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系列——秦末汉初风云录

连载系列——秦末汉初风云录开篇!秦汉风云三十年,无数小人物崛起、大人物湮灭

第一章:

秦始皇吃了没历史经验的亏,身后事没安排好,让胡亥捡了宝

蒙氏三代(蒙骜 蒙武 蒙恬蒙毅),一个齐国家族在秦国奋斗的故事

秦始皇给胡亥留下了哪些帝国遗产?

胡亥继承的大秦帝国,看似强大,其实处处漏风

胡亥登基后做了哪些事情,加速了大秦帝国的灭亡

第二章: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是如何爆发的?

为什么说陈胜称王,犯了农民起义的大忌

张耳、陈馀献计陈胜:缓称王,复六国,直取咸阳

乱世中的门当户对:才华男配富贵女!白手起家的背后,都是因为有个好岳父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后,造反的积极分子不是农民,是少年

陈胜兵分六路,志在天下!周文大军直取咸阳,章邯天才方案挽救秦朝大厦将倾

武臣听从张耳、陈馀建议,自立为赵王,企图与胡亥、陈胜三分天下

大秦守护神章邯东出函谷关,全歼吴广大军,形势逆转

陈胜称王后遗症接踵而来,各路分兵纷纷拥兵自立,陈胜败迹显露
反秦集团出现争权夺利,各军阀互相残杀,陈胜领袖地位形同虚设

章邯大军直扑陈胜大本营,陈胜败亡!6个月的造反生涯就此结束

第三章:

赵高为什么容不得李斯:搞人和搞事,终究走不到一块

第三章项羽、刘邦灭秦

第二节刘邦登场

01

刘邦起事的时间点,是在周文大军与章邯率领的奴隶大军在函谷关内大战的时候。

那时天下起兵反秦的武装是数不胜数,几千人规模的造反部队遍地都是。

刘邦、项梁项羽两叔侄都是在那时起兵。

那时陈胜还光芒万丈,刘邦在家乡起兵,没人去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邦起事,其实有点反常识。

刘邦怎么说也是秦朝体制内的人,属于既得利益者。

刘邦在老家任泗水亭长,“十里一亭”,在主要道路上每隔10里就设置一座“亭”,用来做政府公文的传递、驿站休息等作用,“亭”的负责人就是亭长。

亭长也会负责押送服徭役、服军役的人去指定地方服役,有时候还会协助县老爷抓拿犯人。

亭长手底下还是有几个人供使唤的,整个建制有点像今天派出所所长的意思,这可以说是秦朝基层最小的行政单位。

我们印象里,刘邦是大字不识一个,其实并不完全正确。

刘家有三个儿子,刘邦最小,大哥、二哥都是种地能手,刘邦则不安分,一心想干大事,刘老汉也就凑了点钱,让他走出家乡,去当游侠。

那时秦始皇还没统一六国,底层人民想短时间获取荣华富贵,最好的办法就是投靠某某贵族的门下,当个门客,比如战国四公子的食客三千,吃喝不愁,能被公子看上,那就鱼跃龙门了。

刘邦到处拜码头,还遇到了张耳,那时张耳已经飞黄腾达,刘邦在张耳家住了好几个月。

你说刘邦不识字,那不太可能,如果刘邦不识字,怎么和张耳这样的大贤才交流?

刘邦不仅识字,还非常聪明、思想有见地,不然张耳不会让刘邦在家中白吃白喝几个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秦始皇统一六国了,游侠这样的职业就不能再干了,刘邦只好回到老家。

以刘邦的见识,当个亭长,一点也不过分。

02

刘邦最大的能耐还不是只当个亭长,而是成为了当地的扛把子。

刘邦好酒好色,喝酒不给钱,还调戏良家妇女,公开跟一个寡妇好上。

刘邦在乡里这样横行,但县令却由着他,为啥?

