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沪网了解到,深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2024年2月7日召开2024年第8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届时将审议深圳市科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通技术”)的首发事项。

据悉,科通技术是一家知名的芯片应用设计和分销服务商。公司与全球80余家领先的芯片原厂紧密合作,覆盖全球主要芯片厂商以及众多国内芯片厂商,已获得Xilinx(赛灵思)、Intel(英特尔)、SanDisk(闪迪)、Osram(欧司朗)、Microchip(微芯)、Skyworks(思佳讯)、AMD(超威半导体)、ST(意法半导体)等国际知名原厂以及瑞芯微、全志科技、兆易创新等国内知名原厂的产品线授权,为上述原厂提供向下游拓展市场的芯片应用技术服务及分销服务。公司主要代理产品类型包括FPGA(可编程逻辑芯片)、ASIC(应用型专用芯片)、处理器芯片、模拟芯片、存储芯片、软件及其他。

据招股书显示,科通技术本次拟募集资金204,914.73万元,募集资金扣除本次发行费用后将分别用于公司扩充分销产品线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截图来源于科通技术招股书)

中沪网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科通技术存在以下问题,利润“开倒车”,现金流常年为负;吝啬研发费,高新技术企业名不副实;新旧招股书信披“打架”,信披质量或遭“拷问”。

01

利润“开倒车”,现金流常年为负

据招股书财务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1-6月(以下简称“报告期”),科通技术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22,149.08万元、762,083.82万元、807,423.63万元及350,691.57万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5,922.81万元、31,281.65万元、30,893.84万元及12,143.87万元。

从上述数据上可以看出,2022年科通技术在营业收入增长的情况下,净利润却出现下滑,其中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95%,净利润却同比下滑了1.24%,呈现处利润开倒车的情形。

除此之外,在利润出现下滑的情况下,科通技术现金流也长期为负。报告期各期,科通技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6,344.10万元、-23,990.22万元、-14,827.13万元、-66,752.76万元,同期净现比分别为2.95、-1.03、-0.77、0.22。净现比即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的比率。一般情况下,比率越大,企业盈利质量越高。如果净利润高,而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很低,说明本期净利润中存在尚未实现现金的流入,企业净收益质量很差。净现比在70%以上合格,100%以上即净现比>1为优秀。从上来看,科通技术净现比尽在2020年处于合格,剩余各期均远远低于合格线。

0 2

吝啬研发费,高新技术企业名不副实

据招股书显示,科通技术为高新技术企业,报告期内,公司可享受国家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按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值得一提的是,科通技术是否真正具备和复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还有待商榷。

据2016年初由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修订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显示,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同时满足八大基本条件,其中明文规定“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实际经营期不满三年的按实际经营时间计算,下同)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1.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5%;2.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3.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据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各期,科通技术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825.11万元、4,561.96万元、5,918.08万元和2,706.90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0.67%、0.60%、0.73%和0.77%。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率均不足1%,从这一点来看,科通技术很明显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

科通技术成立至今已有18年之久,但是截至2023年10月31日,公司及其子公司仅取得23项境内专利,且其中仅有4项发明专利而且均为2020年申请取得,可见科通技术的研发成果上表现一般,不过从科通技术吝啬的研发费来看也就不足为奇了。

0 3

新旧招股书信披“打架”,信披质量或遭“拷问”

据最初申报稿显示,歌尔股份合并主体为科通技术2020年第四大客户,,对应销售金额为12,123.31万元,占总销售额的2.8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截图来源于科通技术上会稿)

而据科通技术最新上会稿显示,2020年科通技术对其第四大歌尔股份合并主体的销售金额为12,112.90万元,较申报稿少了10.41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截图来源于科通技术最初申报稿)

经对比发现,科通技术新旧两版招股书中,最初申报稿中,歌尔股份合并主体包括歌尔股份、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歌尔科技(越南)有限公司、上海歌尔泰克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歌尔泰”)和青岛歌尔微电子研究院有限公司。而科通技术最新上会稿中,歌尔股份合并主体仅包括歌尔股份、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歌尔科技(越南)有限公司、和青岛歌尔微电子研究院有限公司。很明显可以看出,科通技术最新上会稿中,歌尔股份合并主体中歌尔泰离奇消失,这也是科通技术前后两版招股书数据披露不一致的直接原因。

公开资料显示,歌尔泰原为歌尔股份的子公司,2018年歌尔股份将歌尔泰100%的股权进行转让后,其控制权发生了转移。可以看出,歌尔泰控制权发生转移的时间均发生在科通技术提交申报稿之前,但科通技术申报稿对此并未进行审核,可见科通技术对招股书信披的质量并不上心。

更 多 财 讯 咨 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