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用电脑进行办公时,经常用到一种字体,名为“方正舒体”。这种字体,是我国著名书法家、首届书协主席舒同创造的,因此命名为“舒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舒同书法造诣极高,同时也是一位红色革命家,建国后曾任山东省委第一书记等重要职务。不仅如此,他与毛主席交情匪浅,被主席盛赞为“党内一支笔”“马背上的书法家”。

1958年,毛主席主持武昌会议,身为山东省委书记的舒同汇报工作。期间,毛主席却罕见动怒,严厉批评舒同:“你就是个开材料从仓库的。”

那么,舒同与毛主席有着怎样的交集,毛主席又为何动怒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舒同

第一次见面,毛主席:看过你的字

1905年,舒同出生在江西省东乡县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剃头师傅,母亲是家庭妇女。虽然不是书香门第出身,可小时候的舒同就展现出文学方面的过人之处,尤其喜欢书法。9岁那年,还在上私塾的他就拿起笔墨,给乡亲们写对联。乡亲们喜欢他,夸他为“神童”。

1920年,舒同考上了江西省立第三师范。在那个学生运动风起云涌的年代,他也积极参与其中,写文章抨击旧社会的黑暗。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他在学校创办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6年,舒同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组织的安排下回到家乡东乡县,任县委书记。1927年大革命失败,他遭到国民党通缉,位列江西“通缉犯”之首,被迫远走上海,一度沦为“乞丐”。

1930年,舒同辗转回到江西,在崇仁县寻找党组织时,正好碰上了罗荣桓。罗荣桓元帅当时从事政治宣传工作,十分赏识舒同,把他带上井冈山,参加了红军。很快,舒同就当上了红4军政治部秘书、宣传部长。

红军时期,舒同最佩服毛主席。红军第一次反“围剿”前夕,舒同参加誓师大会时,看到毛主席写下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游击作战方针。他虽然不懂作战,却被毛主席的字深深吸引,内心受到极大震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舒同在毛主席身边

会后,舒同用石灰在苏区各地的墙上写了不少反“围剿”的标语,被毛主席注意到了。毛主席问身边的朱老总:“我们红军还有一位书法家呢,会几种字体,你知道他是谁吗?”

朱老总回答:“是我们红4军秘书舒同。”

1932年春,红一军团取得漳州大捷,舒同和战士们一起打扫战场。这个时候,一个高大身影从弥漫的硝烟中走出,来到舒同身边,紧紧握住了他的手。舒同定睛一看,来人不是别人,正是毛主席。

毛主席很高兴,对舒同说:“我早就知道你了,看过你的文章和你的字。”

舒同连连摆手,称“不敢,不敢”。毛主席笑了,拍拍舒同的肩膀说:“我们以后就是文友了。”说话间,毛主席从地上捡起一颗弹壳,说了句:“看,是战地黄花哟!”

舒同听了,惊叹毛主席惊人的艺术想象力,更佩服主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党内一支笔”,也能当枪使

长征路上,舒同任红2师政治部主任。尽管条件艰苦,他也常常趴在马背上写文章。毛主席看到后,送给他一个雅号——马背书法家。

舒同写文章可不只是抒发情感,有时能起到大作用。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开辟陕甘宁根据地。因为缺少人才,中央决定请延安的一个前清翰林出山,担任边区政府参议员。这个老夫子名叫肖保葆,看不上共产党,认为共产党是农民起家,直接拒绝了。

毛主席得知后,把舒同请进了窑洞,对他说:“这位老先生是我们没有文化人,不愿为我们做事,你给他露一手,开导开导他。”

舒同回去后,立刻给肖保葆写了封信,宣传党的主张。肖保葆看信中的文字字美文雅,连连称赞:“想不到共产党还有这样的人才!”当即决定出山任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7年初,红军大学更名为抗日军政大学,在副校长罗瑞卿的邀请下,毛主席制定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八字校训。可罗瑞卿请毛主席写校训时,主席摆摆手,说:“不要让我一个人来写嘛!让舒同来写,他的文笔很好。”

