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帖子,网友发帖称,“山东人,985硕,秋招签了互联网大厂。现在放假回家,被我妈天天嫌弃是破企业,说不如在山东考个事业编,觉得我的工作低人一等。

我比其他同龄人早找好了工作,签了offer,没有看到喜悦的笑脸,只有无尽的担忧,就因为我找的不是编制的工作。

第一次这么恨自己是山东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友回复,985硕士该找个国企,私企应届被裁就知道后悔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都说山东人对事业编是执念最深的,看来果不其然啊!“宋江当年的终极目标,不过是被招安进编制”

在现代社会的舞台上,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找和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向,有的人更青睐于名企,有的人则认为编制工作稳定又有保障。

这位母亲的出发点肯定是希望孩子稳定,安心。事业编制在国内有着相当高的地位和相对的稳定性,因此母亲会觉得,比起互联网大厂,事业编制更能保证孩子未来的安稳。

其实我身边正好有例子对比,走私企打工的路和走事业编制的路的区别。其实说实话,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两条路都没有那么容易。

我有好几个朋友都走的事业编。有211毕业的,也有普通二本毕业的。也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大体的路径基本上是考上沿海省的中小城市的公务员。核心城市的公务员基本是没有机会的。

收入方面混个几年后基本稳定在30多万。虽然在不同的城市和岗位,但大体上差不多。然后就是还有不错的公积金。

工作强度上个别还是比较轻松的。而大多数情况下是干基层的活,也很累,忙的时候007也很正常。其实就是没有人脉关系,也是挺难的。比较大的好处就是稳定。

圈子里的互联网打工仔就更多了。工作强度就不用说了,996都那样。收入方面,少数人能踩到风口起飞,一波股票期权,直接财务自由,不过大多少数还是在大厂当牛马,薪资也比较高,基本上都能在北上广买房落户。

缺点就是不稳定,可能35岁之后就永久失业了,没有大厂要了,当然也不是35岁之后就真的无路可走了,朋友里也有35岁以上还在干程序员的,也有做餐饮开了七八家店的,也有专注投资的。有一定积蓄,控制好负债的前提下还是有很多项目可以搞的。

总的来说,人生的容错率其实挺高的,没有哪一条路是万金油。也没有那一条路永远是死胡同。最重要的是你的人生你想怎么活?

坚持自己的人生观,去找寻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不论别人怎么看,只要你觉得好,就去追求。人生短暂,何必活在别人的期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