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曾说: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讲的是宋濂规劝晚辈,不要与人攀比物质上的所得。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的北京,很多人开始穿新衣新鞋,吃的东西也变得五花八门起来。

在这个时候,一所学校中的两个初中生,他们的行为与旁边人相比,就显得“不正常”。

旁人吃从家里带的米饭、营养餐的时候,他们经常啃玉米、窝窝头或者馒头。

同学们还因此嘲笑他们,老师也开始关心这两个学生的生活条件,但他们却“略无慕艳意”。

一直到毕业的时候,学校和同学们才发现,原来这两个学生的爷爷,竟然是开国上将——萧克。

有这样的爷爷,他们为何还会过着这样的生活?

他们的家风是如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萧克幼年、参加革命

1907年7月,萧克出生在湖南嘉禾的一户书香门第。

虽然是书香门第,但家境却并不富裕,也因此,萧克很小的时候就素衣着装,吃食也没什么讲究。

到了上学的年纪,家里省吃俭用给他省出了一笔学费,供给他上学。

那个时代能够进私塾读书的,家里往往非富即贵。

萧克在这群人中,显得特别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不像其他孩子一样锦衣玉食,每天都穿着同一套洗得快掉色的长褂。

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衣服容易磕破,萧克的父母就时常给他缝补。

到了上小学的时候,家里实在拮据也没能给萧克换上新的衣服。

这件补了好几个补丁的长褂,就让萧克穿着上学去了。

他年纪虽小,但却并不埋怨父母。

相反,他非常感恩自己的父母,让自己读书上学,可以拥有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是从那时起,萧克开始有了勤俭节约的念头。

后来,他的学业越来越顺利,并成功考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宪兵教练所,这个教练所后来也并入了黄埔军校——也就是说,他是黄埔军校分校的学生。

在毕业以后,他又参加了北伐战争,跟随国民革命军征战江西、浙江等地。

这段经历,让萧克变得成熟了许多。

1927年的时候,他进入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叶挺部担任连政治指导员。

如此年纪有这般成就,他的前途不可限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就在这一年,蒋介石选择了叛变革命。

他毫不犹豫地选择跟随叶挺投身到了武装斗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洪流当中。

南昌起义的时候,他坚定不移地跟随叶挺,即使后来起义军在广东潮汕失败,他也紧紧跟随。

后来,担任宜章县游击队长的萧克,率领部队参加了朱德、陈毅等人领导的湘南起义,从此跟随红四军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

而他的官也越做越大,待遇也相对变得好了许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即使这样,萧克始终力主节俭,过着“苦行僧”一般的生活。

在他看来,当时的整个国家,每个人都过着这样的生活,自己又有什么资格过好的生活?

虽然生活条件显得贫穷,但在精神方面,他却是一个饱食者。

在那段行军的日子里,他始终不忘读书,从书中汲取养分。

还从这些书籍中进行总结,写下了长达40万字的初稿。

也因此,虽然他是一名领兵作战的将军,但却是一名和陈毅一样的“儒将”,能文又能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拜为上将、对儿子的教育

1955年,因为在新中国建立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萧克被我军授予“开国上将”军衔。

如此荣誉,绝对值得每一个后来者投来崇拜的目光。

而他的生活条件,也要远比幼年时期的要好。

但萧克却深谙书中“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道理,因此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萧克一直很是严格。

萧克的儿子叫萧星华,出生在1939年的太行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日寇对萧克部队所在的晋察冀根据地进行残忍的大扫荡行动,这也导致萧星华刚刚出生不到20天,萧克夫妇就需要跟随部队进行转移。

无奈之下,萧克只能将孩子交给当地一户王姓人家收养。

王姓人家非常仰慕萧克,因此一再保证,就算自己饿死,也不会让孩子出半点问题。

在那段最艰难的日子里,王姓人家信守承诺,就算再贫穷,也会保证萧星华的粮食问题。

萧星华后来回忆这个事情时,他说:

“那个村当时有22个小孩,但最终生存下来的,只有两个,我就是其中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萧克对这件事也很感动,因此在之后成为上将后,就总想着报答。

而王姓人家说:

“要报答,就让星华报答整个村子吧。”

于是,在萧星华也出人头地后,他带着一群医生到这个村子,给当地人免费看病。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萧星华再次回到萧克身边,已经是3岁的时候了。

那时候,萧克为了教育自己的孩子,熬夜在草纸上写了3000个常用的汉字,教给只有3岁的萧星华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正是因为父亲的教育,让萧星华很小就掌握了同龄人没有的知识。

建国以后,条件稳定了许多。

但萧克担心孩子会养成骄奢的性格,因此一再教育萧星华,在外不要说自己的家世,不允许萧星华仗着自己的将军父亲就欺负人。

那一代人几乎都是这么干的。

而萧克还是不放心,就将萧星华送到了很远的地方去上学,希望那个地方的人不认识这个学生是萧克的孩子。

萧星华对父亲的教育也非常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父亲是将军,但萧星华在吃的方面与常人并无不同,甚至比一些人还要差,而他也从不埋怨。

那时候,萧克的职位是有配车的。

萧星华的学校远,家里的女人就想着大雨天或者夜晚的时候,可以去接萧星华,但萧克却严词拒绝了。

而萧星华也只能自己回家。

后来萧星华回忆道:

“记得有一次夜晚,我感冒回家,虽然身体很难受,但每次想到父亲的话,我就强撑着走回家,到了家里的时候我再也撑不住,就昏了过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萧克对这件事也印象深刻。

尽管如此,但萧克还是没有半点要让儿子结束这种生活的意思。

萧星华也在父亲的教育下,一点点明白了勤俭节约的正确,并将这视为自己的人生信条。

后来,他也成为了国家的栋梁,被授予少将军衔——一门双将军。

按理来说,家里有两个将军,孩子的条件肯定不差,但又为何会出现文章开头的事情?

