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3年在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贾村镇,出土了一件纹饰精美的青铜器。经考古人员确认,这件青铜器铸造于西周早期时,是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因此它被命名为“何尊”。尊内底部,铸有12行铭文,其中“宅兹中国”这句话,成为“中国”一词的最早文字记载。

著名历史学家杨念群先生在其新作《问道》一书中,对“中国”的地理概念和文化概念,都做出了深刻的解答。作为一部思想史方面的大众读物,《问道》这本书不再局限于关注具体的人物和事件,而是从中国思想史上的六个重要主题切入,为读者解答与之相关的重点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诸如,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之间的互补性,以及道家“无为至上”的处世态度到底是积极还是消极。杨念群从全新视角出发,对中国思想文化进行诠释与解读,在兼顾通俗性与专业性的同时,还特别注重趣味性。

杨念群将文化探索的触角向中华文明历史的纵深处伸展,但他的最终落脚点,却是我们的现实人生。我们只有理清过往的历史发展进程,才能看清楚未来的文化发展走向。《问道》讨论的话题极为广泛,但是在讨论某些话题时,也不乏一定的深度。

比如,皇帝立正统的规矩,在宋代以后发生了改变。以往,文人们以“五德终始说”来解释历史变迁、王朝兴衰。到了宋代,欧阳修发现“五德终始说”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他认为,统治者要获得“正统”,就需要具备“居天下之正”和“合天下于一”这样两条标准。并且宋代文人更加注重伦理道德的重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分析这一话题时,杨念群指出这其实是一种“文化心理补偿机制”。为何杨念群先生会提出这样一个说法呢?这其实恰恰是他从两宋时期的历史语境出发,提出的一种解读方式。

两宋时期在军事方面连续受挫,这使得士大夫阶层始终有一种失落心态。而心理补偿机制,则是人们在面对挫折和困境时,采取心理上的安慰方式,以弥补失落心态。这种“文化心理补偿机制”,是两宋时期面对连续挫折时才会出现的一种“国民心态”。

由此可见,杨念群先生解读中国传统文化,却并没有局限于中国思想史的范畴,而是从多学科、多领域的角度出发,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进行全新阐释。于是,我们在这本书中就能够看到不同学科视角下的,中国思想发展进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杨念群先生在书中抛出了很多十分新颖的观点,极其具有挑战性。比如,在谈到“公”“私”界限划分的问题时,本书作者杨念群认为,在晚清时期,通过剥夺皇帝个人私有权力,并不足以给个体民众带来真正的个人权利。而在人们的通常认识中认为,只要剥夺了皇帝的个人权力,就意味着个体民众拥有了自由和权利。很显然,杨念群并不认同这种观点。

对于“个人”“私有”等维护个人权益的现代价值观,杨念群有着自己的独特理解。他在剖析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将现代价值理念与传统价值理念进行对比。在这种传统与现代的对比中,我们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会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一本通识读物,《问道》帮助读者实现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升级。这一点鲜明地体现在,现代人对于传统思想的误解,杨念群在书中进行了一定的厘清。

就像《论语》中的那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就经常饱受现代人的“诟病”,认为这句话歧视女性。杨念群指出,我们理解传统经典中的某一句话、某段文字,应当将其放置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语境之下。

再比如,人们以为法家儒家这两派的学说思想毫无关系,实际上二者联系非常紧密。法家代表人物韩非的恩师,正是儒家学者荀子。并且,韩非的某些观点与荀子存在近似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为什么人们会存在这样的误解呢?这是因为我们在面对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时,只是把它们看做了独立事件,而并没有根据文化语境将它们联系起来。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认知并不完整。

杨念群先生的这本《问道》,便是以六大主题为经,以思想史上的重要概念为纬,将传统文化思想的发展脉络清晰地呈现出来,同时还将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人物和现象联系起来。引导读者以整体的视角去看待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这正是《问道》一书的最大亮点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