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出炉。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6.0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2%。

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5.2%。

业界专家认为,2023年,GDP同比增长5.2%,高于年初预设的目标,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增速处于全球前列。

展望2024 年,GDP 增长目标有望维持在5%以上,因为1万亿的特殊国债凸显稳增长基调;同时也是市场对于稳就业的共识性数据,并预计积极政策有望继续发力稳增长,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预计后续经济增长动能将继续修复,经济有望保持恢复向好态势。

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在1月17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交出了一份成色好、分量足的成绩单。从经济增长看,2023年我国GDP超过126万亿元,增速比2022年加快2.2个百分点。

按照可比价计算,2023年经济增量超过6万亿元,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经济总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稳步提高,2023年达到89358元,比上年增长5.4%。

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十足。

基建投资明显“提速”

随着增发国债等政策持续落地显效,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出现小幅回升:2023年,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5.9%,增速比1-11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

其中,12月基建投资更是明显“提速”,据民银研究测算,12月当月同比增速为6.8%,较上月加快1.8个百分点,同样连续两个月加快。

从先行指标看,2023年12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9%,较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连续两月回升。其中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较上月回升3.1个百分点至65.7%。

中银证券还表示,近期中央层面会议强调2024年经济工作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强化宏观政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基建投资有望成为2024年稳增长的重要发力点。

民银研究认为,从资金来源看,万亿国债增发逐渐落地,支撑政府债券发行保持高增速,2023年12月政府债合计净融资规模为9279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6470亿元。发改委月中要求各地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加快资金拨付使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展望2024年,民银研究预计,基建投资将继续发挥托底作用。一方面,资金来源方面,中央财政增发的万亿国债将在2024年形成实际投资支出;财政政策将“适度发力,提质增效”,2024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预计将不低于2023年,继续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另一方面,项目方面,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预计重大项目将会持续推进。

国金证券也表示,2024 年经济亮点或需要回到政策本身寻找,直接支持基建投资、间接支持消费,地产政策聚焦“三大工程”等,是新一轮稳增长政策的核心抓手。2023 年末,“万亿”国债项目下达、全国多地加快推进“三大工程”项目开工建设。

展望2024年,银河证券还指出,“1万亿元国债和约4万亿元专项债助力基建稳增长。2024年出口、房地产投资、消费等或处于逐步复苏中,基建投资有望成为稳增长抓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此,银河证券预计,2024年新增专项债4万亿元。中央财政增发1万亿元国债用于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防洪治理工程等,中央财政加杠杆提升基建预期,并预计2024年狭义、广义基建投资增速分别为10%、9.35%。

来自官方数据显示,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有效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持续发挥。2023年,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8.9%,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其中,四季度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3.1%,拉动GDP增长1.2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司司长翟善清近日撰文表示,“2024年,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安排适当规模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强化专项债券资金管理使用,支持地方加大重点领域补短板投资,促进投资合理增长。”

逆周期政策有望发力

在业界专家看来,2024年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较强,需求水平仍有改善空间,以及地产复苏的持续性还需观察,经济回升向好仍需政策的持续支持。

西部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边泉水在最新研报中称,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有必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力度或须进一步加大,2024 年才能实现5%左右的增长和温和通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也表示,2024年一季度已进入稳增长关键阶段,逆周期调节政策有望前置发力。其中,降准的落地,基建投资也将保持较高水平。

瑞银宏观还表示,政策有望温和加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宏观政策要保持支持基调,重点强调了加强政策协同落地,不过政策支持力度可能较为温和。

在瑞银宏观看来,近期并没有出台大规模政策刺激迹象,预计政府将在3月份的两会上将财政赤字率设定为GDP的3.5-3.8%(包括可能发行的新一批1万亿特别国债),提高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新增限额至4万亿元,再发行2-3万亿元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资债券;同时预计央行将在2024年降息10-20个基点,降准25-50个基点,并结合其他流动性工具(尤其是市场关注度很高的PSL);同时还预计2024年房地产政策将进一步放松,推进落实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房建设。

东北证券分析师张陈在最新研报中称,从逆周期调节角度看,政策加码宽松的必要性有所增强。

张陈进一步表示,“从当前宏观政策的格局来看,财政宽松力度边际增强,12 月基建发力加快,但货币政策按兵不动,近期央行的操作并没有降低政策利率。透过当前的政策取向,结合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理解,未来政策的重心仍然集中在供给端,着重于促进高质量发展。对需求端,政策仍会‘以进促稳’,在财政政策上‘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货币政策更多是配合财政,以提升经济内部动能,扩大稳定需求。”

显然,有了2023年的基础与政策的有望加码,2024年的中国经济将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