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被解职的传言,在网上流传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最初的源头来自于俄罗斯自媒体。

对于这样的信源,熊叔向来非常小心,但也不会贸然”辟谣”,毕竟无风不起浪嘛。等子弹飞一会,事情差不多水落石出了。

据乌克兰媒体报道,扎卢日尼与总参谋长谢尔希·沙普塔拉都极有可能被撤职。如此看来,此事不假,俄媒总算没有撒谎。

2023年乌克兰并没有取得可观的胜利,战争进入了残酷的相持阶段,双方在战场上无非一村一沟的争夺。

战争似乎进入了普京的节奏,打不赢,但可以通过将战争无限拉长,以拖待变。

如今俄媒时不时传出援助延迟,甚至断绝的消息,这里也并非全是假的,美国的援助不就因为共和党有意见挡住了吗?这就是普京期待的。

但这些螳臂当车始终无法阻止历史的进程,熊叔认为,战争的走向和事情的结局不会改变,但过程无疑会变得漫长和曲折。

01

两方的路线之争

周日,泽连斯基在接受意大利电视频道Rai1采访时,第一次直球对决,正面回应关于扎卢日内解职的传闻。

“当我们谈论这个问题时,我想到的是几位国家领导人的轮换,不仅仅是在一个部门,例如军队。我正在考虑扎卢日内的替换,但我不能说,我们已经更换了这里的一个人......”

泽连斯基又解释说:“如果我们想赢,我们必须推动每个人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并坚信胜利,我们不能绝望或放弃,我们必须有正确的正能量......这就是为什么我在谈论重置,替代者:我指的是一些严肃的事情,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国家领导层的方向。”

随后解释的这段话,信息量巨大,里面大致解释了扎卢日内解职的原因,后面熊叔会一一解读。

扎卢日内被解职其实早有传闻,最早是来自俄罗斯的自媒体,流传甚广,等到了1月底,事情温度陡然上升。

据大多数乌克兰媒体报道,1月29日,扎卢日内应邀参加班科瓦街(总统府)的一次会议。泽连斯基、扎卢日内和国防部长鲁斯泰姆·乌梅罗夫出席。在谈话中,泽连斯基告诉总司令,他将在近期签署辞职令。

当晚,这一信息开始通过匿名电报渠道和媒体积极传播。不过,直到泽连斯基接受意大利媒体采访时,还没有签署正式命令。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CNN) 2月1日援引“两个消息来源”称,总统将在本周末(2月3日)宣布解除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的职务。该媒体还表示,泽连斯基曾向扎卢日内提供过另一个职位,但他拒绝了。

与此同时,《纽约时报》称,这位总司令并非因为媒体泄密而被解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起下课的还有总参谋长沙普塔拉

无论如何,木已成舟,扎卢日内被解职的消息大概率会在本周内公布,那么这位指挥乌克兰国防军打赢了基辅保卫战,发动了乌东大反击的乌军灵魂人物,到底因为什么原因被辞职呢?

回到泽连斯基回答意大利电视台采访时所说的话:

“如果我们想赢,我们必须推动每个人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

翻译一下,就是说在乌克兰战争统帅部中,扎卢日内为代表的一些人与泽连斯基发生了路线之争。

据传,双方直接矛盾在于对征召40万新兵的分歧。

据《华盛顿邮报》透露,泽连斯基在一月份一次会议上表示,由于缺乏装备、武器和训练场所,他认为征召如此大量的士兵是不合适的。

扎卢日内意见相反,认为由于损失不断增加,乌克兰已经出现兵力短缺,必须动员40万新兵以对应俄罗斯的计划。

这是具体的分歧,路线之争肯定不是如此具体,如果回溯2023年的战况,最大问题就在夏季反攻不利。

02

来自背后大老板的压力

早在去年八月,因反攻引发的争论已经暴露,反攻从5月下旬开始已经打了一个暑假,但仍然没有眉目。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乌克兰和美国官员“就重振基辅缓慢反攻的战略和战术进行了数周的激烈幕后辩论”。

美国军方一直敦促乌军集中兵力,突破俄罗斯防御向亚速海挺进。

他们认为,美国向乌克兰提供的价值超过430亿美元的武器足以支持这次攻势,但明年(2024年)不太可能以同样力度的支持。

“我们为反攻建造了这座钢铁大山。我们不能再这样做了。”

美国官员警告乌克兰军事指挥官不要分散兵力,意思是乌克兰没有在扎波罗热方向投入决定性优势的兵力。

扎卢日内没有明面上反击这种指责,而是说,这场战争不是“治安战“,而是库尔斯克会战。啥意思呢,库尔斯克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言下之意就是乌克兰缺乏足够的重装备。

