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整理 | 郑丽媛

出品 | CSDN(ID:CSDNnews)

本周,一年一度的 ACM Fellow 名单新鲜出炉:本次共有 68 人入选,其中有 14 位华人科学家,占比近 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官方介绍,2023 年入选 ACM Fellow 名单的都是 ACM 长期会员,他们因“突破性创新”被选中,且这些创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娱乐方式”。他们的贡献更是涉及计算领域的方方面面,包括算法设计、计算机图形学、网络安全、节能计算、移动计算、软件分析和网络搜索等等。

ACM 主席 Yannis Ioannidis 说,ACM 拥有近 11 万名计算机专业人士,其中 ACM Fellow 仅占全球会员总数的 1%,“他们的贡献都是构建现代世界的数字社会的重要基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入选的 14 位华人科学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Google Scholar)

姓名:陈海波(Haibo Chen)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入选理由:对提高操作系统和分布式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安全性所做的贡献

个人介绍: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并行与分布式系统研究所所长,领域操作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也是 OpenHarmony 技术指导委员会创始主席。主要研究方向为操作系统、分布式系统、形式化方法、系统安全和系统结构。曾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IEEE Fellow、ACM 杰出科学家,曾获陈嘉庚青年科学奖(信息技术科学)、中国青年科技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CCF青年科学家奖、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罗格斯大学官网)

姓名:Yingying(Jennifer)Chen

机构:罗格斯大学

入选理由:对移动传感和移动安全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所做的贡献

个人介绍:罗格斯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主任、教授和 Peter D. Cherasia 学院学者,无线信息网络实验室(WINLAB)的副主任,还领导着数据分析与信息安全实验室(DAISY)。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移动计算和传感中的应用机器学习、物联网(IoT)、AI/ML 系统中的安全问题、智能医疗,以及移动系统中的深度学习等。她是美国国家发明家学会(NAI)院士、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院士和亚太人工智能协会(AAIA)院士,还曾被评为 ACM 杰出科学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Google Scholar)

姓名:Xin Luna Dong

机构:Meta

入选理由:对知识图谱构建和数据整合所做的贡献

个人介绍:现任 Meta Reality 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领导构建智能个人助理的 AI 工作。她曾在AT&T 实验室和华盛顿大学从事了十年的数据整合和清理工作,并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后来又在亚马逊和谷歌从事了近十年的知识图谱工作。曾获得 IEEE Fellow 和 VLDB 女性数据库研究奖、ACM 杰出会员称号,以及 VLDB 早期职业研究贡献奖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雪城大学官网)

姓名:Wenliang Du

机构:雪城大学

入选理由:对网络安全教育和研究方面所做的贡献

个人介绍:在 1993 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2001 年获美国普渡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目前是雪城大学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教授。他的研究领域包括计算机安全、移动系统安全和安全教育。他为安全教育开发的实验室练习已被全球 300 多所高校采用,他曾于 2013 年获得 ACM CCS Test-of-Time 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微软官网)

姓名:高剑锋(Jianfeng Gao)

机构:微软

入选理由:对网络搜索、自然语言处理和对话系统的机器学习方面所做的贡献

个人介绍:微软研究院杰出科学家兼副总裁,同时也是 IEEE Fellow、ACM 杰出会员。1999 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得计算机软件博士学位;2006-2014 年,他担任微软研究院 Redmond 总部的自然语言处理部门的首席研究员; 2014-2018 年,他担任微软研究院 Redmond 总部的深度学习技术中心研究经理,领导文本和图像处理的深度学习研究。目前,他负责领导深度学习小组,该小组的使命是推进深度学习及其在自然语言和图像理解中的应用,并在对话模型和方法方面取得进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休斯顿大学官网)

姓名:韩竹(Zhu Han)

机构:休斯顿大学

入选理由:对大规模通信网络分布式自主管理所做的贡献

个人介绍:1997 年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得学士学位,后来在美国马里兰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研究领域包括无线资源分配与管理、无线通信与网络、博弈论、大数据分析、安全、智能电网等。2010 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杰出青年奖,2011 年获 IEEE 通信协会Fred W. Ellersick奖,2015 年获 EURASIP Journal on Advances in Signal Processing 最佳论文奖,2016 年获 IEEE 通信系统领域 Leonard G. Abraham 奖,还多次在 IEEE 学术会议中获得最佳论文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哈佛大学官网)

姓名:孔祥重(H.T. Kung)

机构:哈佛大学

入选理由:对并行计算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和并发控制所做的贡献

个人介绍:哈佛大学 William H. Gates 计算机科学与电子工程教授、Vinton Hayes 电气工程学高级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计算机体系结构、网络、信号处理、机器学习、并行计算、安全等。他在 1978 年提出的数组式平行(Systolic Array)理论,对计算机科学产生革命性的影响。2023 年,成为北科大荣誉讲座教授,以“Embracing Generative AI(拥抱生成式 AI)”为题,与超过二百位师生分享专业见解,协助启发更多学子充分运用 AI 科技,引领产业、造福社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官网)