这就要提及萧家的家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形成家风、对孙子的教育

有萧克和萧星华这两代人的经历与坚持,萧家生活其实很是勤俭节约,也因为多年的坚持,形成了一种家风。

家风,指的是家庭或者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

从萧克和萧星华的故事来看,他们的第三代,同样也在这种家风中成长。

萧星华共生了两个孩子——萧云志和萧云松。

那时候,萧克对自己的两个小孙子就很是疼爱,但即使如此,也从没有给孙子们“开小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萧星华也是经历过那段苦难日子的,因此他给孩子们的教育是:

解放前能吃的东西,解放后也能吃。

在两个孩子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学校组织郊游,同学们都带上了丰盛的餐盒,而萧云松和萧云志两兄弟却带着家里常吃的窝窝头。

同学们看到后就开玩笑说:“现在都什么年代了,你们怎么还吃窝窝头啊?”

萧云志和萧云松一开始时也有些脸红,跑到家里和自己的父母抱怨。

每当这个时候,萧星华就给他们两人讲自己小的时候,吃树叶啃树皮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萧星华说:

“我还记得,那时候树叶的涩味很重,小孩很难下咽。村里人为了让孩子吃下去,会提前三天将树叶泡在水中。”

他讲得绘声绘色,萧云志和萧云松一听就知道这些真的是父亲的亲身经历。

自然也就不会再为自己吃窝窝头的事情计较那么多。

80年代,萧云志和萧云松在北京一所学校上初中。

当时已经改革开放,北京作为国都,自然发展迅速,很多家庭的生活条件都得到了改善。

但就是这样,萧云志和萧云松的饭盒中,依旧经常出现窝窝头,那时候要好上一些,还有玉米、馒头等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他们所穿的衣服,也打了很多个补丁。

但这些在青春期的孩子们看来,这却成了同学们嘲笑的对象。

面对同学们无恶意地嘲笑,萧云志和萧云松都选择了沉默以对。

他们始终记着父亲的话:不要跟外人说起家里的情况。

时间一久,同学们都“看不起”两兄弟。

这种情况被老师发现后,老师专门找了两兄弟询问家庭情况。

老师还告诉他们:“如果真的困难,学校可以帮助你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萧云志和萧云松两兄弟,都选择了拒绝老师的好意。

面对这种情况,老师也没有办法过多插手。

好在萧云志和萧云松两人都很成熟,对旁边同学的目光并不在意。

一直到初中毕业的时候,因为学籍的问题,学校找到了两兄弟询问。

两兄弟也得到家里的许可,学校这才知道,这两个学生的爷爷,竟然是开国上将——萧克。

也更加敬佩萧家一家的这种性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心怀感恩、俭以养德

《黄帝内经》中说“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讲的是不管生活条件高低,彼此都是不用相互羡慕攀比。朴实无华的人,精神往往内敛而丰富。

萧克一家,无疑在这种性格的熏陶下,享受到了来自精神层面的满足。

萧云志与萧云松两兄弟,虽然没有像他们的父辈那样,成为“大人物”,成为国家将军,但他们也在为国家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萧云松在毕业以后,到北京某中学当一名普通人民教师;而萧云志,则被分配到电力系统做一名普通干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没有考虑过让自己的爷爷、父亲出面介绍工作,而是选择服从国家统一安排,成为一个普通人,这就是他们选择的结果。

而职业岂有贵贱之分,更何况他们如今的成就,在社会上同样有着很好的社会地位。

而这一切,都得益于自萧克开始,并将一直延续下去的家风。

据媒体报道了解到,萧云志的女儿也已经上高中。

而她的性格也是如此:与人为善、勤俭节约。

其实,与萧克一家有着同样勤俭节约家风的,那个时代的伟人们,基本都是如此。

别的不说,就说伟人毛主席与周总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在对女儿李敏、李讷的教育中,就有着与萧克类似的做法。

他也不允许李敏、李讷在学校仗着自己的身份欺负同学。

甚至为了不让学校“开小灶”,毛主席还给自己编了一个“警卫员”的身份,用来应付学校填资料所用。

而周总理,虽然没有自己的孩子,但中南海西花厅,他收养了许多个小孩。

而且他也有自己的亲侄女,在对这些孩子的教育中,周总理总会提到勤俭,提到“享受在后”的事情。

这就像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说的:“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自己的精神满足,在物质上又怎么会再需要与人攀比呢?

这种精神,在如今这个时代显得多么地珍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传承的美德之一,而要做到勤俭节约,需要自己精神满足。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欲望被无限放大。

尤其是“口体之奉”,在攀比心理的作用下,更是成为很多家庭的“压力”来源。

这个时候,再来回忆追思一下,伟人们的作为,我们就会发现,伟人们的伟大、他们的品格,不管过了多少年,永远都值得后人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