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安徽淮南,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寿县古城。泗水环绕,拔地昂扬,每一块青砖都闪烁着青铜的光泽。拾级来到城墙上,呼啸的箭矢,奔腾的马蹄,都在金戈铁马中烟消云散。山水依旧,日月如梭。

喜欢安静的旅行者,一定不会错过寿县。有2000多年的建城史,历史上曾4次为都,10次为郡。它有很多名字,是《周生如故》里的寿阳城,是《星汉灿烂》里的寿春;它有很多历史,是淝水之战的主战场,是豆腐的发祥地,也是楚国最后一个都城。它是一个沉淀千年历史的宝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到这里的人,多是为了一座古城。和一些仿古建筑不同,它始建于北宋,比平遥古城还早了100年,四四方方,棋盘式布局,保存得非常完好,商业气息很弱。城里住的都是本地居民,在孔庙门口喝茶打牌,随便一位老人就能讲段文史故事。千家万户,依旧演绎着市井烟火。

每一个来到古城的人,都会先留意地上的砖——油亮光洁,像裹了一层包浆,昭示它的历史。日落时分,能看到光从门洞穿过,金光灿烂。绕城漫步,全长7公里,墙基以块石圈砌,中间夯以黏土,外壁包贴青砖,砖石之间以桐油、糯米汁拌和石灰浆填灌。有气势雄伟的四座城门,至今保存完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图:@陳同学_Cc;右图:@璟儿

随着汉服文化的兴起,这座古朴凝重的古城有了新的打开方式——战国袍拍摄。所谓战国袍,其实是一种上下连体的“深衣”,有宽大的袖口和修身的剪裁。每到入夜,城墙亮起灯光,明晦交替,穿一袭红色战国袍,奔跑在城墙之下,长风四起,蓦然回首,竟有一种难掩的“宿命感”。

@璟儿

这种难以言说的感触,也源于寿县承载的厚重历史与文化。这里曾为重兵把守之地,因此留下了诸多成语,堪称“典故之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留下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淮南王刘安编撰的《淮南子》里,有很多百姓耳熟能详的成语,诸如“当面鼓,对面锣”“人心不足蛇吞象”“三街六巷七十二拐子”,不胜枚举。

两千年来,因其作为江淮要塞,有着“金汤巩固”的美名。当代百姓对它的记忆,却与抵御洪水有关。1991年,我国华东地区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水淹到距城墙顶端只有一尺,城内百姓照常生活,淘米洗菜,仿佛无事发生,古城在被洪水围困50多天后,竟然自动解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陳同学_Cc

当时水位一度高过城门了,城内却安然无恙。当地人称其为“筛子地”,是指无论再大的雨水,到了这里都存不住。主要原因在于城内的月坝防洪系统。“月坝”现存二处,“崇墉障流”和“金汤鞏固”,排水功能神奇,平时城内雨水经涵洞排出城外,城外洪水来临,涵洞则自动关闭,即使水位高达城墙垛口,也不会倒灌。

寿县的美食之路,可以先从一碗淮南牛肉汤开始。这道特色小吃,一路红遍苏北豫鲁皖。美味未必在殿堂,有时是一家小店面,甚至一个小摊子,架着移动的锅炉。老板在勺里舀一点牛油辣椒,盛上汤,热汤把牛肉化开,搭配酥脆的烧饼,吃出一种焦香热辣的口感。

有时间、有胆气的人,待上两天,吃遍“四个城门”。北门有开了数十年的丁家馄饨、邮政储蓄旁的杨妈薯片;东门有一条小吃街,能吃到地道菜馆;西门的街道文化气息浓郁,在这里既有淮南牛肉汤,也有街角的包子、砂锅……如果时间紧张,那就精挑细选,吃几样来了就不可错过的必点美食。

寿州圆子

去年《狂飙》爆火之后,“高启强”张颂文一篇讲美食的微博被刷屏,让人知道了寿州圆子这道菜。有一晚上他收工后,在影棚附近看到一家徽味菜馆,上面有一道寿州圆子,凭直觉点了单,竟意外地好吃。“它的外皮是红薯粉,里面是面粉和肉丁混合鸡汁做的馅,好吃极了。”

