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光里的灶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进南泉老街

小桥、流水

久违的江南老旧村貌

正适合我们来这里寻找年味

民以食为天,食以灶为先

在以前

年味 都是由一方

火热的土灶上开启的

今天我们就循着老街的炊烟

一起去感受这股年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灶头画,又称灶画,是一种与灶台紧密相关的乡土艺术,更是我国主要的民间美术组成部分之一。

在曾经的农村,每家每户都能看到不同的灶头画,这些农家特有的审美情趣,也是江南水乡民间艺术。这些色彩鲜艳、画风朴实的灶头画,代表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灶画起源于农村的土灶头,但随着新农村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家庭不需要灶头,随之灶头画也被遗弃。

农民画家王新良自小就住在南泉老街上,到如今已经有70个春秋,在他的家中我们能看到一方灶台,灶头上有一些色彩丰富的图案,也就是传统技艺灶画。

灶画题材丰富,画里都是好口彩,画上牡丹,寓意花开富贵;并蒂莲花,寓意和和美美;画上灵芝,象征着好运和幸福……有了灶画,烟熏火燎的灶头也便有了期盼,这些期盼成了五彩缤纷的生活美学栖息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新良从小到大,种过田、养过鸡鸭、种过桃树、做过泥瓦匠……只要是从前农村里数得上的行当,他基本都干过。不过有一件事,他从来都没有放下过,那就是画画。

在20岁左右,王新良开始学做泥瓦匠。没想到天赋还不错,很快就能独立砌灶、砌墙,不久后就在南泉一带小有名气了。那时候,农村人砌完灶台后,都会找人画上一些牡丹、荷花,或是丰收的图案,寄托农村富贵、吉祥、平安等朴素的愿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南泉老街,年味在王新良的灶画里、水墨画里,这是它最美好的模样。

随着时代的发展,土灶越来越少,灶画影踪难觅。在浙江嘉兴灶画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灶画的传承发扬也不会停息,这是一种寄托,更是一种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