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古偶爱好者真是连受打击。

先是搜狐在一篇业内采访中说:

“没有任何特点,各方面都很平庸的艺人,最好的容身之处就是仙侠剧。”

这篇文章说出了一个大家早已心照不宣的事实:仙侠古偶是目前最能吸粉的剧种,可是一旦靠仙侠古偶成为流量,那么这个演员也往往就此定型,从此只能在古偶里打转,很难转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紧接着,制片人杨晓培在《人物》采访里,说《梦中的那片海》《好事成双》是爆款,但同样由她担任制片的古偶,《千古玦尘》《且试天下》播出时是她的“至暗时刻”。

当然,这篇采访一出,又被网友群嘲了,毕竟,资深吃瓜群众哪个不知道,之所以是“至暗时刻”,更多还是因为当时她跟导演尹涛三三奔赴的“办公室恋情”被扒出来而已,然而,时机不是刚好赶上了么,于是就被好事的网友给凑成了“古偶致命四连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致命的当然还是腾讯老大马化腾,他在腾讯年会上点名表扬了《漫长的季节》《三体》《繁花》这三部剧,说是要集中资源做标杆,以前那些小杆子撑不起来,顶多当个电线杆贴广告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他也没有特意说古偶如何如何,更没有说那些小杆子就是指古偶,但在一众古偶爱好者看来,无视就是鄙视,去年腾讯独播的古偶《长相思》明明播得也很好,甚至不提口碑单看数据,比被表扬的某些剧还要好呢,怎么反而被无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谁不知道腾讯视频近年来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就是S+古偶,因此马老大说的电线杆可不就是指古偶吗?(实际上我也不是很懂这主动对号入座的逻辑,但是没办法,破防的人之所以破防,常人总是难以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加上,同一天杨幂的《人物》采访也被放出来,一字一句都被放大解读,但,她说了一堆跟张黎合作的谍战剧《哈尔滨一九四四》,却只字不提她的另一部待播剧《狐妖小红娘·月红篇》,要知道,狐妖里她可是一番女主,哈尔滨里虽然也是女主,但却是二番女反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便如此,她愿意在采访里讲的还是哈尔滨,毕竟,跟大导合作非古偶剧,有更多东西可讲,而且讲出来有面子,能让大家看到她努力转型做人民女演员的决心。

于是,让一些古偶爱好者的“致命四连击”就此达成,不理解,古偶怎么就成了鄙视链底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我也不太理解,因为,我虽然什么剧都看、从来都称不上是古偶爱好者,但也并未觉得剧种之间有高低贵贱之分。

甚至,有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都说演古偶的人,演不了“正剧”,可反过来,演“正剧”的人,也未必就能演古偶。

古偶是什么?

古偶是“古装偶像剧”,是偶像剧的一个分支,而偶像剧的定义是:

为迎合人们内心需求,运用紧凑、浪漫的故事情节;帅气美丽的男女主角为主体进行艺术表演的一种形式。

你瞧,对演员的要求就是“帅气美丽”。

所以,绝大多数正剧演员,从外形上就不符合偶像剧演员的要求,即便拥有“整容式演技”,硬要去演,也难免会被嘲丑男、嘲普女。

只不过,总演偶像剧,靠脸吃饭,千篇一律的剧情演来演去,演技就很难有磨练和提升,甚至连人设和造型都越来越千篇一律,从前大家嘲笑鞠婧祎妆容半永久,但是如今,诸如罗云熙、成毅、任嘉伦这些古偶太上皇,又哪个不是造型半永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样的人设造型,初看或许惊艳,再看只觉得无聊,虽然对演员来说是安全牌、舒适区,但对观众来说,难有新意。

就更别提,抛开精致的妆容和打光,本应帅气美丽的偶像剧男女主角,也并没有那么的帅气美丽,多年来在偶像剧里摸爬滚打的杨紫、白鹿、赵露思、虞书欣被豆瓣网友评为“四普”,成毅更是连续多年高票入选“豆瓣四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演技乏善可陈全靠人设,真的说颜值吧其实也没比正剧演员强多少,于是乎,这些演员转型困难,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只不过,靠着造型和人设,再普再丑也会拥有光环,于是在耽改、选秀都殉了的今天,古偶成为最急功近利的“造星利器”