姓名:Wenjing Lou

机构:弗吉尼亚理工大学

入选理由:对信息和网络安全所做的贡献

个人介绍: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 W. C. English 教授,是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 (IEEE)会员,还是 IEEE 通信与网络安全会议(IEEE CNS)的指导委员会主席。拥有佛罗里达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研究兴趣涵盖网络安全领域的许多课题,包括网络安全、无线网络、网络物理系统安全、对抗式机器学习和应用密码学。目前的研究重点是网络信息系统中的隐私保护技术和无线网络中的跨层安全增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官网)

姓名:马匡六(Kwan-Liu Ma)

机构: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入选理由:对大规模数据可视化研究方面所做的贡献和领导作用

个人介绍: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计算机科学系的杰出教授,负责指导 VIDI 实验室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可视化卓越中心。他的研究领域横跨可视化、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和高性能计算等领域。目前他领导着一个由 20 名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从事大数据可视化、可视化分析、可视化故事、科学可视化、智能系统和沉浸式可视化等方面的研究。2000 年曾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总统早期研究奖(PECASE),2012 年当选为 IEEE Fellow,2013 年获得 IEEE VGTC可视化技术成就奖,并于 2019 年入选可视化学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清华大学官网)

姓名:马维英(Wei-Ying Ma)

机构:清华大学

入选理由:对网络搜索和数据挖掘领域所做的贡献和领导作用

个人介绍:现为清华大学惠妍讲席教授、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首席科学家,此前曾任字节跳动副总裁兼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前微软亚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他的研究方向包括 AI 的几个核心领域,例如搜索、大数据挖掘、机器学习、自然语言理解与生成。在世界级会议和学报上发表过逾 300 篇论文,并拥有 160 多项技术专利。他还是国际计算机学会会士(ACM Fellow)、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于 2017 年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并曾入选 TOP100 科学家,全球排名第 86 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密歇根大学官网)

姓名:茅斫青(Z. Morley Mao)

机构:密歇根大学

入选理由:对互联网安全和性能方面所做的贡献

个人介绍:密歇根大学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教授,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曾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CAREER 奖、斯隆奖学金(Sloan Fellowship)和 IBM 教师合作奖。她的研究兴趣领域包括网络系统、移动和分布式系统以及网络/系统安全,其工作既包括实证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也包括新系统的设计和实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卡内基梅隆大学官网)

姓名:Elaine Shi

机构:卡内基梅隆大学

入选理由:对遗忘计算(oblivious computation)和去中心化区块链科学基础所做的贡献

个人介绍:卡内基梅隆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副教授,还是 CMU 密码小组的成员。由她设计和构建的系统高效、安全可靠,且对用户和程序员友好。她采用跨学科的方法,将密码学、系统安全和基于语言的安全融为一体。她的研究领域包括区块链和智能合约、安全分布式系统和遗忘 RAM 模型,以及加密计算的密码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印第安纳大学官网)

姓名:XiaoFeng Wang

机构: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

入选理由:对系统安全和隐私领域所做的贡献

个人介绍: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信息学、计算机和工程学院的研究副院长和教授,还是 IEEE 和 AAAS 会员,同时也是 ACM 安全、审计和控制特别兴趣小组 (SIGSAC) 的主席。他的研究成果曾多次获奖,包括第 32 届 IEEE 安全与保密研讨会(IEEE S&P Oakland)的 PET 奖和最佳实用论文奖,以及第 26 届网络与分布式系统安全研讨会(NDSS)的两项杰出论文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微软官网)

姓名:谢幸(Xing Xie)

机构:微软亚洲研究院

入选理由:对空间数据挖掘和推荐系统方面所做的贡献。

个人介绍:现任微软亚洲研究院资深首席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普适计算专委会副主任,以及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社会媒体处理专委会常务委员。目前,他领导的研究团队致力于数据挖掘、社会计算和负责任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究。他的学术成就包括2019 年获 ACM SIGSPATIAL 十年影响力论文奖及中国计算机学会青竹奖,2020 年获 ACM SIGSPATIAL 十年影响力论文荣誉奖,2021 年获 ACM SIGKDD China 时间检验论文奖,2022 年获 ACM SIGKDD 时间检验论文奖,2023 年获 IEEE MDM 时间检验论文奖和中国计算机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并被评为 DeepTech 中国智能计算科技创新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 ACM Fellow 获奖者完整名单

除了 14 位华人科学家,本次入选 2023 ACM Fellow 的还有万维网发明者 Tim Berners-Lee,以及“深度学习三巨头” Geoffrey Hinton、Yoshua Bengio 和 Yann LeCun。

以下为 2023 ACM Fellow 获奖者完整名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