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好吧,跟你们讲讲歼20的传说
歼20曾经是中国21世纪初(即歼10列装之后)立项的,对标美帝F22的第四代战斗机(西方叫第五代),这一点现在大家都知道了,不过他的首飞之快,研制时间之短,零事故率都创造了航空界的历史。自2011年首飞,2017年批装列装以来,已经成为了我国的绝对一线主力战机,目前最新批次已经换装了带有夭量推力的中国的WS-15发动机,整个动力已经完全超过了当年的F22战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歼20独一无二气动外形设计是在歼10抬式布局的基础上,融合了FC-1的无附面进气道技术,全动垂尾翼技术的超级进化版,这在整个飞机航空领域是独一档,多个翼面的不同整合,虽然会赋予歼20超乎常规布局战机难以想像的超机动能力,但是也对飞控提出了绝高的要求,歼20从首飞到现在,从未出现过哪怕一起战机事故来看,这套独有的飞控体系对歼20的稳定性意义非凡,美帝从10余年起就一直紧盯歼20的变态的飞控体系(他们才是窃取机器技术,山寨的老祖宗),但是至今为止,这项绝密飞控程序仍然没有被美帝获取哪怕一丁点信息(据说曾经美帝拿到过参与10号工程的部分软件信息,但是在带出之后,美帝发现他们拿到的软件已经被破坏,被策反的工程师也死于一起意外的车祸),可以这么讲如果当年美帝在发动机上曾遥遥领先世界,那么中国就是在飞控领域上是世界独成一档。
歼20的抬式布局(也俗称鸭式布局)至所以之前一直被现代战机设计都束之高阁,主要是它是一对矛盾体,抬式布局的作用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前翼与主翼联动后,形成正相关,那么就会让战机产生正升力,提高战机起飞以及让战机在亚音速时获得超强的机动能力。
这一点法国的阵风就是代表,他的鸭翼与主翼设计地十分接近,主要是为了形成联动正升力,所以阵风也叫近距藕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如果战机进入超音速状态,在突破音障时,战机的整个重心会发生偏移,这时就需要的是鸭翼进行配平,以实现强悍的超音速状态下的机动(而不是亚音速状态下的机动)
这个代表作就是英国的台风,注意下图同样是鸭式布局,台风的前翼与主翼离得很远(无法联动产生正升力),原因就在于台风要的是超音速下的完全配平,他的鸭翼是为配平使用的,强调的是超音速下的高机动稳定性,所以台风也叫远距藕合,因此所谓的欧洲双风,他们虽然都是鸭式布局,但实际上他们的侧重点是完全不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一个近乎博导论文的问题来了,近距藕合可以让战机获得极大的正升力收益,让战机在亚音速状态下获得超机动,但是一旦进入超音速状态,此时鸭翼就废了,而如果搞远距藕合,则战机可以获得超音速状态的高G能力-完成配平,但是亚音速又废了,于是你看到了台风战机为了能获得一定的亚音速机动力,英国佬们粗暴地在前后翼之间加了对扰流片,这样多少能获得点正升力的收益,但付出的代价就是战机整体不伦不类,呵呵,老外创新能力实在普通,要不是以前通过抢劫家底厚,同时当年满清搞精神文化禁锢,才让西方在近代完成了这种狼偷鼠窃的形为,真要拼纯技术是不行的。
所以当年美帝为什么说:鸭翼最好安装在敌方的飞机上的原因,现在大家明白了,这跟看热闹的看客们所想的什么破坏隐身根本无关,而是鸭翼是一对矛盾体,它只能满足一头,而四代机对速度的要求的就是亚音速格斗与超音速迅速接敌这两个领域都要同时达到绝强,前者利于战机直接狗斗与机动规避,后者利于极速拦截并为空空弹提供强劲的初速度,以提高命中率,增强边际射程。
