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照片,一个母亲,一个家。

2010年1月30日,一张名为“孩子,妈妈带你回家”的照片在网上火了。

照片里,一个彝族妇女背着超大行李,右手还抱着一个婴儿,独自在南昌火车站匆匆赶路。

这位母亲脸上的倦容与坚毅,努力地想要赶回家的决心,让无数人为之动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此,人们亲切地称她为“春运妈妈”。

然而,她背后的故事和命运坎坷多舛才是真正触动人心的地方。

她叫巴木玉布木,一个生活在大山深处的普通农村妇女。

为了改变家境,她带着刚出生的女儿离开家乡;为了抢救女儿,她在南昌火车站被镜头定格;命运张牙舞爪,接连夺走她两个女儿的生命。

然而,正如那张经典照片所展现的母亲的坚毅,巴木玉布木并没有被生活的重担压垮。

在国家扶贫政策帮助下,她的生活已经日渐改善,甚至重新拥有了幸福的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本感动中国的“春运妈妈”,如今是令人心欣的“春运母亲”。

那么,我们再次与巴木玉布木相见,她如今过得怎样了呢?

穷山恶水出豪杰

1989年,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一个名叫桃园村的小山村,出生了一个彝族女孩,她就是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巴木玉布木。

在这个以“穷”著称的地方,巴木玉布木一家七口人靠着几亩薄田艰难度日。

这里自古就是一个蒙昧闭塞、与世隔绝的土地。

大多数村民没有受到过正统的教育、文化程度极低,大家都靠着面积狭小的土地种一些玉米、土豆为生。

由于地形复杂,交通极为不便,居民很少有机会走出这座深山老林。

由于地处高寒山区,气候十分严酷,旱涝灾害时有发生。

如有干旱之年,播下的种子便不会发芽;洪水侵袭时,庄稼又会被冲坏,导致歉收。

尽管父母勤劳节俭,但一家人还是常常在饥一顿饱一顿中度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土坯瓦房漏风漏雨,巴木小的时候,总要和妹妹弟弟挤在角落取暖。

父母的一碗面汤煮了很久,最后才端上桌来,里面大都只剩一片片菜叶。

人称“春运母亲”的巴木玉布木,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

2007年,18岁的巴木玉布木就生下了第一个女儿。

彝族女孩早早当妈,这在当地已经很平常。

可巴木玉布木担心女儿重蹈自己的覆辙,被困在这座深山沟里,一辈子无法翻身,便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摆脱贫困 出山打工

2009年,二女儿刚出生不到100天,巴木玉布木就背起包袱,带着襁褓中的女婴,踏上了人生路上的第一步——离开家乡,去外地打工。

作为一个文盲,从未踏出过山门一步的巴木玉布木,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

但她下定决心要改变这宁缺毋滥的穷日子,为两个女儿谋求更好的前程。

她找到村里一个见多识广的人,请求他帮忙买车票,然后独自踏上了前所未有的旅程。

好在,巴木玉布木运气不错,很快在南昌找到一家小砖厂,老板同意她带孩子一起住下。

起初,异乡的一切对她来说都是陌生的。

她不会说流利的普通话,与人交流都十分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巴木玉布木没有气馁,开始努力练习普通话,一天天学着与人交流。

砖厂里,她勤劳端正,工作认真负责,渐渐赢得老板和同事的喜爱。

有空的时候,同事会主动教她一些普通话。

巴木玉布木听不太懂,但还是边听边记,然后在工作时蹩脚地重复那些生词。

同事听不懂她在说什么,都被她逗得哈哈大笑,然后再重新指导她。

日复一日,巴木玉布木在砖厂里辛勤工作,一面搬运砖头,一面照看襁褓中的二女儿。

中午女儿睡觉时,她就将毯子铺在地上,轻轻地把女儿放在毯子上。

然后一边小心翼翼地搬运砖头,一边时刻关注睡梦中的女儿。

同事都很敬佩像她这样刚生完孩子的年轻妈妈,即使辛苦工作也从来不推脱。

尽管生活还是艰辛,但巴木玉布木很开心。

在这里,一个月她能挣几百块钱,这对一个外出打工的农村妇女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更让她欣喜的是,这已经比在家乡种地要好上许多。

