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湖北省已进入2024年两会时间。1月30日,澎湃新闻从民进湖北省委获悉,在湖北省两会上,民进湖北省委提交了《关于湖北系统性“缺水”问题的建议》的提案。提案建议,在天然径流量衰减和用水需求增加双重压力下,控制水资源开发强度,全面提高节水意识。

提案提到,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境内江河纵横、湖泊众多,有“千湖之省”、“洪水走廊”之称,是三峡工程所在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区位、地貌与气侯特殊性决定了水生态问题敏感,对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且关系全国水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湖北省社会和生态用水需求与气象、资源、工程、水质四大缺水之间矛盾更显突出。

为此,提案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推进流域水量科学调度。按照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划分的流域片区开展用水量调查及水资源量、可用水量核算工作,科学确定水资源调度名录,开展重点流域水量调度,稳步推进重大引调水工程实施。优化水资源配置,构建以引江补汉及输水沿线补水、鄂北水资源配置二期等骨干调水工程为骨架,一江三河、鄂中、鄂东南、鄂东、荆南四河等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为补充的配置网络。

二是统筹多方用水需求,持续保障供水安全。保障供水安全和重要河湖生态流量,守住水安全的第三道防线。结合《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落实保障生活、生产、生态等用水需求,坚守城乡供水保证率,确保城市备用水源保障,并进一步明确细化灌区农业灌溉供水保证率和重要河湖基本生态流量(水位)保证率。以三峡、丹江口水库等水源区为重点,开展水源涵养和库滨带系统治理。

三是加强水环境问题治理,提升水资源监管能力。如:推进环保督察、污染防治攻坚战、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等多项涉水整改及监管任务;。全面推进河湖生态环境复苏,促进人水和谐共生。科学实施江河湖生态环境修复项目。

四是控制水资源开发强度,全面提高节水意识。在天然径流量衰减和用水需求增加双重压力下,需要加强对区域性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的深入论证。全面落实“四水四定”,加强部门与跨市县区之间的统筹协调,建立完善一、二级流域组织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