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长文创作季#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在这首诗中,“风雨”是历史的纵深,钟山是风雨聚集的“舞台”。可以说电影《风雨下钟山》,就是毛主席这首诗的最好诠释。这个舞台上演绎的正是国共双方在历史剧变过程中,所发生的典型事件。

这部电影拍摄幕后有哪些故事,今天白羽就跟大家好好聊一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雨中见“老蒋”

拍摄《风雨下钟山》的第一个外景地,就是蒋介石的故乡浙江省奉化县溪口镇。蒋介石于1949年“下野”之后的主要活动场所就在这里。

为什么蒋介石会把“东山再起”的希望寄托在这里呢?

据史料记载:浙江溪口附近有一座四明山,山上有一个岩洞,名曰“四窗岩”。1913年,蒋介石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的运动失败,遭到通缉,他就躲在这里,大难不死,自此飞黄腾达。

1946年,南京解放在即,已经下野的蒋介石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带上香烛、贡品、乘坐滑竿走了几十里崎岖的陡坡,再次来到了这个小山洞。这件事情,在蒋经国的日记中也有记载。

摄制组在溪口拍摄的时间是11月,淅淅沥沥的中雨、小雨轮番下个不停。根据天气预报,三五天内都不会天晴。时间紧,任务重,导演兼摄影师韦玉林就建议:先化妆,后演练,演员熟悉台词,趁着雨停的间隙抢拍。

美工组的同志冒着雨,把蒋介石的老家重新整理了一遍。当年老蒋为儿子蒋经国建造的小洋房,当年蒋氏父子钓鱼、游泳的地方以及蒋经国生母毛福梅的坟墓全部修缮一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化妆组的同志们也把演员们集中起来化好妆,穿好衣服,随时等待开始拍摄。就在等待中,围观的群众发现了其中一人特别眼熟。

“蒋介石!”那人激动的大喊起来。

本来还是一旁看热闹的当地群众“呼啦”一下全部围了上来,争先恐后地来“参观”这位昔日的“同乡人”。

“像!”“很像!”“太像了!”

溪口很多老年人都对蒋家是很熟悉的,老蒋的家长里短、为人处事,都是当地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太多的人知道老蒋“下野后仍指挥军队妄图组织我军过江”“操纵代表团搞假和谈”的故事。

还没等提问,当地人甚至主动跟演员孙飞虎讲起老蒋每次回乡在街上走路的姿态,说话的手势。就连孙飞虎也没想到,拍摄现场居然还有巧遇这么高价值的“采访”。

二、妙手回春

如今再看电影《风雨下钟山》,溪口镇的地面都是湿漉漉的。从溪口向北再走5里路,长满青松的山峦就是蒋介石母亲的长眠之地。

这座山是四明山的支脉,终年云雾缭绕,人称“仙人山”。据说,此山从远处看就像是一尊“坐北朝南”的佛像。此地风水极佳,蒋介石的母亲王彩玉就葬在佛的“肚脐眼”处。

在这里拍摄的是蒋介石坐着滑竿上山祭母的镜头,这一段镜头在电影中仅仅出现过一分多钟,在拍摄期间却犯了难。上午需要雨停的时候,它却下个没玩,下午需要它下雨,它却一滴不下。

导演见此情形,只能抓紧时间训练演员抬滑竿的动作。拍摄期间,摄制组邀请了部队协助拍摄。这批年轻的战士大多来自相对富庶的苏北地区,大家不仅没抬过,甚至都没见过。

一副空滑竿,大家抬起来不但东倒西歪,而且互相踩脚。副导演说:来,大家听我口令,一二一,一二一,结果走的更不成样子了。前来围观的群众们笑的前仰后合,导演就更着急了。

就在大家陷入尴尬的时候,一位当地50多岁的老乡从人群中走了出来:我抬过滑竿,你们抬得不对,绑的位置也不对。导演听了,眼睛一亮,连忙开始虚心请教。

这位老乡不但当年见过老蒋上山祭母的场面,甚至从当地邀请了七八位会抬滑竿的老乡。大家在导演的指导下,换上服装,抬起滑竿,只试了一次就拍摄合格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导演、演员们连声道谢,老乡们都说:为拍电影尽力是应该的。

在电影中,蒋介石上山祭拜母亲的镜头出现过两次。第一次出现在38秒41分,彼时蒋介石刚刚下野,天气晦暗,心情沉闷。

老蒋头戴一顶貂皮帽,一袭黑色长衫,坐在滑竿上,面色灰白。老蒋的秘书余济时为其撑伞,远处军统的特务身穿便装,站岗放哨。

电影中第二次祭拜,蒋介石同张治中将军在一起。按照真实路程,离开“蒋母墓道”,还要再走上半小时才能到达溪口里一个著名景区,妙高台。

如果按照真实的历史进程,张治中(智一桐饰)将要率领代表团赴北平谈判。临行前,张治中要来溪口跟蒋介石进行详谈。1949年,蒋介石明电下野之后,手中依然牢牢地握着指挥棒。他的“遥控”指挥中心就在溪口风景区的“妙高台”,这里就成了《钟山风雨》的重要拍摄点之一。

