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中苏冲突,朝鲜选择站队苏联陈兵中朝边境,那后来危机是怎样化解的呢?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先聊一聊当时的国际形势。斯大林执政后期,中苏关系已经出现裂痕,渐行渐远。赫鲁晓夫上台后,毛主席断然拒绝了他提出的种种霸权主义条款,这就使得赫鲁晓夫恼羞成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0年中苏斗争公开化。同年7月,苏联单方面的撕毁了各种合作协议,并且撤回了正在帮助中国建设了全部专业技术人员,中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很多的项目顿时陷入了瘫痪。至此,中苏双方彻底决裂。

此时的中国刚开始走上国际舞台,蹒跚起步,与苏联的决裂无异于是雪上加霜。

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将赫鲁晓夫赶下台,中苏关系愈发恶劣。

1966年3月,苏共二十三次代表大会召开,我国决定不再派出代表参加。至此,中苏之间基本上是断绝了任何的联系。

1969年,中苏对峙升级,苏军的得寸进尺使得珍包岛冲突陡然升级。苏军在武器装备占尽优势的情形下,被我军打的狼狈逃毁。这就使得勃列日涅夫颜面尽失。

态度强硬的勃列日涅夫在中苏边境和中蒙边境陈兵百万,他同时声称要对中国进行报复性核打击,我国顿时笼罩在了核战争的巨大阴影中。

而偏偏此时祸不单行,一向与我国交好的朝鲜突然表明了自己的立场,选择完全站队苏联,同时在中朝边境陈兵数万,大战一触即发。

其实,朝鲜站队苏联细细想来并不突然。

1964年,中国首颗原子弹爆炸后,金日成就迫不及待的要求中国将原子弹的制造技术共享,被我国拒绝。遭拒后的朝鲜对华态度马上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

到1969年,中朝贸易额急剧下降,只有三年前的一半稍多一点,已经不足一亿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如此危局,毛主席和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展现出了超人的大智慧,对邻国朝鲜怀柔以对,同时利用有效渠道迅速改善与美国的关系,引美国入局牵制苏联。

我方经过大量工作,最后美国宣布:苏联的任何一枚核弹,只要离开发射架,美国都将视为是苏联向美国宣战。

就这样,中国通过巧妙的布局,实现了大国之间博弈的制衡,将勃列日涅夫咄咄逼人的核威慑化解于无形之中。

危机化解后,陈兵边境的朝鲜陷入了尴尬之中。我国不愧是泱泱大国礼仪之邦,不但没有计较朝鲜的陈兵边境,反而在1969年国庆节主动邀请朝鲜代表团参加我国的国庆。朝鲜则趁机借坡下驴,立即派出代表团来北京,向我国表示道贺。

1970年春天,为加强与朝鲜的友谊,我国派出了代表团对朝鲜进行访问期间,中国代表团专程到志愿军烈士公墓进行了祭奠。此举的意义不用说,我想大家也能够猜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