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外籍船只敏感海域抛锚,险些切断我国信息大动脉,是故意的吗?

据光明网等多家媒体报道,上海警方近日查获了一起严重的外籍船只破坏我国海底光缆的案件,背后的企图让人狠狠地捏了一把汗。1月28日,上海海警在巡逻时,突然发现有一艘外籍船只在国际光缆保护区违法抛锚。海警瞬间警觉起来,并登船检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一艘船只抛锚会让海警如此紧张呢?如果是在其他区域抛锚也就算了,这艘外籍船只抛锚的海域下面,铺设了通向我国的大量海底光缆,这艘船只的抛锚行为有可能破坏这些光缆。上海是亚太地区的信息枢纽,中国有一半以上的海底光缆都连接着上海。这些海底光缆一旦被破坏,中国的网络几乎就会完全瘫痪,这对于中国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可以说是不可估量。

前有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始作俑者还下落不明。现在有外籍船只在中国的光缆保护区抛锚,谁知道这会不会是下一个北溪事件,因此我们海警才十分紧张。经过检查发现,外籍船只抛锚的地方距离我国的海底光缆只有不到100米的距离,稍不注意就可能破坏光缆。为防止弃锚过程中扯断光缆,在海警的责成之下,外籍船只最终弃锚离开。

海底光缆是世界信息传输的中枢神经。尽管人们可以通过通讯卫星和无线网络,进行跨洋的信息交流,但是这些无线传输的方式容易受到天气和环境的干扰,同时传输速度十分缓慢,面对当代社会海量的信息交流需求而言,只能是聊胜于无。而光缆具备信号稳定、传输容量大的优势,成为了当代信息交流的主力工具。

据统计,全球约99%的跨洋信息交流,都依赖于海底光缆进行。截至2019年,全球共铺设了380根海底光缆,总长度达到了120万公里,相当于地球到月球距离的三倍。

别看海底光缆已经占据了跨洋信息交流的主导地位,但它出现的时间却并不长。在光缆通讯发明之前,人们主要通过海底电缆进行信息传输。世界上第一条海底电缆铺设于1850年,这条海底电缆连接了英国和法国,后来的电话、电视信号大部分就采用了这种电缆方式进行传输。

光缆与电缆的主要区别在于,光缆主要通过光信号进行信息传输,它的传播介质是二氧化硅,而电缆主要通过电信号进行信息传输,它的传播介质是导电的金属。相比于光信号而言,电信号更不稳定,传输速度也更慢。因此在海底电缆时代,全球的互联网几乎没有发展的可能。

转折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知名的美籍华裔科学家高锟成功发明了光纤通讯,并在1988年铺设了世界上第一根光缆,最终使得人类进入了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而高锟也因此获得了200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海底光缆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海底光缆也被很多国际力量动了歪心思。例如俄罗斯的北溪管道被炸毁后不久,欧美之间的一条海底光缆就被切断了,这事是谁干的虽然一直众说纷纭,但欧美却一致指控这件事是俄罗斯干的,目的就是为了报复北溪事件。近日,胡赛武装与美国在红海的冲突中,胡赛武装也一度威胁要破坏美国的海底光缆,光缆成为了要挟大国的重要武器。

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海底光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承载着跨洋信息交流的重任,更是连接世界各地、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关键。任何对海底光缆的破坏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不仅影响信息的传递,更可能对社会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我们应该警惕任何可能破坏海底光缆的行为,同时也要加强对海底光缆技术的研发和保护,确保全球信息交流的畅通无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我是复旦博士科研小糖糖,关注我,了解更多生活新知、科普知识和科技资讯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