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诗词猎奇

关注读书狗子

自靖康之变,徽钦被俘,宋室南渡以来,南宋朝廷就一直偏安江南,向金国称臣纳贡。南宋的文人士子大多热血萦怀,譬如辛弃疾、陆游等著名诗人词人俱都日思夜想戮力神州、克复中原。奈何朝廷软弱,个人的报国之心空化作“身老沧洲”、“廉颇老矣”之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南宋朝廷的偏安懦弱,很多文人都借诗词明嘲暗讽。如著名的《题临安邸》: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下面这首无名氏所作的《水调歌头》也同样是抒发报国之志、暗讽朝廷软弱的佳作:

水调歌头·建炎庚戌题吴江

南宋·无名氏

平生太湖上,短棹几经过。如今重到,何事愁与水云多。拟把匣中长剑,换取扁舟一叶,归去老渔蓑。银艾非吾事,丘壑已蹉跎。

脍新鲈,斟美酒,起悲歌。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兵戈。欲泻三江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回首望霄汉,双泪堕清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首词作者何人,已不可考。据传宋高宗和秦桧曾大肆搜捕此词作者,却终无所获。单看这首词慷慨悲凉、深沉激愤,与陆游、辛弃疾相比也不遑多让。

上阕写词人功业无成而将隐居江湖的忧伤心情。明明内心深怀抗金建功的抱负,此时却是“拟把匣中长剑,换取扁舟一叶,归去老渔蓑”。以剑换舟,报国无门一至于斯,只得终老江湖。“银艾”即官印,“丘壑”即归隐,丧志灰心,实是无奈之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阕“脍新鲈,斟美酒,起悲歌”突兀而起,以乐衬悲,感情喷涌势如奔马。紧接着则写自己生于太平盛世,却尝遍了兵戈之苦。一句“欲泻三江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气势磅礴,将词人内心克服神州的壮志豪情倾泻而出。末句“回首望霄汉,双泪堕清波”,霄汉,即暗指朝廷。本是满怀报国抗金之志,然而面对朝廷的软弱,只得无奈地将内心热血壮志化为两行清泪!

上阕写“拟”归隐,下阕说“欲”抗金。“拟”非真打算,“欲”却行不通!看似矛盾的两件事,却在“拟”、“欲”二字之间将词人心中的无奈与悲愤表现地淋漓尽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词风慷慨悲壮,感情表达激烈跳荡,诚然是难得的佳作。至于词作水平比之辛弃疾如何,大家不妨留言讨论。这首《水调歌头》,你来评价一番!

读书狗子

每天一首古诗词

唐诗|宋词|古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