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是对中国长期以来以工业化、城镇化单向驱动乡村线性发展理念的重大突破,是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的科学论证与理论建构。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和返乡入乡创业的重要场域,随着乡村振兴向纵深处推进,2023年《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和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返乡入乡旅游创业环境、提升返乡入乡旅游创业绩效,是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发挥旅游的乡村振兴效应所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和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提出以下建议。

建议:

一是丰富乡村产业生态,拓展多样创业机会。不断加大乡村旅游产品有效供给,精准对接乡村旅游产品服务市场,大力发展“美丽乡村+农业、休闲、非遗、民宿、康养”等新产业新业态,突出“乡产”“乡游”“乡食”“乡宿”,开发形式多样、个性突出的业态和产品,不断延伸“旅游+”“+旅游”等乡村旅游产业链条,通过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着力打造更高水平的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完善县以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创业服务能力,建立基层服务人员管理培训机制。建立专家团,向返乡入乡创业人员提供咨询指导。出台乡村旅游相关资金、税收等扶持政策,支持返乡大学生设立初创小微企业参与文创、营销和服务等;支持参与旅游交通、餐饮、住宿等产业的村民,联合兴办专业化小微企业;扶持各类乡村旅游带头人、工商个体等经营主体,形成乡村旅游产业集群,丰富乡村旅游服务业态,壮大乡村旅游市场主体。通过明确产业发展方向,最大程度地吸引对口人才,实现“强强联合”,共促发展。

二是多措并举开展培训,提升旅游创业绩效。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丰富农民旅游服务技能培训形式,因材施教,梯次培训。将旅游培训纳入人社部农民技能培训范畴,开展厨师、技工等专项培训;通过组织夜校、协会等方式,开展专业化短训。通过“初级普训+专业短训+学历教育”梯度培养方式,培养懂农业、懂旅游、有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解决乡村旅游人力资源短缺问题。打造分类型、多层级大旅游技能实训基地,分别面向厨师、农家乐经营者、旅游小微企业经营管理者等开展针对性培训。完善创业服务,落实培训补贴。鼓励通过项目制的方式购买培训项目,鼓励各地结合实际需要对师资和管理平台等基础工作给以支持。

三是乐业与安居并重,构建“留才”服务体系。第一,安居留人,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将优质的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资源引入县城,为人才及其家属、子女提供“全链式”便利,提高各类人才在乡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发展符合现代年轻人消费心理与偏好的、具有较高品质的娱乐和生活消费品市场。第二,事业留人,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人才薪酬制度,对于基层干部、科技人员等,可探索挂职交流、定向培养、挂包服务等方式,促进人才流动,在考核、晋升中为人才留出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其尽情释放才能,让其在乡村振兴中找到归属感与获得感。第三,服务留人,精准对接需求,变“大锅烩”为个性化、跟踪式服务,可将其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在教育培训、社会保障、金融服务上提供服务。

四是开放传承兼容并蓄,培育乡村创业土壤。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总结美洲、亚洲和非洲农业集群的发展实践后,提倡发展中国家把培育农业产业集群作为振兴农村和融入全球价值链的战略。挖掘利用地方资源优势,为青年返乡提供职业选择的可能性与职业发展空间。充分发挥返乡入乡人群成熟的生产发展技术、销售市场、人脉关系网络、抵御风险意识等外部资源,与乡村优势资源整合,促进外部现代商业文化与本地文化的渗透融合,催生新业态、新模式。通过组织庆祝仪式、展示传统习俗、举办民俗游园等乡村公共文化建设,恢复和增强乡村内在社会资本,推动根植乡村网络和文化传统的非生产性关系与生产性关系进行联结,促进乡村创业的衍生和扩展,推动乡村集群的演化发展。

五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激发农民创业活力。政府和旅游开发商应为农民提供多样化的旅游参与机会,如参与旅游管理、旅游经营活动、旅游规划决策等;同时,通过旅游从业培训、知识宣传等方式,提升农民的参与能力和主动参与意识,使农民切身体会到旅游发展为他们带来的正向效应。落实乡村旅游地居民回乡就业的相关保障政策,增强居民对政府的信任程度。通过振兴乡村文化,提升农民的精神风貌,以充分调动起农民内生动力,通过发展乡村教育,推进农村的农业产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发展乡村“大教育”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加强对农民的精神文明教育,引导农民群众自立自强、向上向善;加强对农民的文化艺术教育,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农民的理想信念教育,在其内心植入深深的“乡土梦”和进取精神,心中有信仰,脚下才会有力量,乡土才能成为“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