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常讨论利他和利己,而很少人认识到,利他也可能是一种病态的。 何为 “病态的利他主义”(Pathological altruism)?即本想为他人谋福利,反而给对方造成伤害,也给自己造成伤害。

利他是一种边缘状态

当人认为自己可以拯救世界、帮助他人时,有可能是出于善意,也有可能是出于傲慢,或者二者兼而有之。最简单的是很多越俎代庖的行为,比如,“有一种冷,是你妈觉得你冷”;再比如,强行搀扶老人过街,而老人并不觉得自己老到需要搀扶。

拯救他人,没有看起来那么容易,要尊重和正视另一类行为、文化的根源和成因,真正去倾听,常常保持审慎并秉持尊重,这恐怕是保持“健康的利他”的唯一路径。

当人把自己看成拯救弱者、解决问题和帮助他人的人时,会助长人潜在的权力倾向,让人变得妄自尊大、自恋,有时候是一种自我欺骗,甚至还会打着高尚的旗号做欺骗的事。 很多违反道德的行为,都源于自我欺骗,比如,小偷会说服自己相信偷窃行为是为了劫富济贫。

那么,怎样的利他行为才是健康的?怎样的利他行为会伤害别人和自己?

一行禅师的学生琼.哈利法克斯(Joan Halifax)在《美德反思(Standing at the edge)》一书中提出:利他主义其实是一种边缘状态,处于高耸悬崖的窄窄边缘,一不小心,它可能就在我们脚下坍塌。

利他主义不同于一般的慷慨,它需要自我牺牲或者冒实实在在的风险。利他主义,通常需要以我们自身的时间、情感,甚至健康作为代价和风险,来改善他人的福祉。但是,一旦我们缺乏耐心,让解决问题的焦虑心情占了上风,会很容易失去立足点,导致在利他的边缘坠落,事与愿违。而当我们以损害自身的方式为他人提供帮助时,很可能无意中也会伤害那些我们试图帮助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拯救”的妄想之路

只要是有同理心的人,都会有利他的冲动。当我们因帮助他人而获得社会认同时,会导致人对“好人”身份的执念。而当我们把利他、行善当作认可自我、提升自我的一种方式时,它很容易变成一个陷阱。而时常地感恩和谦逊自省,会有助于降低我们对获得他人认同和欣赏的需求和渴望。

卡西.摩尔(Cassie Moore)将走入歧途的病态利他称作“帮助的妄想之路”,提醒我们需要勇敢的洞察,才能将一个人导向善和慈悲之境。

非常令人意外的是,帮助、解决问题和拯救,竟然是不健康的利他主义的源头。当你想帮助他人时,经常下意识地将对方视为值得怜悯的“另类”,本身就暗含着一种不易觉察的不尊重和缺乏平视。 而只有当你意识到自己在整个庞大的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其实很小时,才有可能超越这种病态的利他主义,转为慈悲之举。

当你想帮助别人,想跳进去解决问题、拯救他人时,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很强大、很聪明,对方很脆弱、很愚笨,有一种居高临下和自己未察觉的傲慢,可能会不经意地从他人那里拿走更多的东西,比如削弱他们的自尊,剥夺他们的价值感,以及人格的完整性。 而其实,恰恰是那些总以居高临下态度示人的人,才更缺乏自尊。将“拯救”换成“服务”,才能将人从行善的诱惑中拉开,远离“帮助、拯救”的妄想之路,避免病态的利他。

健康的利他,是一种联结、关心、包容,自觉地辨出那些伪装成善举的危险,并专注当下,磨炼必要的能力。别以“帮助”的名义剥夺他人的自主权,才能让我们远离病态的利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利他的修习原则

那你肯定会问:那难道看到弱者就不伸手相助吗?当然不是。最勇敢的利他主义要秉持三项原则:

第一,不知道。

抛弃我们对自我和世界的固定想法、刻板印象,保持开放心态,而不急于下结论和贸然行事。人,总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要自觉地认识到他人的惨痛经历,并非他人不如我们,常常只是我们比他们幸运。

第二,见证。

当我们与他人的苦难同行时,体现出镇定和慈悲是很必要的。“见证”,并不是要求我们做一个袖手旁观者,而是要把自己放在关系中,停下脚步,心平气和,给自己一些时间去释放自己,才有勇气与当事人一起面对整个灾难。

第三,慈悲行动。

当需要采取慈悲行动时,平心静气地秉持“不知道”和“见证”这两条原则,才能帮助我们辨识哪种行动最适合当前的境况,什么时候清静无为可能才是最慈悲的反应。

自恋、自欺以及对外界认可的执念,都是利他的阴影。修习上述三条原则,可以帮助我们看清自己的精神自恋、自我欺骗,以及对他人认可、承认的需要。 有助于避免我们无意识的物化他人,让他人成了我们权力和怜悯心的对象,助长病态的利他行为,为我们提供身心灵的“压舱石”,防止诱惑和执念把我们拖离利他的边缘,落入自私的深渊。

1. 《美德反思》,琼.哈利法克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

2. 《行善的诱惑》,彼得.德鲁克,东方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