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技行业发展月报

国内外科技行业发展动态

国外:

1.人类首次植入脑机接口芯片。1月29日,美国企业家马斯克旗下的脑机接口公司“神经连接”取得新进展:完成首例脑机接口设备人体移植。植入者恢复良好,而且已初步检测到了预想中的大脑神经元尖峰信号——这是将大脑指令传递到肢体的关键。

2.3D打印电子皮肤具有弯曲和感知能力。美国和印度科学家携手,利用具有可调谐电子和热生物传感能力的纳米工程水凝胶,借助3D打印技术,开发出一种新型电子皮肤。新皮肤可像人类皮肤一样弯曲、拉伸,并具有感知能力,有望应用于机器人、假肢、可穿戴设备、运动和健身、安全系统和人机交互等领域。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先进功能材料》杂志。

3.集成元件技术可用于人工神经网络。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神经形态工程中心团队宣布,他们开发出一种用于人工神经网络设备的集成元件技术。该技术可像搭“乐高”积木一样连接神经元和突触,从而构建大规模的人工神经网络硬件。该团队使用hBN制造垂直堆叠的忆阻器器件。hBN是一种有利于实现高集成度和超低功耗的二维材料,可展示生物神经元和突触的特征。团队设计了相同材料和相同结构的人工神经元和突触器件,与传统基于硅CMOS的人工神经模仿器件的复杂结构不同,新开发的器件确保了易处理性和网络可扩展性,为大规模人工神经网络硬件的开发铺平了道路。

4.英伟达推出三款用于AI个人电脑的新芯片。在本届CES(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消费电子展览会)上,英伟达推出了三款用于人工智能个人电脑的新芯片,这将让游戏玩家、设计师和其他电脑用户在个人电脑上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而无需依赖通过互联网访问的远程服务。

5.科研人员开发出物理智能控制的新型软体机器人。继螺丝粉机器人后,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机械航空系副教授尹杰团队最近研发出一种能像轮胎一样滚动、像陀螺一样旋转、像卫星一样绕轨道运行的新型软体机器人。1月8日,该研究论文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我们这款软体机器人由带状液晶弹性体制成,像麻花一样扭曲,把两端粘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类似手镯的圆环。当它被放置在55摄氏度的表面上时,就会自主的产生滚动,表面温度越高,机器人滚动的速度就越快。”论文通讯作者尹杰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介绍。

国内:

1.百川智能发布超千亿大模型Baichuan 3。1月29日,百川智能发布超千亿参数的大语言模型Baichuan 3。据介绍,百川智能在Baichuan 3训练过程中提出了“动态数据选择”、“重要度保持”以及“异步 CheckPoint 存储” 等多种技术手段及方案,稳定训练时间达到一个月以上,故障恢复时间不超过10分钟。百川智能表示,Baichuan 3还突破 “迭代式强化学习” 技术,进一步提升了语义理解和生成能力,在诗词创作的格式、韵律、表意等方面进行了提升,对于宋词这种格式多变,结构深细、韵律丰富的高难度文体,生成的内容亦能工整对仗、韵脚和谐,让每个人都能创作出咏物、寄思的五言律诗、七言绝句,写下的言志、抒情的 “沁园春”、“定风波”。

2.腾讯发布影响2024年的十大科技应用趋势。本月腾讯研究院发布了影响2024年的十大科技应用趋势。这些趋势涵盖了智能科技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包括计算领域的高性能计算、量子计算、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的融合;人工智能领域的通用人工智能、多模态大模型、AI 智能体和 AI 治理;机器人领域的机器人智能化和灵巧手的进化;以及基因计算领域的基因组学与人工智能的结合。

3.智谱AI推出国产大模型GLM-4。1月16日,智谱AI在首届技术开放日正式发布新的基座大模型GLM-4。智谱AI的CEO张鹏介绍,GLM-4 的整体性能相比上一代大幅提升,逼近GPT-4。它可以支持更长的上下文,具备更强的多模态能力。同时,它的推理速度更快,支持更高的并发,大大降低推理成本。

4.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6日上线运行。1 月 6 日上午 9 时,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在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正式上线运行。该量子计算机搭载 72 位自主超导量子芯片“悟空芯”,是目前中国最先进的可编程、可交付超导量子计算机。超导量子计算机是基于超导电路量子芯片的量子计算机。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孔伟成博士介绍,“本源悟空”匹配了本源第三代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本源天机”,在国内首次真正落地了量子芯片的批量自动化测试,量子计算机的整机运行效率提升了数十倍。

5.高德地图与荣耀深化战略合作,共建智慧服务生态。1月10日-11日,荣耀召开MagicOS 8.0发布会及开发者大会,发布全新产品以及荣耀自研端侧7B大模型“魔法大模型”并颁发相关奖项,高德地图荣获“最佳创新奖 荣耀LBS位置服务合作供应商”。去年1月,高德地图与荣耀正式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在地图服务、服务找人、出行创新等领域展开了深入合作,共同构建智慧服务新生态。未来,高德地图将进一步开放时空互联网底座能力,持续与各行业的产业伙伴进行合作。

