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元月19日

早上9点以后,陕西各媒体纷纷转发一条新闻:“1月18日0-24时,陕西无新增报告本土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治愈出院111例。”这则新闻表明陕西从疫情封控年以来首次实现了单日“零”新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汉字“零”来表示数字“0”概念是较晚的事,大约到19世纪才有明确记载。清代华蘅芳《学算笔谈》:“名位之数,既俱可用自一至九之各数记之,则其空位当以零字记之,或作一圈以代零字亦可。”后来“零”逐渐成为现代汉语表空位数的统一方式。这个“零”新增和“零”的演绎一样来之不易。正如媒体评论所说:化为零,万千人的努力;守护零,千万人的责任。归零是第一步,一直守护归零才是最终目的。引用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中一句诗: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毕竟才初见曙光,政府封控还在继续,几乎习惯了在家躺平的人们也得一段时间恢复常态生活。

突然想到一个问题:站到食物链顶端,从爬行到直立行走,人类花了多长时间?据初步计算,到今天,人类的演变已经历时7000多万年了,而进化还没有停止,未来的人类会变成什么样子?估计谁也不能清楚预测。有趣的是,一场疫情,让一个千万人规模的城市,瞬间慢下来,用流行的网络词语说就是“躺平”,从“直立行走”到“居家躺平”仅仅用了不到一周时间,城市的夜间没有了人声的喧闹和夜市的烟火 ,寂静的马路上树影斑驳,唯有警灯的闪烁和救护车的咆哮声 ,竟然有一种“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的意境,更是想起李清照的词句: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一场疫情,让人们的生活归“零”了,千万上班族不用早出晚归穿梭在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街道上为一日生计去奔波忙碌了;学生族也不用在早高峰和上班族抢公交、挤地铁了,可以安心的睡到上课的时间,甚至在被窝里听网端老师的授课;卖早点的打工族小商贩们也不用半夜三更鸡未鸣、狗未吠就起来准备城市人的早餐,一切的一切都慢下来了,大家可以心安理得的睡个自然醒,房贷、车贷、工作、生意统统放下来不去想,不去顾了。要不是时常被楼下做核酸的电喇叭吵醒,大多数人是过着每天周末的生活,即使不得已下楼做核酸,也是男的、女的口罩遮脸,睡衣裹身,谁也不在乎是否洗过脸、刷过牙,是否精心描过眉、画过妆,反正在早上7点多的人群里,大家互相如回避瘟神一样,彼此之间保持着一米以上的距离,做完核酸夜市匆匆回家,或继续躺平补觉,或抱着电子产品百无聊赖的刷屏。这种归“零”,让很多人年初的小目标变得更渺茫,但又不得已。

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事物的发展规律总是两面性的,同样是归“零”,一种是希望,一种却是无奈。今日陕西的疫情新增病例归“零”,这就是一种重获新生般的希望,让千万已经开始习惯躺平的人们又慢慢的躁动起来,小区里不再是没有人影,被关在家里的小朋友们已经在楼下路上迫不及待的奔跑着打闹着喧哗着,仿佛从笼子里囚禁的小鸟挣脱了束缚;小区门外的马路上已经有了车来人往,大家都争相的感受着外面的气息和自由。

回到前面的问题,人类的演变距今经历了7000多万年,这是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一个突发事件,可以让人们的生活瞬间归零,却是分分钟就实现了。当今的人类,尤其生活在中国这样一个高速发展并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的国度,面对疫情不屈服,更是主动迎击,科学对待。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有一句:“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徒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全民抗疫,众志成城,不赢不罢休,直至清零,扭转乾坤,不出一个月也要实现了。

至此,疫情封控期间的牢骚、情绪也可以归零了,生活马上要进入常态化了,尚未完成的小目标可以继续去实现了,不久你我将继续融入人潮人海中,在城市的嘈杂和烟火气中继续努力奔波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