寿县流传着“无圆不成席”的民俗。当地人的记忆里,寿州圆子必是不可缺少的存在。正宗做法是把馒头晒到半干,掰出碎屑,猪肉、猪油熬熟,用刀剁细加上葱蒜作料搅拌均匀,搓成团滚上绿豆粉面。做好的圆子光亮溜滑,引人垂涎。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会做,临走还要大包小包带走,在异地品尝家乡之味。

八公山豆腐宴

以豆腐宴为卖点的地方很多,但淮南寿县是不折不扣的豆腐发祥地。

相传淮南王刘安为求长生不老药,在八公山下用八公山泉水、黄豆和盐卤制作灵丹妙药,结果仙丹未得,却无意中发明了豆腐,称之为“八公山豆腐”。它晶莹剔透,清爽滑利,不散不碎。一顿豆腐宴,包含数种菜色。

想尝味豆腐宴的,可以试一下几道菜:清汤白玉饺,用水豆腐做皮,包裹鲜香的肉馅;鸡汁菊花盅,豆腐按十字花刀切细,倒入鸡汤;脆皮炸豆浆,口感类似炸鲜奶,气味更加清香。

寿州大救驾

“大救驾”的名字颇有传奇色彩。相传赵匡胤在攻打南唐时疲惫不堪,有个厨师用白面、白糖、猪油、青红丝等材料做了点心。赵匡胤品尝后觉酥脆甜香,食欲大增,“大救驾”由此得名。现在寿县的街头巷尾,大救驾被做成扁圆状的糕点,用油酥而做,形成了内外几十层酥脆的薄皮,馅中还有冰糖、菊脯核桃仁等衬料,吃起来脆而不硬,油而不腻。

寿县是楚文化的最后积淀地。楚国迁都寿春后,江汉文化与淮夷土著文化经过长期的碰撞、融合,最终形成了以寿春城为中心的特色鲜明的江淮楚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留下灿烂篇章。

安徽楚文化博物馆

@陳同学_Cc

步入位于淮南寿县的安徽楚文化博物馆,仿佛回到春秋战国,钟鼓铿锵、淮水汤汤。馆体设计参考了瓮城,整体方正,入口如瓮。这是中国唯一以“楚文化”命名的博物馆,也是收藏楚金币数量最多的博物馆。20世纪50年代至今,寿春城遗址及周边地区三次发现金币窖藏,总计195件、总重量近20千克,品种、数量为全国之最。此外春秋羊首铜尊、越王者旨於睗剑、北宋重佛舍利牡丹纹金棺等代表性藏品,也都非常值得一看。

报恩寺

@璟儿

报恩禅寺始建于唐朝,后期在拆除北宋危塔时发现过地宫,地宫内出土了珍贵的金银棺和舍利。报恩寺是典型的传统寺庙建筑,共有三进,从照壁开始从南到北依次是山门、大雄宝殿和毗卢阁。社交媒体上,报恩寺的两棵银杏树赫赫有名,种植于贞观九年,已千岁有余。一到深秋,满树黄叶飘零,让人感到报恩寺的幽静和神秘。

寿县孔庙

寿县孔庙是安徽省最大的孔庙,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古老孔庙之一。过状元桥,进入戟门,院内就是供奉孔子的大成殿,端庄朴素,让人陡生敬畏。每逢考试前,寿州的学生们都要来孔庙走一走状元桥,期许自己学业有成。殿前同样有两棵千年银杏,亮丽的色彩与古建筑交相辉映,像一幅瑰丽的油画。

正阳关

出寿县往南四十里,是水陆重镇正阳关。它别名“淮南古镇”,是中华八大关之一。和寿县古城比起来,显得小一些,没有人为开发修复的痕迹,依旧保留部分老街原貌。面对探访的游客,当地人见怪不怪,照样在城墙上晒着衣服,城墙脚下打着扑克,悠闲过着自己的生活。

至此,如果身上还有要事,

就可以继续前行。

回望寿县,

跟这座古朴又繁荣的古城告别,

也好像是在跟两千年的往事挥手。

此刻万家灯火,一眼千年。

策划 / 悦游编辑部

编辑 / Garcia

撰文 / 陈晶

图片提供 / 璟儿、陳同学_Cc、视觉中国

版式设计 / CNT ARTR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