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即过春节,是中国以及一些亚洲国家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年的重要性体现在多方面,一方面过年是一年中法定节假日最多的唯二法定节假日,在中国过年和国庆法定放假的时间基本等同,但是国庆是政治节日,更严谨的表述是政权的法理节假日,而过年是文化节假日。

另一方面,从某种意义过年休息的时间应该是更长一些,毕竟有些企业人为的提前放假,延后上班的情况存在,这样的休息长度是国庆节不可比拟的。

从对于老百姓而言,国庆基本没有什么仪式感,国庆黄金周很多时候都是旅游黄金周的代名词,当然随着当代年轻人越来越宅,打游戏、追剧、看小说也成为一小部分人宅在家里的“功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对于老百姓而言,过年的仪式感还是非常强,过年要备年货,贴窗帘、贴福,炸丸子、炸藕夹、炸鱼,在湖北地区还有做腊鱼腊肉腊肠,这些都是为过年的前置准备,再加人为了一家人人口大迁徙的春运,让过年有更多人文意义和文化意义。

过年这样的传统佳节,在最近这些年,年味逐渐变淡,那么,为何现在过年没有年味呢?这样的现象是好还是坏呢?

1最重要的是社会构成最小单位发生变化。

我们可以通过电视剧,书籍以及历史的文献一窥究竟。

在以前,我国社会最小社会单位的构成是家族,一大家族生活在一起,计划生育政策以前,我们父母以及更早一辈,家里基本都有很多子女,人丁很兴旺,一家往往能生很多小孩,家庭里面的男孩成家立业后,基本都能分得一间房间,一大家子人都住在一起。

每当过年的时候,一大家族都一起过年好不热闹,由于人口兴旺,每年过年过节一家族上一起聚在一起,这是平时不会有的,过年过节与祭祀祖宗的地位同样重要,过年的重要性和仪式感是不言而喻的。

在以前,成家立业都非常早,整个家族基本都生活在一起,他们都是利益共同体,因此过年的氛围感和年味十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代社会,社会的最小构成单位缩小了,从家族变成家庭,家族里面的亲戚基本都不住在一个院子里,基本上构不成利益共同体,有些亲戚平时基本都不怎么来往,维系关系的更多靠血缘关系,而实际上人际的情感或许不那么多,因此,过年的走亲戚更多应该是形式上的行为,已经让年味越来越淡。

2人际关系的质朴和纽带发生变化

曾经的人际关系很简单,为人处事占据很大的因素,由于宗族时期,大家住在一起,走亲戚都有感情基础的,亲戚的亲疏,跟亲戚血缘的远近有很大关系,人们过年拜年更多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实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社会的变迁,高发展带来的贫富差距,攀比好面子虚荣心强的情况愈演愈烈,由于城市化的进程,由于年轻人都住在大城市里面,都很多七大姑八大姨基本没有什么感情,这些亲戚对于工作的询问、过于感情问题的询问、过于收入的询问、过于什么时候生小孩的询问,对于有没车房,对于小孩成绩的询问,总有一款让你不太舒服。

这些关系并不是为了关心你,而是通过询问知道你过得好不好,过得不好则感情疏远,混得不错,则套近乎,让现在的年轻人受不了,再加上现在的年轻人压力普遍较大,无论是过得好,还是过得不好,都不太合适,容易让人引起不必要的遐想。

过年期间,总免不了打牌喝酒,由于最近几年经济大环境不景气,一场牌场有可能输掉一个月的工资,而且不打牌,似乎融入不了乡村过年的氛围,而喝酒伤身,过年回去似乎更累。

过年期间,只有血缘关系,而没有情感关系的走亲戚,让很多年轻人不厌其烦,没有曾经的淳朴,这些恶习让年轻人不爱过年。

3物质化的丰盈,让过年的氛围和感觉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曾经过年意味着穿新衣服,新衣服一年都或许难得有几次新衣服,而过年期间准备的各种饭菜,基本上是平时吃不到的,没有这么高密度的丰盛美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随时随地买新衣服,过年期间的美食随时享用,基本没有曾经过年期间的满足感、好奇感和期待感,这样物质化的普及化,犹如旧时王谢前堂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4禁鞭禁炮让年味的仪式感更差

曾经过年期间,最重要的仪式是放鞭炮放烟花,大年除夕12点放鞭炮辞旧迎新,由于现在的禁鞭令,过年期间虽然还有鞭炮声,但是相较之前少了很多。

5春晚的逐渐没落

曾经大年三十,一家人聚在一起看春晚,通过春晚的陪伴辞旧迎新。

而现在的春晚非常鸡肋,收视率逐年走低,很多年轻人基本不看春晚了,随着手机、电脑的科技产品诞生,让现在的年轻人有了更多选择,让年味变得更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味的本质是高质量的陪伴,仪式感和物质化是高质量陪伴的附加值,而现在人与人的距离越来越远,无论是子女与父母的关系,还是年轻人与年轻人之间,年味变淡是我们传统的文化在逐渐瓦解,而目前的物质化和科技化带来的急功近利,又没有新的良性的文化填充,造成年味越来越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