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所动态

1.首例无线微创脑机接口临床试验。2024年1月29日,清华大学医学院洪波教授联合团队召开临床试验阶段总结会,宣布首例患者脑机接口康复取得突破性进展。2023年10月24日,清华大学医学院洪波教授带领团队设计研发的无线微创植入脑机接口NEO(Neural Electronic Opportunity),在宣武医院成功进行首例临床植入试验。宣武医院赵国光院长、单永治主任团队主持手术规划及植入手术。

2.固态量子光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近日,中山大学教授王雪华/刘进团队与合作者,在固态量子光学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超快脉冲激光驱动下的固态二能级辐射子动态共振荧光光谱的实验测量和按需调控。相关研究发表于《自然-光子学》。二能级辐射子的共振荧光是量子光学理论与实验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在现代光量子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3.我国科学家提出解决信号传输中光学损耗问题的新方案。极化激元材料在实现超紧凑和高速光学器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可以显著提升信息处理能力,为集成光子器件的研发开辟了新路径。近年来,香港大学和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科研人员密切合作,提出了一种解决信号传输中光学损耗问题的新方案。该方案已在提升极化激元超透镜成像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他们还成功实现极化激元波导器件中信号传输的损耗补偿。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材料》杂志。

4.我国学者首次利用AI方法准确模拟蛋白质“光学指纹”。安徽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叶盛教授、孙长银教授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江俊教授等合作,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利用人工智能、分子动力学模拟和量子化学理论计算方法,高效准确地模拟了完整真实蛋白质的Amide Ⅱ区域红外光谱,为蛋白质的氢键动态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技术支持。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美国化学会志》上。

行业相关报告通知

1.工信部就《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公开征求意见。

1月17日,工信部就《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到,到2026年,共性关键技术和应用开发类计划项目形成标准成果的比例达到60%以上,标准与产业科技创新的联动水平持续提升。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0项以上,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快形成。开展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的企业超过1000家,标准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成效更加凸显。参与制定国际标准20项以上,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全球化发展。

2.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

《行动计划》以推动数据要素高水平应用为主线,以推进数据要素协同优化、复用增效、融合创新作用发挥为重点,强化场景需求牵引,带动数据要素高质量供给、合规高效流通,培育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充分实现数据要素价值,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行动计划》强调坚持需求牵引、注重实效,试点先行、重点突破,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开放融合、安全有序等4方面基本原则,明确了到2026年底的工作目标。

3.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国未来产业技术创新、产业培育、安全治理等全面发展,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规模稳步提升。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孵化器和先导区,突破百项前沿关键核心技术,形成百项标志性产品,初步形成符合我国实际的未来产业发展模式。到2027年,未来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部分领域实现全球引领。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得到普遍应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成为世界未来产业重要策源地。《意见》从全面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打造标志性产品、壮大产业主体、丰富应用场景、优化产业支撑体系六个方面规划重点任务。

陕西省科技工作动态(部分)

1.省科技厅召开秦创原建设工作座谈会。

2.省科技厅赴西咸新区调研秦创原未来产业创新聚集区培育建设工作。

3.省技术转移中心组织召开技术经理人体系建设工作研讨会。

4.省委科技工委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及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各市县科技工作动态(部分)

1.延安市科技局召开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座谈会。

2.安康市44个项目获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立项。

3.渭南市出台《打造秦创原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先行区的实施方案》。

4.铜川市科技局赴西安交通大学对接试验区中试基地建设工作。

5.商洛新增两家省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6.秦创原空天动力基金发布暨项目签约仪式举行。

以上内容来自各行业信息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仅做分享交流,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

蒜泥科技——前沿科技领域产业服务专家

向上滑动联系我们

市场&商务合作联系

入驻西咸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入驻苏州·中国声谷(西安)创新中心

入驻无锡高新区(西安)创新中心

入驻蒜泥空间

蒜泥空间·经开行政中心&秦汉创业中心

蒜泥空间&3W空间·经开凤城八路

蒜泥空间·高新创业咖啡街区

蒜泥空间·西部云谷

杭州智慧物联创新中心&蒜泥空间·中胜

加入蒜泥

蒜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蒜泥科技”)成立于2014年,致力于成为前沿科技领域产业服务专家。截至目前,蒜泥科技已构建起以西安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西咸新区人工智能行业协会、西电-蒜泥人工智能研究院为支撑的产业智库平台,集聚超200位科技领域产业专家,链接近240家产业生态合作伙伴,累计服务超过5000家科创项目和100家政企客户。

蒜泥,取自狻猊(suān ní)的谐音;

源自《山海经》,龙生九子,其一为“狻猊”,寓意着智慧和耐心。

加入蒜泥创力圈,获取更多资讯活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