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其不管是对于人体未病时的预防,还是患病时的治疗,都起到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中医学把人体内在的重要脏器分为脏和腑两大类。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五个器官,主要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充实的一些器官,《内经·灵枢·本脏》言:“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五脏的共同功能是贮存、分泌或制造精气的脏器。 精气是指能充养脏腑、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六腑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大多是指胸腹腔内一些中空管腔性的脏器,它们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的功能。而在五脏中,有一个脏器被称为先天之本,那就是肾。

一.肾为什么是先天之本

肾藏先天之精,主生殖,为人体生命之本原,对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具有重要。在中医学中,有个理念叫“人之初生,先从肾始”。中医认为人之成形,是父母之精媾合而成,正如一句古话:“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这里所谓的精,即是肾精。肾藏肾精,而肾精中先天之精是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父母之精,两精媾合,形神乃成。故人之孕育,全仗肾精。明朝的著名医学家张介宾曾言道:“人之初生,先从肾始。”这种“先天之精”受之于父母,与生俱有,先天而存,当出生后,这种“先天之精”藏于肾,成为肾精的一部分,如此代代相传,不断繁衍,化生,所谓“后天之精”即脏腑之精,它是人体出生后,饮食水谷所化生的各种精微物质,成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先天之精”是“后天之精”的根本,而“先天之精”又赖“后天之精”不断滋生。

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一些因父母身体虚弱,肾的精气亏虚孕育而生的子女出现“五迟”(即小儿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五软”(即小儿头软、项软、手足软、肌肉软、口软),或先天性缺陷。有些通过后天的调补,身体逐渐发育,和常人一样健壮。但也有一部分人,虽经后天调补,也并不满意,一生体弱多病,这些人就是我们常讲的“先天不足”。明代的张介宾在《景岳全书·先天后天论》中讲:“以人之禀赋言,则先天强厚者多寿,先天薄弱者多夭。”这里讲的禀赋就是指人的体质,先天是指人体受胎时的胎元,也就是人生命的本元。从人的禀赋讲,禀赋强壮表明先天充足,肾脏精气旺盛,体壮形健,故多长寿;如禀赋薄弱,表明先天不足,肾脏精气衰弱,体弱多病,故多早亡。所以中医将肾脏称之为“先天之本”,以说明其在人生命中的重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养肾对人体的好处

中医理论认为:“肾气足,百病除”!古人谓:万病不治,求之于肾。由此可见,肾与基础病、五高慢性疾病等密切相关,养肾就是对人体健康最好的养生。

肾是主管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功能的重要脏器,故肾又有“水脏”之称。津液代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个脏器共同完成,但肾的功能却在津液代谢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肾能将喝到肚子里的水及时气化排出体外,如果肾脏功能失常,不能及时将水气化,就会产生尿多、尿频、尿失禁等水液代谢障碍问题。因此,养肾,能使人体的水液代谢正常。

同时,人的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能力的强弱,也都依赖肾。肾里面的肾精是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能促进生殖功能的成熟。人出生后,随着肾精的不断生成,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男子产生精液,女子则按时来月经,于是就具备了生殖能力。如果肾脏功能异常,就会造成生殖能力下降。

肾生髓,而“脑为髓之海”。如果肾精不足,大脑就得不到充分滋养,从而会影响智力。对小儿来说,就会造成大脑发育不全,智力低下;而成人则多表现为思维迟缓、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等。而如果肾精充足,大脑得到滋养,能使人头脑发达,精力充沛,记忆力变强。

肾也具有摄纳肺吸入的清气从而起到调节呼吸的作用。“肾主纳气”,人体的呼吸虽然由肺来主管,但吸入的清气必须下达到肾,由肾摄纳,经过肺和肾的相互协调才能通畅调匀。如果肾的纳气功能失常,吸入之气不能归纳于肾,就会出现呼吸表浅、呼多吸少、气短、气喘等病理表现,称为“肾不纳气”。

肾还有着掌控骨骼生长的功能,如果肾精充足,人的骨质就会得到很好的滋养,骨骼发育良好,骨质细密,骨头坚固有力;如果肾精不足,骨骼就会失去滋养,骨质疏松。若肾功能失常,对小儿来说,易造成骨骼发育不良或生长迟缓等;成人则易腰膝酸软、步履蹒跚等;老年人则骨质脆弱,容易骨折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如何养肾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是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提出的“治未病”的健康医学模式。肾脏作为人体重要的脏器之一,人体衰老与寿命的长和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肾气的强弱。医养融合五法平衡主动健康管理体系以肾脏作为“治未病”的重要靶向,采用医养、药膳、热能、物理、静动五大疗法进行干预,有效防治未病及慢性疾病。

在中医学的理念中有着一个观念,即五行观念。而五行分别对应的五脏中,其心属火,肺属金,肝属木,脾属土,肾属水。如此对应的原因则在于中医传统五行学说中,人体的内脏分别归属于五个系统,并以五行的特性分别说明了五脏的生理功能。肝主生发,喜条达,主疏泄,而木曰曲直,有生长、生发、条达、舒畅的特性,故肝属木;心有推动、温煦、向上的作用,而火曰炎上,有温热、上升的特性,故心属火;脾为生化之源,而土有生化、承载、受纳的特性,生化万物,故脾属土;肺主宣发肃降,而金有清肃、收敛特性,故肺属金;肾主水,藏精,而水曰润下,有滋养、下行、寒凉、闭藏的特性,故肾属水。

若想长寿健康,把肾养好是重中之重。对此,我们可以通过五脏五行与五行所对应的方位的原理,进行药食同源的药膳调养。肾属水,水对应北方,我们可以多食产自北方的水谷,也就是水中的作物。如莲藕,海带、棱角等。而五色中,黑色对应五行为水,食用黑色食物,也能增强肾脏之气,治阳痿遗精,腰膝酸软,补亏损及久病不复者。可保健、养颜、抗衰、防癌,对生殖排尿系统大有好处。

在五味中咸对应肾,咸味能下、能软,适当食咸味养肾气,但过食咸味会使心气抑制。在五志中,肾志恐。过恐伤肾。所以若想维护肾的健康,对于情绪的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医养融合五法平衡主动健康管理体系通过其它中医方式对肾进行调理温养。如子午流注养生法,二十四节气调理法,以及根据十二经络中的足少阴肾经进行调理,都能对肾的保养起到很好的作用。

文/医养融合平台

通讯员/编辑:李嘉琛

审 核:朱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