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临沂客户端讯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着力点,提出实施乡村振兴先行战略,建设实力的、农民的、活力的、宜居的、奋进的沂蒙乡村。沂蒙大地万千乡村成为“梦开始的地方”。

群雁高飞

“沂蒙四雁”乡村显身手

2023年12月14日,“沂蒙发布厅——乡村振兴”专场发布仪式举行,百名“四雁工程”优秀人才会聚一堂。他们中有带领群雁齐飞创富的“头雁”、有为红色沂蒙披锦绣的“归雁”、有“土特产”里说丰年的“鸿雁”、有共奏“和美乡村蝶变曲”的“雁阵”……

自我市实施“四雁工程”以来,各类人才在沂蒙乡村舞台上大显身手。2023年,我市坚持以链式思维抓“头雁”、招商思维抓“归雁”、职业思维抓“鸿雁”、企业思维抓“雁阵”,开创了沂蒙乡村“头雁领航、归雁反哺、鸿雁争鸣、雁阵浩荡”的新气象。全市择优选配村党组织书记515名,培树“王传喜式好支书”50名、“沂蒙优秀兵支书”20名;接续举办“归雁兴临”创业大赛,在全国设立“返乡创业服务站”45处,吸引“归雁”人才1120名;分类施教、精准培训,培训“鸿雁”人才3000名;发展农民合作社2.52万家、全省第2,其中联合社323家;发展家庭农场2.19万家。14个县区各建成一个“四雁”人才创业孵化园区,156个乡镇均建有一个“四雁”人才服务驿站。

“四雁”好戏连台唱,县区精彩各不同。一年来,我市坚持片区思维、融合思维、共富理念,通过深化实施“四雁工程”,探索开展乡村片区化“雁阵”式改革推进共同富裕,各县区(开发区)着力引导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的“雁阵”主体抱团联动,创新推出一批全员参与、汇聚资源、振兴产业的“四雁融合创富”模式,形成了“一雁阵一特色,一片区一模式”的工作局面。

河东区引导51家党支部领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与供销社成立联合社,实现“双社联姻、双向奔富”;郯城县探索“四雁孵化器、创富共同体”模式,在县乡村三级分别建立“四雁”孵化中心、园、站,实体化建设“四雁人才”孵化平台,目前共形成“创富共同体”10个;费县创新“国企助力、四雁共富”模式,将临沂农发集团引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链条中,采取“保底分红+超额激励”利益分配方式,构建“国企、合作社、农户”三方共赢的利益共同体,村集体年增收30万元,农户年增收2万元;临沭县实行“双社联合、雁阵共建”,推动耕地成方连片,实现小田变大田,提供专业化种植、精细化服务,有效解决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的问题。截至目前,金丰公社托管临沭县土地2万亩,实现增产10%以上,有35个村彻底告别千百年来传统耕作、“靠天吃饭”的局面;蒙阴县立足全国蜜桃大县优势,坚持果品产业“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发展理念,创新党委领导联合社、支部领办合作社“双领双全、四雁齐飞”模式,带动村集体年均增收3万元、社员年均增收1.2万元;兰陵县探索组建“成雁共富,乡创共同体”,形成“一乡镇一共同体”发展格局;沂南县探索“雁阵型”村居,打破现行支部和村庄界限,组建片区联合党委,推动组织联合、产业联育、治理联动……

强链共富

特色产业好戏连连看

1月20日,一场产自临沂的饕餮盛宴——“好品山东·产自临沂”(青岛)食品博览会在青岛拉开帷幕。两天时间里,展馆内人来人往、热闹非凡,青岛市民争相抢购产自临沂的特色农产品。

青岛食博会的热闹盛况是临沂兴会展、强产业的一个缩影。2023年,我市加力加码培育乡村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能。

“一县一业”“一镇一品”,壮大市县特色主导产业。在推进产业发展中,强化市县联动,做大做强苍山蔬菜、沂南黄瓜、郯城银杏等18个特色产业。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累计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村11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9个,建设省级旅游民宿集聚区5个、精品民宿116家,叫响“沂蒙乡愁”民宿品牌,以产业“连片发展”推动乡村“全域振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兴会展强品牌,不断叫响“产自临沂”品牌。2023年,我市先后举办首届中国临沂地产食品博览会、沂蒙优质农产品交易会、2023山东(临沂)食品产业博览会、“好品山东·产自临沂”食品博览会(济南)等,实现由“本市展”到“区域展”的跨越。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费县花生油、上冶西葫芦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苍山大蒜、蒙阴蜜桃、平邑金银花入选2023全国“土特产”推介名录。

突破精深加工,推动农产品增值赋能。我市以食品产业为重点,以全产业链发展为抓手,抓链主带链条,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打造了生猪、肉鸭、蔬菜、蜜桃等9条标志性产业链,“一企带一链、一链成一片”的食品产业发展格局逐步构建;深化“政产学研金服用”,全力突破大蒜素、银杏黄酮、金银花绿原酸等高效提取转化技术,加快形成工业产能。目前,全市拥有食品规上企业599家,2023年实现产值1753.5亿元,2024年预计将突破2000亿元大关。

“百千”发力

和美村庄处处景

“绿水青山红土地,牵手共富好日子”。走在临沭县“好日子”乡村振兴示范区的村村落落,有红色文化旅游景点,有创业者向往的筑梦小院,有柳编产业园,有特色民宿……曾经的“穷乱村”,在“百千工程”推动下已涅槃重生,变成如今如诗如画、宜居宜业的和美新家园。

2023年以来,我市以乡镇为单元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进行规划连片实施、环境连片提升、产业连片发展、组织连片共建、资源连片投入。借此契机,临沭县以红色朱村为龙头,一村带九村,打造“好日子”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探索了以强带弱、先富带共富、整片提升的好日子“幸福密码”。

在我市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像“好日子”一样的创新探索遍地开花。

沂水县许家湖镇“花开长虹”示范片区快堡村以花为“媒”、以美养美,群众家门口的花卉不仅美化了村庄环境,还成为创收的新方式,形成了花卉产业与环境整治相辅相成的内在机制。

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胡阳西红柿”核心产区——费县胡阳镇兴胜村,深挖西红柿文化,融合创意农业、休闲旅游、乡村研学、民俗餐饮等功能,把普通村落打造成特色农俗风情体验区,实现村居环境与产业发展协同共进。

2023年,“百千工程”一期4544个项目竣工4406个,完成投资13.42亿元、占市县资金的97%,156个乡镇分类推进、西部6乡镇振兴、主城5区突破,初步形成了“提升北部、优化南部、盘活中部、突破西部、加强东部”的发展格局。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累计清理“五大堆”25.5万处,拆除违法建筑3390处,“减”出了农村环境秩序、公平正气;新改建农村公路1807公里,实施生态修复项目759个,“加”出了村民幸福指数;盘活闲置住宅1210处,建成特色街区898个,创建“美在农家”2.4万余户,“融”出了乡村新风貌、新活力。

高质量承办全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现场推进会议、全省生态循环农业现场推进暨“三秋”生产工作会议,央视《对话》栏目在沂水县西墙峪村录制“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特别节目……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我市好戏连台,台台好看,唱出了沂蒙乡村“好声音”,绘出了沂蒙乡村新图景。

通讯员 曹蕾 临报融媒记者 汤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