籍籍无名的新人,靠一部古偶甚至古装小短剧就能拥有姓名、甚至爆出来,比如去年在《云之羽》里艳压张凌赫的丞磊,只是因为前一年在古装小短剧里《虚颜》被人看到,就成了郭敬明的男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转型失败的演员,正剧一部部地拍结果却越拍越糊,没关系,继续回来拍古偶就能续命,比如李现,即便刚火时那部《剑王朝》就已经让所有人认清了他不适合古装这一事实,依然毅然决然地回来给老同学杨紫当二番,只求让杨紫在拿手的古偶《国色芳华》中再带飞他一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哪怕是公认已经转型成功的赵丽颖,也不敢完全放弃古偶,还是要回来拍个《与凤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走得更加稳。

当古偶沦为捧人的工具,而不是被当应该认真对待的文艺作品时,不可避免就要走向衰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问题是,无人交付真心,工具人古偶又做错了什么呢?

古偶只是遇到了不合适的演员,遇到了不合适的导演和编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侠式微、仙侠崛起,按理说,如今的仙侠古偶本应是我们国家最有特色的剧种,一方面我们有其他国家都没有的好看的古装,另一方面,这类剧种中可以展现心怀天下的大国风范,是最好不过的文化输出。

可实际上呢,仙侠古偶自己把路走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往往只想着靠仙侠古偶中极致的爱恨和人设来吸粉的演员就不说了,纵观这几年来的仙侠古偶,不论是情节还是造型,都早已让人看腻了:《香蜜》火了,所有的仙侠女主就都要给男主捅刀,《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火了,大家就都一身白丧葬风,《长月烬明》火了,大家就都开始五颜六色花哨起来。

到处都是毫无诚意的跟风。

审美是中不中西不西的四不像,剧情翻来覆去总归是死去活来三板斧,人设不是疯批就是黑化的走极端,演技是仅粉丝可见需要加说明书的……

就更别提立意和情怀了。

以前的仙侠还知道牺牲自己拯救苍生,现在的神仙,侠都没了,只知道谈恋爱。

马化腾倒是想表扬《长相思》,表扬啥呢,区区四根,cp上长了一部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错的不是古偶,而是败坏了古偶名声、劣币驱逐良币、单方面代表了古偶的劣质古偶。

我不是不爱古偶,只是对这样几乎已经被劣质古偶包圆的古偶,实在爱不起来。

真正有追求的演员,自然也看不上这样的古偶,有机会都会去尝试其他题材,剩下的更只是一些没能力没追求的演员,日复一日地像流水线工人一样在横店这个大车间工作,于是,恶性循环,古偶更加被人看不上了。

作为受年轻人青睐的长青剧种,古偶一直都是适合造星的,初出茅庐的新鲜面孔,很容易便能借此崭露头角,有了一定名气和经验之后,再拓宽戏路、去尝试其他剧种,成为不被局限的合格演员。可是越来越多的明星,小富即安,没有门槛的劣质古偶拍上了瘾,越拍越懒、越拍越废,年轻的时候演古偶主角,老了以后就演古偶主角的爸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怪乎有网友总结说,咱们国产电影还没实现工业化,古偶倒是先实现了,批量流水线制作,仿佛复制黏贴的剧本和造型,演员永远是排列组合的那批人,一部接一部地拍,量变产生质变,拍得多了总有爆的,爆一部就狂割韭菜,马上收回成本,彻底沦为资本游戏。

其实,错的从来就不是某个题材某个剧种,只要用心,任何题材都能做出经典好剧。

如今大火的85花哪个不是古偶爆出来的,甚至《繁花》的男主胡歌,当年也是因为仙剑一炮走红,再往前,一夜之间火遍两岸三地的《还珠格格》,不也是古偶吗?

可是,谁敢说当年那些古偶质量不好、说自己看不上那批仙侠?

只不过,演古偶的、拍古偶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一代不如一代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初的那些古偶,是为了做剧,而不是捧人,认认真真做好剧了,剧爆了,都不用专门捧人,自然而然地也就爆了。

而如今呢,只为捧人,不在乎剧,本末倒置,硬生生毁掉了一个题材

古偶爱好者们与其破防、与其大骂马化腾,不如多骂一下如今的古偶从业者和古偶太上皇们,让他们少躺平多内卷,他们才是决定古偶质量、进而决定外界如何看待古偶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