一开始陈掖贤还对父亲有所眷恋和期待,时不时的跑去找陈达邦。只是不过几次来往后,陈掖贤也意识到,原来父亲已经不只是他的父亲了。

新的家庭,新的妻子甚至是新的孩子,所有的一切都在向陈掖贤宣告:看,你就是个没有人要的孩子。就连你的亲生父亲,也不只是你的父亲。

这样的念头日日夜夜折磨着陈掖贤,他时时刻刻都在告诉自己:我被抛弃了,我就是个多余的!从小就过惯了寄人篱下生活的陈掖贤,自然也知道该如何做,才能让自己不那么讨人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陈掖贤再也没有主动去找过父亲陈达邦。在这个世上,陈掖贤的痛苦,没有一个人能够感同身受。

等到陈掖贤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一所大学,成为了老师。一开始,陈掖贤还能够努力的生活,可1954年的一则消息,成为了压倒他的稻草!

1954年,陈掖贤从国家派来的工作人员口中得知,原来赫赫有名的抗日英雄赵一曼,居然就是他的母亲李一超!并且他也终于拿到了20多年前母亲留给他的遗书,里面的一句话让陈掖贤深陷其中: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

昔日在影片中看到的有关赵一曼的事迹,如今都成为了一道道枷锁,拷在了陈掖贤的身上!是啊,他的母亲是赵一曼,抗日英雄赵一曼!可如今赵一曼的孩子,却过得浑浑噩噩!举目无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刻陈掖贤觉得自己实在是不配当赵一曼的孩子,如果说他唯一能够为母亲做些什么,那就是拒绝了国家的补贴,将这些钱留给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只不过,自此之后陈掖贤的人生也陷入了更深的痛苦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讽刺信

革命烈士的后人,居然写信讽刺毛主席?这是为何?而更让是人难以置信的是,促使此人讽刺主席的动机,竟然只是一碗狮子头!

自从陈掖贤得知他的母亲是赵一曼后,他就感觉内心的痛苦变得更大。哪怕此时的陈掖贤已经是一名大学老师了,可他还是打心底里觉得,如今的模样似乎不配成为革命烈士的后代。

至此,陈掖贤对待生活的态度,也变得更加消极荒唐。学校安排给他的单人宿舍中,地面永远都是一趟糊涂,空气中还散发着一股异味。不仅如此,陈掖贤还十分不注重个人形象,蓬头垢面,衣服也乱糟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若是陈掖贤走在大街上,大概会被人认为是一个流浪汉,而非一名老师!不仅如此,陈掖贤花钱也大手大脚。一个月69元的工资,按照当时的消费水平来说,怎么都是够的。但是陈掖贤从来都没有打算。

月初,陈掖贤一日三餐都是吃最好的,喝酒抽烟样样都行,但是这样的消费也注定了花钱如流水。当工资所剩无几后,陈掖贤也只能吃最差的食物,甚至有的时候还要饿肚子。不过对他来说,无论是吃得好还是坏,都没有任何区别。

诚然这个时候,陈掖贤的心理状况已经出现了严重问题。不过陈掖贤也有可取的地方,那就是无论他在生活上有多荒唐,在讲课的时候却是十分严谨认真。抛去陈掖贤的个人生活习惯来说,他也称得上是一名优秀的老师,将他毕生所学到知识,实打实的传授下去。

毕竟对于陈掖贤来说,一直都是书本知识在给予他慰藉。而陈掖贤之所以会在教授知识一事上认真,大概也是想继承母亲的精神,为国家出力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转眼时间来到了新中国成立后最困难的那段时日。彼时全国上下几乎都出于饿肚子的状态,所以每个人的一日三餐也是十分凑合,什么能吃就吃什么。原本陈掖贤的生活就极其不规律,故而在这样艰难的情形下,陈掖贤也变得更加面黄肌瘦。

当陈达邦听说了陈掖贤这个儿子生活十分窘迫后,也前去探望。在看见陈掖贤因为吃不饱而虚弱不堪的模样后,陈达邦的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原本他就对这个儿子多有亏欠,如今看见陈掖贤这幅惨样更是难受不已。

于是为了改善一些陈掖贤的伙食,陈达邦带着这个儿子去到了政协食堂吃了顿饭。此时政协食堂有招待政策,只需要支付等额餐券,就可以吃上肉,不需要特意交肉票。而这个等额餐券,也是陈达邦省吃俭用攒了好些时间才攒到的。

但是这一切陈掖贤都不知道,所以当餐桌上摆了一盘红烧狮子头时,哪怕他饿得不行了也没有碰一下,在陈掖贤看来,这就是父亲在搞“特权”,令他无比气!尤其当他回到家,看见妻子端上来的一盘烂菜叶子时,心中的怒火更是直线上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夜深人静时,陈掖贤想到白天那盘狮子头,是越想越愤怒。在他看来,这样的“特权”恐怕不止他父亲一人有,怕是所有的领导都是如此,他们根本就没有做到和人民同甘共苦!于是陈掖贤拿出一张信纸,连夜写了一首讽刺意味十足的《忆秦娥》。

整首词写完后,陈掖贤也将信纸封好,托人辗转送去了中南海,最终出现在了毛主席的办公桌上。诚然,在举国困难的这段时日,中央领导都是和人民一起共苦,因此毛主席在看见这封讽刺信的第一眼,就变了脸色。

不过当毛主席得知写下这封信的人是陈掖贤的时候,却收敛起了愤怒的情绪,转而叹了口气说:“不要追究此事。”

确实陈掖贤如此张狂的写信讽刺领导人,按理来说是要受到惩治,但是毛主席想到牺牲的赵一曼,又得知了陈掖贤不易的成长历程,以及现在他的精神还出现了问题,最终选择的不追究此事。毛主席对陈掖贤的评价是:也是个可怜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陈掖贤的人生并没有因此发生任何转变,依旧每天活在精神折磨中。1982年,陈掖贤再也忍受不了痛苦折磨,选择了自杀,结束了他54年的人生。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陈掖贤的悲剧呢?是时代?是战争?亦或是他自己?

对此屏幕前的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