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详询公众号【海岛林哥】

一、学历落户,这里分为好几种

1、本科及全日制大专

需求的资料主要有:身份证、户口本、毕业证书、学信网查询记录(注册报告和电子注册备案表)、本人的一寸照片2张、3年劳动合同

2、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一. 学历落户类

以50周岁划分为两种条件

1. 年龄在50周岁以下(含50周岁),需具有普通全日制大专或本科学历,

2.年龄在50周岁以上,需具有研究生或以上学历。

需准备材料为:

1.身份证(原件);

2.户口本(原件);

3.毕业证书(原件);如有遗失等情况,可以在学信网上打印学历报告并提供遗失声明;【国外学历本科及以上。需提供国外学位证书,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海南自贸港的大力建设让我们看到了海南的未来发展前景。2025年的全岛封关运作,是对我们海南人的鼓舞,也是每个人的机遇。在这片天堂般的土地上,阳光、沙滩、蔚蓝大海和清新空气,构成了无比美妙的自然画卷。海南自贸港将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投资者涌入,将助推自贸港的腾飞,使世人刮目相看。

海南人才落户政策又一次放开年龄限制

1、全日制大专的年龄由原来的40岁,放宽到了现在的50周岁;

2、全是本科、脱产本科的年龄,也由原来的40周岁放宽到了现在的50周岁;

3、985/211双一流大学本科毕业,硕士研究生、羊士研究生的年龄,从原来的55周岁放宽到了现在的60周岁;

4、中级职称及二级技师的年龄由原来的40周岁,放宽到了现在的50周岁以内;高级职称及一级技的年龄,由原来的55周岁,放宽到了现在的60周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历落户需要的材料有:
需准备材料为:
1.身份证(原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户口本(原件);
3.毕业证书(原件);如有遗失等情况,可以在学信网上打印学历报告并提供遗失声明;【国外学历本科及以上。需提供国外学位证书,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4.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学信网打印);
5.3年以上劳务合同;社保清单

申请落户要提交哪些材料?

这里参考2017年7月26日发布的《海南省人民关于印发海南省引进人才落户实施办法的通知》(琼府〔2017〕66号)文件,不同类型的人才,申请落户要提交的材料不同。

(1)按本省有关规定认定的高层次人才:提交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高层次人才认定材料。

(2)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人才,具有高级技术资格、高级职业资格的人才,教育部“985工程”“211工程”高校本科应届毕业生:提交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或技术职称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

(3)上年度工资性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且年缴纳个人所得税达到5万元以上得来本省就业人才:提交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上年度工资性收入证明资料及缴纳个人所得税凭证。

2018年海南岛限购以后,海南落户政策不断的调整。这次为了更快的推进海南自贸港的建设,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海南人才引进落户放宽年龄了。

不过普通落户的就没有那么爽了,还是执行原政策,女40岁,男士50岁,没有什么变化。你如果之前因为年龄的问题卡住了,没能够顺利的办理这个海南人才引进,现在真的是个好机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二、最新海南人才落户需要什么条件?

海南落户政策分为引进人才落户和普通落户,属于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才或者中级以上职称可以人才落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贸港建设正在中国最南端这片热土上如火如荼推进,海口新海港和南港“二线口岸”(货运)集中查验场所建设项目进入全面冲刺阶段,环岛旅游公路顺利通车,乐东普盛国家级海洋牧场产品加工园落成,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海底数据中心海南示范开发项目一期宣告竣工……自然资源要素精准保障下的海南自贸港重大项目正在加速推进。海南省自规厅正对标中央及海南省重大部署,将持续增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能力,确保重大项目落地加快建设,为海南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加速推进封关运作项目建设

近日,在海口市西海岸,海口新海港和南港“二线口岸”(货运)集中查验场所、新海港片区“二线口岸”集中查验场所附属专用通道、海南综合型寄递物流监管中心、海口南港“二线口岸”(普铁旅客)查验设施、海口南站铁路货列查验区5个封关建设项目集中于此,工人施工热火朝天,车辆穿梭往来不停。

海口新海港和南港“二线口岸”(货运)集中查验场所是目前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建设项目中最大的基础性工程,总建筑面积约23.37万平方米,建成后将大幅提高海南自贸港车辆、货物进出效率及服务质量,届时将实现每年172万辆次离岛货车、4400万吨离岛货物的查验任务。

“截至目前项目已经完成主体工程施工,正在进行室内装饰装修和外立面装修,以及室外配套工程施工。”项目施工方中铁广州局集团海口新海港和南港“二线口岸”(货运)集中查验场所建设项目总工程师李钦臣说,为保障工期节点,项目投入近2000名工人。

封关运作是海南自贸港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系统工程,也是全面实现“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进出口管理制度的重要标志。为确保封关项目建设顺利推进,自规部门加强运作项目规划和土地要素保障,切实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实际困难。

新海港和南港“二线口岸”(货运)集中查验场所建设规模大,相当于33个标准足球场;难度高,属于超高工程结构。李钦臣说,开工前还面临供地、排水等土地问题,海口市自规部门在办理开工手续等一系列方面为其提供便利,并且针对项目个别位置的用地争端,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合力解决。

海口市规划编制审查办公室副主任张继敏表示,该部门积极协调对接海口综合保税区、海南铁路公司等业主单位,及时将项目建设方案纳入片区控规修编中,为封关项目建设提供规划依据。会同区政府完成了447.57亩用地农转用和土地征收报批,优先保障425亩建设用地计划指标,采取异地购买的方式落实59.68亩耕地占补指标。