县令是朝廷空降派过来的,得跟当地吏绅打好关系,而沛县吏绅的代表就是萧何,萧何护着刘邦,县令也不好说啥。

也就是说,刘邦能横行霸道,是有萧何在背后当保护伞。

放在现在《狂飙》电视剧里,刘邦就是高启强,萧何就是高启强的官方保护伞。

这也就能解释了,为什么吕太公一定要把自己的宝贝大女儿吕雉嫁给刘邦的原因。

吕太公搬来沛县是躲避仇家来的,为了安全就得找人罩着,在京海得找高启强,在沛县得找刘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顺道说下,历书上写吕家是大户人家,吕雉是千金大小姐,但很可能是吕雉掌权后让史官美化的结果。

吕雉嫁给刘邦后,刘邦在衙门当差,家里的田地就由吕雉来耕种,要是吕家真有钱,不会让大小姐下地吧?

吕雉嫁给刘邦,神话色彩说是吕太公看中刘邦有真龙之气,现实是刘邦是当地黑老大,能在沛县罩住吕家。

而且吕太公让自己的小女儿吕媭嫁给从事屠宰业的樊哙,吕家真是大户人家的话,吕太公不会让自己的两个女儿都嫁给底层。

要想解释得通,吕家就不是什么大户人家,顶多算有点家底,从其他县逃避仇家躲在沛县,但为了在沛县站稳脚跟,把吕雉嫁给刘邦,把吕媭嫁给樊哙,算是跟当地的黑社会彻底攀上关系。

03

刘邦造反,也实属意外,他押送刑徒去骊山服徭役,结果没走多久,就跑了不少人。

刘邦想,这样走下去,没到骊山人就早跑光了,干脆就跟大伙说:“大家都跑吧,我也跑了。”

但刑徒有十几个人不想跑,想追随刘邦,毕竟刘邦本就是大哥,有大哥带领,活命概率也高一些。

刘邦也不含糊,带着十几个人就跑进了芒砀山,

其实这时刘邦也没想推翻秦朝,他也知道自己没那能耐,他就是想当个山大王。

刘邦这山大王当得可不得了,可能是刘邦魅力太大,老家的那些热血青年纷纷跑进芒砀山想追随刘邦。

就这样,刘邦收拢了一支人数不少的队伍,而沛县里面又有萧何做内应,这一外一内,沛县还是这对哥俩说了算。

04

随着天下反秦浪潮越演越烈,沛县县令坐不住了,也想拉起队伍加入反秦大军。

县令找了萧何和曹参商量,两人建议说:“老爷您是秦朝的官吏,您现在造反,沛县子弟可能不听你的,担心你出尔反尔。您不如先招安在芒砀山的刘邦,他手里有几百人的队伍,您得到了刘邦这支队伍,再威胁沛县子弟加入造反大军,那就没人敢不听话了。”

县令也认可萧何和曹参的建议,就找了刘邦的好哥们樊哙,让樊哙出城请刘邦回来。

就在刘邦带着队伍回沛县的路上,县令却反悔了,不仅关紧城门,还要杀掉萧何、曹参。

咋回事?这县令脑子抽风了?

不是县令犯糊涂,是县令想明白了。

我们站在县令的角度去想,萧何和刘邦的关系,沛县的人都知道,县令不可能不知道,萧何建议让刘邦带着几百人队伍进入沛县,一旦这哥俩联手,县令还有活命机会吗?萧何、曹参的建议,是直接把县令给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萧何、曹参也不是吃干饭,察觉到县令反悔后,马上就跑了,翻越城墙,投奔到城外的刘邦队伍中。

刘邦不攻城,让萧何草拟了一封信,绑在箭上射入城内,信是写给城内的家乡父老的,告诉大家现在反秦浪潮迭起,天下人纷纷起兵,我们沛县也不能落后。

形势逼人,起兵反秦是大事,刘邦这支几百人的队伍能攻入城内也是事实,沛县父老也不糊涂,率领城内小年轻攻入县衙,杀了县令,打开城门迎接刘邦。

在众人的推举下,刘邦当了沛公,收拢了沛县子弟,队伍壮大了三千人。

刘邦也带着这三千人队伍,走出沛县,去找当时的造反领袖陈胜。

刘邦起兵了,项梁项羽两叔侄也不耽搁,比起刘邦的意外造反,项梁项羽两叔侄可以说是谋划已久。

下一篇,轮到项梁项羽两叔侄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