按照记载,张治中见老蒋的时间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电影拍摄的时间则是十一月,即便是导演特意选了个阳光明媚的日子,美工组的同志在现场摆了许多迎春花和人造花,却依然看上去不像春天。

山坡上到处都是落叶,草丛也都是枯黄一片。导演一声令下,大家集体动手把地上的落叶捡干净,“蒋介石”、“张治中”、“卫立煌”,一干国民党高层政,全部撅着屁股上山捡落叶,就连三位导演亲自参与。

即便如此,山坡上依然是大面积枯黄。此时,有人提议下山买颜料,把镜头前的山体都涂成绿色。

且不说这样会污染环境,即便是上下山一趟也要耽误半天时间,白白浪费阳光灿烂的一天。就在一筹莫展之际,有人平时不起眼的同志提议:山上到处都是松树,咱们把松针摘下来,铺满地面不就成了?

此计甚妙,大家立即“就地取材”。几分钟之后,妙高台就变得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电影播放到此处时,还特意加上了鸟鸣声,更显得春意浓浓,谁也想不到这段镜头居然是深秋拍摄的。

三、母子情深

结束了溪口的拍摄之后,摄制组到了南京继续拍摄。

按照历史进程,应该在南京北极阁拍摄1946年4月周恩来在梅园新村举行记者招待会。到了拍摄时才发现,这里光线不足,地方也不够宽敞。于是,拍摄地点就选在了跟梅园很接近的“宋子文公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期的布景、美工完成之后,就需要许多中外记者参与了。副导演在话剧团、歌舞团根本找不到合适人选。不是年龄不相称,就是气质不相符。

有意思的是,副导演到当地文化馆寻求帮助时发现,这里正在召开文化会议。参加会议的不是党校一把手,就是文化部门负责人,甚至还有大学教授,论气质、谈风度,完全符合记者的形象。不等会议结束,这批人就被动员来参加“记者招待会”了。

至于外国记者,则直动员了一批南京大学的外国留学生前来客串。

在拍摄李宗仁、白崇禧在南京宴请一场戏时,剧组实际上是在北京饭店进行拍摄。因为这里以前是外国大使馆,欧式建筑风格更加贴近剧情。

细心的观众甚至可以发现,满桌子摆的都正宗广西菜。因为李宗仁、白崇禧都是广西人,自然要按照他们的口味制作“电影道具”。

斯琴高娃饰演周总理身边的女战士,同样有着很多的戏份。这部电影中,斯琴高娃饰演的女战士很早就参加了革命,把孩子留给了当地的老乡抚养。到了我军解放南京之际,女战士随部队进城,在人群中见到自己的亲生儿子。

母子重逢,感人至深。这样的情景,就需要一个天真、可爱、活泼、机灵的小男孩。为了找到合适的小演员,副导演跑了很多地方才在长江路小学幼儿园中找到了一个六岁的孩子,小张悦。

当孩子被领到摄制组之后,他居然一点都不认生。在短短几天的拍摄时间中,就跟斯琴高娃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南京西康路拍摄我军进城,“母子相认”这场戏时,孩子叫着“妈妈,妈妈”扑进斯琴高娃怀中,这段戏就这么顺利地完成了。

四、铸就经典

电影《风雨下钟山》放映后,引发了巨大反响。这部电影的剧本更是直接影响了《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以及《开国大典》的创作。如果将这几部经典进行对比,大家甚至可以发现《开国大典》中的不少段落的台词和剧情几乎跟《风雨下钟山》一模一样。

说到剧本的创作,就不得不提到作家,艾煊。

1939年,艾煊加入新四军,不久后就成为抗大分校的教员。21岁那年,艾煊被调去做新闻记者。解放战争开始后,艾煊就以随军记者的身份,先后在涟水、鲁南、莱芜、孟良崮、淮海等战役中进行火线采访报道。

渡江战役开始之后,艾煊作为新华社三野总分社的战地记者,跟随大军胜利渡江。南京解放后,艾煊先后在《新华日报》和江苏省委宣传部工作。部队南下后,艾煊又参加了解放上海的战役,并持续奉献了一大批优秀的新闻稿件。

他亲身经历的那些战斗场面,那些浴血奋战的战斗经历,都成了艾煊的习作素材。他后来陆续写成了《内战战场见闻实录》、《朝鲜五十天》、《战斗在长江三角洲》以及长篇小说《大江风雷》。

导演袁先同样参加过解放战争,他很早就有拍摄一部反映解放战争电影的愿望。1982年4月21日,《风雨下钟山》在长江上进行实地拍摄。历史上的1949年4月21日,我大军开始横渡长江,4月24日凌晨,解放军进入“南京总统府”。

《风雨下钟山》,获得了文化部1982年优秀影片奖,1983年第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化妆奖、最佳烟火奖。为后来的《大决战》系列、《大转折》系列,以及《开国大典》拍摄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