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创新创业学院开拓进取,踔厉奋发,坚持以“五聚焦五着力”工作新模式,全力为广大青年学子创新创业保驾护航。

  一、聚焦创业工作机制,着力打造双创工作新格局

创新创业学院在长期的双创工作实践中,探索形成了以创新创业新业态为引领,以实施全方位创新创业提升工程为核心的“1·2·4”塔式创新创业工作格局。1·2·4即:“1”是一个中心:以“核心素养”培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工作中心;“2”是两个原则:坚持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实践教学为重点”的工作原则;“4”是四个融合:促进专创融合、赛课融合、产教融合、校企融合。实践中,创新创业学院以协同共建为机制,打造开放共享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以产教融合为依托,建设“政企行校”协同育人双创导师队伍;以高教改革为契机,将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创新创业的平台,通过与企业、政府等多方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育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聚焦创业意识培训,着力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学院立足实际,积极对接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大力开展SYB创业意识培训,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双创能力和水平。2023年,由于三年疫情影响,各行各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政府创业政策都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面对这种情况,学院克服等靠要等消极思想,积极主动开拓工作,与归属地天桥区人社局协调,争取了1200名创业有偿培训名额,并于10月底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培训任务,该年度创业意识培训参与学生共计1336人,经考试合格1278人,合格率95.6%。为顺应时代发展趋势,鼓励学生创新创业,举办了五期创新创业沙龙讲座,参加师生500余人。同时与新未来在线教育集团、全国产教联盟创新创业创造委员会联合举办了第一期创新创业先锋班网上培训班,涉及师生100余人,提高了学生创新创业核心素养,强化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为学生走向社会、走向职场、自主创业奠定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聚焦创业大赛实战,着力营造学生创新创业氛围

组织大赛,参与大赛是创新创业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更好的贯彻以赛促教、以赛促创,达到赛、教、创全面发展,融合共进的目标,根据学校实际,以及大赛承办方的办赛要求,截止到2023年12月底,学院共组织了10种15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与学生近4000人,获得国家级奖项2项,省部级奖项5项,市级奖项5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聚焦创业平台建设,着力助推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为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学校努力打造“竞赛驱动+技能培训+实践训练+论坛交流+基地孵化”五位联动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助推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健康发展。一是完善“校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四级赛事;二是树立“齐鲁训练营”和“红色筑梦之旅训练营”品牌活动,通过参加训练营进修学习和交流考察,使同学们不断强化创新意识、提高战略思维、锻造优秀品行。三是明确“校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四级实践训练项目,以各级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项目和创业大赛等为抓手,多形式训练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 培育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四是开展“创业大讲堂”和“创业沙龙”等双创文化交流,重点培养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五是充分整合和依托校内场地资源,成立以实训室为主的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学创空间。同时,创新创业学院先后与阿里巴巴国际站、京东物流、瑞丽集团、威海华田孵化器达成了合作项目,与阿里巴巴国际站建设跨境电商创业扶持项目合作,与京东物流达成京东校园实践中心项目合作,与瑞丽集团达成抖音电商达人培养计划项目,与威海华田孵化器达成共同培育孵化大学生创业项目。其中,京东校园实践中心已在校注册正式运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聚焦双创服务社会,着力提升学院双创品牌

创新创业学院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立足地方、服务社会经济的宗旨,致力于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在2023年,学院凭借其良好的社会声誉和优秀的办学条件,获得了多项培训资质,包括济南市创业培训机构、威海市创业培训机构以及山东省、威海市、济南市退役军人创业定点培训单位等五块培训资质。这些资质的获得,使学院具备了同时服务地方和军队的能力,进一步扩大了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和服务范围。下一步,创新创业学院将继续坚持以创新创业建设为引领,深化教育改革,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