就这样,舒同为抗大题写了校名和校训,挂在了学校门口。毛主席让舒同代笔的次数还有很多,时间一长,主席又送给他一个雅号——党内一支笔。

舒同不仅文笔精湛,关键时刻还能当枪使,在战争中发挥作用。

1939年,舒同在晋察冀军区任政治部主任,遇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在一次战斗中,军区的战士抓到一个名叫浦田好雄的日本军官。浦田好雄是个宣传官,没有杀害过八路军,八路军也优待俘虏,供他吃喝。这个人有一个好友东根清一郎,是日本负责宣传工作的高官。得知浦田好雄还活着,东根清一郎很高兴,给聂荣臻写了一封感谢信,恳请把浦田好雄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一次宣传我党政策和瓦解敌人斗志的绝佳机会,聂荣臻汇报中央后,决定由舒同执笔回信。在这份信件里,舒同洋洋洒洒写了几百字,痛斥日军的暴行,要求日军停止侵略,同时释放了对日本反战人士的善意。

这封信件不仅寄给东根清一郎,还登载在《抗敌报》,引起极大反响,被称为“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的对话”。据说,有日军向晋察冀军区投诚者,就是拿着这份报纸来的。

1946冬,舒同任华东局常委兼政治部主任时,国军46军军长韩练成准备起义。可韩练成担心走漏风声,点名舒同到军部秘密谈判。经中央和华东局批准,舒同“深入虎穴”,展开谈判,与韩练成达成秘密协议。

在随后的莱芜战役中,韩练成率部起义,我军顺势歼敌5万余人。捷报传到中央,毛主席很高兴,赞扬舒同“立了头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昌会议,被毛主席批评

新中国成立后,舒同任华东军区政治部主任。据他的女儿舒均均说,毛主席本来准备在攻克台湾后,让舒同担任第一任台湾省委书记的。只是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军舰队驶入台湾海峡,导致计划破产。

1954年,舒同迎来了新的任命。毛主席给了他两个选择,一是担任《人民日报》社长,一是担任山东省委第一书记。考虑到自己长期在山东工作,有群众基础,舒同选择了山东省委书记这个职务,一干就是6年时间。

舒同与毛主席感情深厚,主席每次去山东视察,舒同都全程陪同。1957年青岛会议期间,毛主席得了感冒,病得很重。舒同得知这个情况,请来了山东著名老中医刘惠民为主席看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刘惠民用药很猛,敢不敢给主席吃?舒同当场保证:“刘惠民经常给我看病,我敢担保!”毛主席听后笑了,说:“既然舒同同志担保了,这个药我吃。”

1958年,毛主席在四川主持成都会议,各省的一把手都来了,舒同也在其中。轮到舒同汇报工作时,他提到山东遭遇自然灾难,工农业生产遇到重重困难。说话间,舒同斗胆问了一句:“主席,山东还欠着国家巨额债务,能不能免了?”

毛主席看向各位代表,忽然大手一挥,说:“全国解放,山东是作出巨大牺牲和贡献,舒同的意见我同意,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舒同激动坏了,回去后还跟妻子说,这次发言,他是做好被批评的准备的。不过在随后举行的武昌会议上,舒同真的挨了主席的批评。

武昌会议开了8天,第三天轮到舒同汇报山东的情况。可舒同只罗列了一系列材料,还有山东发展的一些数字,没什么“干货”,也没有自己的观点。

毛主席听后很生气,第一次对舒同发了火:“你只谈情况,没有观点,就是个管材料仓库的。”

毛主席说完后,意识到对舒同的批评重了,又耐心指导说:“材料也要加工,要产生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0年,因为犯了一些错误,舒同被免去山东省委第一书记,到章丘当了县委书记。后来女儿舒均均问父亲,究竟发生了什么,舒同流着眼泪回答:“爸爸是被人骗了。”

三年之后,舒同重新被启用,担任陕西省委书记。1966年,随着运动的开始,舒同受到牵连,被关了6年时间,直到1972年才被放出来。

1978年,舒同复出工作,任军科院副院长。两年之后,他组建中国书法家协会,任首任主席,并成为书协终身主席。1983年,《舒同字帖》出版,该字体被广泛运用,成了著名的“舒体”。

后来,舒同当选中顾委委员,过上了平静的晚年生活,每天散步、写字。1998年,舒同在北京逝世,葬入八宝山,享受全国政协副主席待遇,墓地有9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