美帝当年对鸭翼也进行了充分的验证,但结果他们认为由此带来的飞控的风险太大,鸭翼的收益让人难以抗拒,但是它产生的损失同样让人无法承受,因此他们选择了最安全的常规布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帝搞不定了,但并不代表我们新中国的设计者们搞不定,于是我们看到了歼10的(“全动鸭翼”+“中距耦合”+海鸥单反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意,歼10的主翼并不是平的,他有一个明显的上翻,这主要是为了配合全动鸭翼,当其略有下降时,满足他与主翼产生强劲正升力,从而让歼10获得了极强的亚音速机动,鸭翼上调,这时与主翼的联动就暂时“断开”进入超音速模式,自动重新对重心配平,无论是歼10还是歼20他的鸭翼比欧洲双风更大,正升力收益更强,这就是为什么歼10作为单发战机他的超机动性能如此变态的原因所在。
新中国的战机设计者们就是用这种方式把美帝认为的自相矛盾的鸭翼给玩活了,玩得连鸭翼他妈都不认得了(搞得美帝设计者们心惊肉跳现在也没整明白,呵呵,当然由此带来了飞控的极端复杂性也是惊人的(收益与成本是相关联的),所以中国的铁鸟飞控系统是如此地变态,以至于到现在美帝都无法窥见全貌,他没有中国变态的飞控系统,美帝就玩不出变态般的鸭翼气动布局,而我们的歼20就是要在歼10的基础上---变态+变态。
这就是为什么你们很多人在歼20准备起飞时发现他的全动翼面一旦全部运动起来,就像个变形金刚一样的原因所在,战机起飞前测试翼面,主要就是要看看战机在各种条件下飞控的稳定性。
雷达航电系统这一块一直是中国的强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歼20的航电已经不是秘密了,我们保留了无框式衔射平显,一体化触摸屏航电坐舱,整体式镀膜座舱盖,以及备份航电系统,再配合头盔自动瞄准系统,看哪打哪,这种布局已经把F22甩出了一个档位,F22还在用一平五下的三代航电(用按钮的),目前只有F35与我们有得一拼,有源相控阵雷达中国目前是最大的,它的机头也是最大,2000个T/R模块赋予了歼20近乎于小预警机的前向探测能力,超过了1800T/R的F22,以及1500T/R的苏57(苏57侧向雷达有补充)。从雷达系统你就可以看出这三种四代重型机的差距。中国明显脱先了。
机弹融合
目前歼20已经完全进入完全体,在战机的心脏、动力、雷达航电气动全部达到当年的设计指标后,那么剩下的就是空空弹的完全融入了。
目前给歼20的标准配置 就是4中2近,两枚近距格斗弹是最先进的带有红外成像头的PL-10(可以完全规避干扰弹的影响)4枚PL-15 150-200公里的有效射程(已接近冲压发动机的射程)足够可以对任何大型高价值目标,预警机,轰炸机进行有效拦射
歼20的近距格斗发射模式比F22有后发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PL-10所挂的发射架可以预先伸出后,可以像三代半战机一样临时外挂在机体外面,弹舱可以直接关闭,红外探头直接照射跟踪有效射击面极大。
而F22则是用了一个外延架斜伸,导致舱门关不了(在格斗弹打出去之前必须全程打开),这在格斗做超机动高G时是要严重破坏气动布局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俄的苏57也是舱门打开,然后挂架推出,但舱门同样无法关上,俄毛的风格还是那么粗暴,呵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说作为重型机,歼20空空弹偏少,目前只有4中2近的配备,其实这一点根本就不是个事,甚至不是问题,小国空军,哪怕是中型国家的空军,因为战机数量有限,所以他们一般喜欢战机多任务,也就是说一机多用,所以多带弹是中小空军的几乎是唯一选择,而对于大国空军,特别是中美俄三个超级军事大国来讲,战机都要数以千计的规模,这时要求的就是战机的专业性与性能突出性了,因为多带弹会影响制空型战机的推重比,从而影响空战结果。所以像苏57也是4+2
F22也不过是6+2,多了两枚,但是弹体缩小后,他的中远距拦射能力就不如我们的歼20 PL-15了,所以这就是你要单机火力猛还是单机命中距离远(高)的选择了。
目前中国歼20的数量已经轻松突破了200架的规模,已经有三个满编作战旅,一个作战旅32架战机,还有三个目前不满编的作战旅还在继续换装,并辅以少量的双座型,再加上沧州训练中心的试飞中队,这已经超过了F22 179架的规模了,4条脉动生产线全力生产,就目前每年60-70架以上的换装速度来看,很快歼20就会在明年突破300架,中国歼20的任务就是对标F22,主要是夺取中国沿海地区的制空权,以消灭对方隐身战机为首要目标,次要目标是解决对方大型 预警机与轰炸机,所以4+2的配备在编队出战的情况下,既能保证火力,又能确保远距命中率,所以这才是大国空军的作战模式,至于火力纯输出,完全可以由歼16这种8-10吨以上的飞行卡车携各中反幅射对地对舰空弹来完成。