她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工作,就一定能给两个女儿创造出和城市里孩子一样美好的人生。

每一天,当巴木玉布木背着重担匆匆赶路时,她都满怀希望地想象着两个女儿未来会拥有的城市生活:住在舒适宽敞的水泥房里,穿漂亮干净的衣服,天天吃白米饭,上幼儿园、小学,这就是她不离不弃的动力。

春运归家 凄美人生

2010年1月30日,巴木玉布木因为女儿生病要先回家,独自一人扛着超大行李,抱着女儿出现在南昌火车站。

这一幕被新华社记者周科拍了下来,他为这张照片命名为《孩子,妈妈带你回家》。

这张照片发到网上后,立即引起强烈反响。

网友们纷纷为巴木玉布木的坚强所动容,把她称为“春运妈妈”。

这张照片还获得了多项重要新闻奖项。

可巴木玉布木对此却一无所知,她只一心想给女儿治病。

从南昌花了三天两夜回到家, 一打开家门, 巴木玉布木就看到同样憔悴的丈夫。

她将心事全数告诉他,丈夫也紧皱着眉,两人立刻抱起女儿匆匆奔向镇上的医院。

可命运弄人,他们一家人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因为家乡医疗条件的落后,孩子没有被及时有效地救治,就这样在回家后的半年里离开了人世。

那个还不到一岁的小女孩,就这样永远地离开母亲温暖的怀抱,长眠于泥土之下。

巴木玉布木悲痛欲绝,对女儿的思念和自责让她整日整日地躺在床上。

她痛苦地想,如果当初自己没有坚持带着女儿外出打工,也许女儿现在还活蹦乱跳地在她身边。

丈夫和家人劝她要振作,她却像没有听见一样,整日念念有词。

好在,慢慢地,巴木玉布木走出了阴霾。

为了大女儿和家人,她重新树立起希望与信心。

2014年后又生了个可爱的孩子,巴木玉布木借此慢慢治愈着失去女儿的创伤。

国家扶贫 改善生活

2017年,随着国家扶贫开发政策的深入推进,巴木玉布木家乡的桃园村也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里成立了村民委员会,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

扶贫干部进驻村里后,开始进行例如低保、五保等社会救助。

受益家庭每年可以获得一笔固定的补贴金,这对村里的特困户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此外,为了增加村民的收入,政府大力支持村民种植——烤烟叶。

据说,每亩地每年净收入可以达到数千元。

对巴木家这种只有几亩薄田的佃农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更令人振奋的是,国家还提供免费的烤烟种苗以及焙烟技术人员的指导培训。

夫妻俩闻讯大喜,立刻申请成为烤烟种植户。

他们把家里6亩地全部改植上了烤烟,一家老小都投入到种烟大军中去。

白天几亩地需要精心操作,除草施肥什么的都要自己做;晚上巴木玉布木还要陪着丈夫去村里参加烤烟种植技术培训。

起初,由于缺乏经验,第一年烤烟的产量和预期的差很多,收获也只有区区五六千块。

好在,他们没有气馁,继续努力种植。

在技术人员的悉心指导下,逐年增加产量,慢慢掌握秘诀。

为了获得更高产出,巴木玉布木和丈夫还想出一个“妙计”——在老家陡峭的山坡地上开垦出更多的烤烟园。

每逢农闲,两口子就带上铁锹和锄头,艰难地在密密的灌木丛中开路,一点一点整平土地,再运来肥沃的黑土填平。

几年下来,他们用双手开辟了8亩山地,改造成平整的梯田。

如今,这些開在半山腰的小块梯田成了家里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地”,每年可为家里创造三四万元的收入。

在国家的扶持帮助下,巴木玉布木一家终于实现小康,摆脱代代相传的贫困命运。

感动中国 母亲篇章

“春运妈妈”巴木玉布木用自己的故事深深打动着中国人民,那张经典的照片这些年一直在网上广泛传播,每逢重要节日还会重新走红。

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位母亲的大爱,只为两个刚出生的女儿有更好的人生。

正是这份爱支撑她面对生活的一切艰辛,直到如今仍然无比坚强。

一位普通农村妇女的母爱篇章,感动着千千万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