目前,海口新海港和南港“二线口岸”(货运)集中查验场所和海南综合型寄递物流监管中心总用地面积803.5亩,已完成供地571.11亩;新海港片区“二线口岸”集中查验场所附属专用通道用地面积104.03亩,待收储入库后完善土地划拨手续;海口南港“二线口岸”(普铁旅客)查验设施、海口南站铁路货列查验区总用地面积210.65亩,已明确置换用地选址待征收入库后完善土地划拨手续。

与此同时,针对封关运作配套项目——7个反走私综合执法站,海口市自规局加快推进项目涉及的用地选址、规划调整、农转用和土地征收报批、土地供应等工作,优先保障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目前6个反走私综合执法站已基本完成建设。

三亚市共有7个全岛封关运作建设项目,记者在三亚国际邮件快件跨境电商物流监管中心项目看到,现场施工已经完成,设备已经进场。“项目于2022年12月26日开工,去年11月28日完工。”三亚交投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三亚物流监管中心项目经理常健介绍,该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含建设场地处理、土建施工、海关智能云卡口系统、智能查验分拣线系统、辅助查验设施设备及配套信息化系统、软件平台等。目前现场有8条查验线,下一步将按照部署要求开展压力测试工作。常健说,封关项目的按时完工,离不开自规部门的有力保障。据悉,三亚市创新采用“先租后让”的供地举措,保障封关项目按节点推进。

三亚市自规局权益科工作人员任飞阳表示,“先租后让”是指土地出让人设定一定的租赁年限,通过公开的程序确定土地使用权人,土地使用权人进行项目开发建设和运营。租赁期满后并达到产业准入协议的履约条件,再通过协议出让方式,办理用地手续的一种供应的方式。“采取这种方式后,我们按照每年5%的比例向业主方收取租金,5年租赁期只需付25%的成交总价款,大大节省了企业成本。”

助力涉海项目更深更远

日前,在海南陵水的深蓝海面上,重达1300吨的海底数据中心核心装备——海底数据舱,在大型海上吊装船的投放作业下,徐徐下沉。经过3个多小时,海底数据舱到达海底35米深的预定位置,与底座对接成功,并完成调试。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海底数据中心海南示范开发项目一期宣告竣工。中国电信、阿里云等已签约达成合作。

而在2022年6月,海兰云(海南)数据中心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诗桦很是担心项目进度。“我们是一个‘以海定地’项目,涉及海域和陆地使用审批环节,非常担心审批慢影响项目进度。”

然而,在海域使用保障方面,自规部门的快速高效打消了她这一疑虑。短短5个月内,该项目完成选址、土地和海域使用权审批等要素保障前期工作,在2022年底实现项目首期部分投产。2023年3月,海南省自规厅印发《关于推进海域使用权立体分层设权的通知(试行)》,明确立体分层设权用海,这让该项目的二期建设也提上了议程。

“立体用海权明确后,我们二期项目启动指日可待,建设内容将包括网箱养殖、海洋文旅综合体、海上风电等,构建‘底数中旅上风光’立体用海新业态。”王诗桦说。

陵水黎族自治县自规局局长苏军说,海南海底数据中心项目利用丰富的海洋资源,解决陆上数据中心能耗高、消耗淡水等问题,并可以与海洋可再生能源相结合。

从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龙栖湾向外约8海里,可以看到“普盛海洋牧场3号”如同一艘白色邮轮泊在蔚蓝色的大海之中。这是一座半潜式抗风浪绿色智能养殖休闲旅游平台,也是海南探索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的“试验田”之一。海洋牧场陆域配套地块位于乐东县千家镇千家产业园,面积共计206亩。

去年3月,海南出台17条举措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渔业“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闲渔业走”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水产种业、深远海养殖等,支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海南乐东龙栖湾普盛海洋牧场现已上榜农业农村部公布的第8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名单。

为此,海南自规系统在全国率先出台支持海洋渔业、海洋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用海保障政策,解决“用海难用海贵”的问题。协调解决7个海上风电示范、试验项目用海手续。试点开展“标准海”制度,在全省范围推动“净海”出让。2023年全省新审批海域使用权2712公顷,征收海域使用金3.6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0.19%、186.38%。

从源头上确保重大项目投产见效

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去年底正式全线通车,沿途经过9类84段景观区域,将环岛高铁、高速公路、国省干线等有机衔接,初步形成一条串联全岛众多美景的“珍珠项链”,共同构建起“快进慢游”的旅游交通体系。

环岛旅游公路一期开放3个驿站,分别位于乐东黎族自治县和儋州市,“莺歌踏浪”驿站打造海盐文化体验地,“火山海岸”打造火山地质探险研学胜地,“儋耳追光”驿站将摩旅文化融入渔村民俗、海上观光和海滨运动等,打造海洋文化体验。

“2022年6月,我们开始着手驿站规划编制、土地征收、农转用审批、挂牌出让等系列工作,在145天内完成了这些前期工作,让‘莺歌踏浪’驿站成为海南省环岛旅游公路首批开工的驿站。”乐东黎族自治县自规局副局长肖潇说,当时为解决驿站要素保障工作的难点堵点问题,工作专班每周至少召开一次调度会,严格按照驿站规划设计和要素保障倒排工期表推动各项工作,确保项目顺利落地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