歼20作为21世级中前叶直接面向F22作战的第四代隐身战机,它终于在21世级20年代实现了当年中国航空飞行领域的各代元老英灵们全部的愿望,它连当年美帝吹嘘的根本不存在的,但我们当年信以为真的各项变态的作战指标都达到了,这就为歼20能在未来可能的作战中轻松猎杀F22提供了压到性的性能储备,单发不能超巡的F35更不能与歼20相比,这就是歼20真正的传说也是历史的真相,呵呵。
向在40年前那个看似毫无希望的年代,默默奉献的中国航空研制者群体们致敬!是你们不计任何报酬,也不管有无“市场”的情况下,拿出了与两弹一星一样搏命的辉煌绝品----歼10 歼20
一向傲慢美帝他们既没有预见到歼20的超前首飞出世,更没有猜到歼20惊人性能的铁翼开花
资料(让大家清醒点)
歼20内部同型机对战时,因为隐身对消,超音速迅速接敌,全部是亚音速超机动狗斗,视距内作战。在没有地面与空中预警的加成前提下,单机对战,机载雷达对隐身战机的发现距离极限在70-80公里的水平,这个距离对超音速高机动的四代机来讲,你的反应是按秒数来计的,你要做的只是为你瞬间要来的狗斗做好占位与拉升,形成有利位置而已
异型机对战时,全部先敌发现,先敌开火,先敌理论消灭(这个理论消灭是指三维仿真决斗系统会模拟PL-10,PL-12,PL-15等空空弹的设定速度与射程指标,在系统内模拟出一枚导弹,在理论空弹能量用尽前判定你被消灭(这就是为什么歼20对战异型机时会打出跟F22一样的惊人的接近上百的交换比的原因)。
曾经当年歼10与歼11系列金头盔对战时,歼11B型战机为了对付歼10系变态的瞬盘能力,就利用自身双发的优势,在空空弹的设定极限边界游走,引诱歼10系列率先开火,然后歼11系列以自身强劲的稳盘优势,躲过歼10的攻击后,再进行单方面屠杀,歼10作为三代或三代半抬式布局的巅峰水平,他的瞬盘优势(即机头迅速指向敌机)是源自苏27的歼11系列难以企及的(这是空气动力学的压到性优势),歼10系列是为中距拦射而生的,歼11是为真狗斗盘旋占位而生的,所以歼10系列一出世前期能稳杀歼11A系列都是他在中距离上占了先敌开火的优势,于是歼11系列吃亏后就开始根据自身条件进行了有效反制,后面歼10系列也开始学乖了,开始避免在射程边界被诱杀,所以同代战机,甚至越个半档一般都可以用战术与飞行员的勇敢或是主观能动性这种无形力量去弥补,但是歼20则不同。
歼20单机对决全部能视距外解决歼10 歼11系列,歼20的作战模式已经练得通透了,先超音速迅速接近敌人,然后锁定开火,接着知道暴露后转头超音速迅速脱离危险区域,敌机一般连对手在哪里都没看到就被理论击落了。
当年歼8群殴理论的破产---不是死于隐身而是死于四代机的真超巡
歼20一对多,被群殴的情况下,歼20同样的战法接敌、攻击、脱离三部曲,它是油门踩到底直接超巡(真超巡),而歼10 歼11全部需要加力推力破音障进超音速,然后军用推力维持超巡(这是假超巡),追赶几下就没油了,呵呵!所以四代机真正的代差或者叫与三代机拉开决定性差距的,并不是隐身(或者说并不完全是隐身,一招鲜是无法吃遍天的),而是超音速巡航与超音速下的高机动拉开了真正的档次,这是歼20真正的恐怖之处,这也是为什么俄毛的苏57一直对产品30如此高度重视的原因,现在你们懂了吧,不过隐身党也许是很难理解的。
歼20在所谓的隐身光鲜外表下,隐藏了它的本来真面目----这家伙是强悍高机动速度的王者。
这种情况下就算我方三代半战机多对一地进行群殴,我用前出战机的牺牲,利用歼20开火后被暴露,并找到歼20的大致位置,你确实能看得到,但却追都追不上。除非配合地面大型相控阵雷达与空中的大型预警机,以三代机群联合作战,提前在各个位置空间占位,进行伏击才能有一战之力(当然预警机也有被打掉的风险)但如此一来一架或是数架歼20就能吸引你整个多维防守体系还能跟你打得有来有往的情况下,其实就已经达到攻击破网的战术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