到了秋天,当反攻明显停顿之后。扎卢日尼接受《经济学人》采访时表示,战争已陷入僵局,可能会持续数年。

扎卢日内的理由是,因为双方的技术装备处于同一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泽连斯基回应称,他不认为局势已经陷入僵局,随后又表示,军方介入政治是一个很大的错误。

这是两人矛盾摆上台面的标志,这也是泽连斯基所说的:“我们不能绝望或放弃,我们必须有正确的正能量。“

在泽连斯基“看来”,扎卢日内已经对胜利产生了动摇。

在此之后,各种关于两人不对付的消息偶有发生,据媒体报道,泽连斯基在与其他指挥官交流时开始绕过扎卢日内,并对总司令开一些尖酸刻薄的玩笑。

但泽连斯基办公室发表的官方声明称,有关他和扎卢日尼之间冲突的传言是无稽之谈,并将其归咎于俄罗斯的信息战。

另外据《乌克兰真理报》认为,双方真正的矛盾在于未来的政治竞争,消息人士告诉《乌克兰真理报》,初步民调数据,公众对扎卢日内非常支持,他的信任度高达98%(而泽连斯基的信任度为 93%)。

12月初,一项调查的部分结果显示,泽连斯基在假设的总统选举中以近17个百分点的优势击败扎卢日内。

但《乌克兰真理报》表示,它获得了完整的报告,民意调查显示现任总统和总司令在想象中的第二轮决选中,扎卢日内以势均力敌的方式当选总统(分别为42%和40%)。

什么意思呢,如果多人参与总统竞选,泽连斯基有17%的优势,但如果他无法在第一轮选举中获得超过50%选票,进入第二轮,就有可能被扎卢日内击败。

除此以外,双方还在不少事情上有过龃龉,例如,当总统集体解雇地区征兵专员时,扎卢日内公开指出,这一决定导致全国征兵工作崩溃。此外,泽连斯基还解雇了几名被认为“在扎卢日内线上”的指挥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替者很可能是扎胖的上级西尔斯基(左)

熊说:

事情的来龙去脉大概就是这样,对此熊叔有几点观察与读者们交流。

首先,不要管那些政治阴谋,什么总统选举,很扯。战争期间,乌克兰是不会换总统的,这是宪法规定的。

逻辑上,假如扎卢日内真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尽快结束战争才是对他最有利的,而不是将战争拖长,战争拖得越长,岂不是他这个总司令越无能?

其次,扎卢日内关于战争要延长几年的说法,并非真的对战争失去信心,而是对外援不足,档次不够释放的压力。

这场战争有一点很明确,就是乌克兰必须获得数量足够的武器,比如155炮弹,还要得到足够档次的武器,比如F16战机。

还要形成整体的武器体系,才能压倒侵略者。

武器体系,包但不限于标枪、无人机、榴弹炮、坦克、装甲车、海马斯、杰达姆、F16、战斧、暴风之影等中远程导弹,还包括情报,电子战等手段。这才叫体系。

没有体系碾压,乌克兰只能靠人命去怼,死多少人都不好说了。

最后一点,泽连斯基和扎卢日内的分工,大概就和总督、巡抚与总兵的关系,政治问题,筹措粮饷那是巡抚的事,指挥打仗,上阵砍人是总兵的事。

但历史上,总兵的仗一直拿不下来,就会被戴上一顶耗师靡饷的帽子;文官受到来自幕后大老板皇帝的压力,有时候也会催促总兵加紧进攻,尽快拿下。

如果所有的将相都是两浙总督胡宗宪与总兵戚继光的互相信任的关系,那仗自然好打。

问题在于,乌克兰背后那个大老板美帝急啊,钱一直再砸没听个响,还有共和党一些人天天跟那哔哔,援助有没有贪污?给的是不是地方?

这就让泽连斯基与扎卢日内对战争节奏和进程产生了分歧,扎卢日内是那种爱兵如子的人,他绝不能让宝贵的乌克兰士兵,在武器装备没有形成优势情况下做炮灰式进攻。

在此次事件中,泽连斯基有他的苦衷,扎卢日内更有他的无奈,那真正的问题在哪儿呢?

后面的大老板挤牙膏式的援助升级,添油式的加钱,也是造成今时今日局面的重要原因。至于《华尔街日报》报道的来自美国的压力,并非空穴来风。

熊叔只能说,大老爷们赶紧闭嘴吧,老老实实履行条约义务,把该给的武器给到位,剩下的就等在前线浴血奋战的乌克兰官兵们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PS:让更多人看到我的小文章,就请老铁们尽量转发、转发、转发.

假如,哪位老铁不打赏几块钱的巨款,就浑身不舒服的,那一定不能忍着,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