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 | 梳子姐

千假万假,贻害之大莫过于数据造假。

面对眼花缭乱的各种数据,谁能分辨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哪个是半真半假。

最近,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说,统计造假是统计领域最大的腐败,严重违反统计法,严重影响统计数据质量,干扰甚至误导宏观决策,违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求真务实工作作风,损害党和政府公信力。

此言不虚,用一组假数字粉饰太平,误导决策,确实会产生恶性循环,进入年年造假、步步造假的怪圈。

比如,粮食产量和经济增长,一旦用假数据作为基数,那么以后年年都需要增长,除了造假就别无选择。

比如,2017年6月,对吉林和内蒙古进行巡视回头看发现,两地存在经济数据造假问题。

辽宁曾公开承认2011-2014年GDP有水分,其中2016年GDP虚高约为23%。

2015年,湖南省在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抽查中,某地5.8亿元的产值上报为44亿元,1.1亿元的主营业务收入上报为7.8亿元。

反过来看,抛掉虚高和造假部分,实际不就是减少和降低吗?

不敢想象的是,再过几年时间,现在我们那些骄人的数字能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呢?

统计造假并不仅仅玩数字游戏,也需要付出很大成本。

比如,20多年前听闻一地级市年底为了GDP好看,竟然跑到银行去贷款拿钱交税,变成了领导的显赫政绩。10多年后,那个领导终究落马了,可是后面历年数据也都是在他的基础上年年攀升,又有多少可信度呢?

现在又听说更有更高明手段,有专门的数据公司提供服务,想要多少投资额度、多少外资企业注册,都可以合法合规地买到。

那么问题来了,统计数据失实,主体责任在哪里,是统计部门一家的问题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们怀疑数据失真,统计局长往往成为第一背锅侠,实际上统计部门真背不动这么重的大锅。

数据好坏其实与统计部门没有半毛钱关系,主要关系到一届班子的政绩,主要领导的前程,以及地区和部门的面子。

所以,造假的源头在权力部门,在主要领导那里,但是他们又很聪明,不会直接要求统计部门该如何如何,稍稍暗示几句就够了。

如果统计部门对领导的暗示不能做到心领神会,仍然一意孤行地反映真实情况,那么不换思想就换人,恐怕位子就坐不稳了。

数据造假实际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幻想,从房价涨幅到居民收入,从物价水平到经济增速,这些数据到底真不真,假不假,大多数人内心自有感受,只是不想戳穿罢了。

牛皮总有吹破的那一天。统计数据造假可以骗过一时,不可骗过一世,可以骗过视听,骗不过老百姓真实感受。

当那些虚假的泡沫一个个破掉,真不知道后人会如何回望我们这个时代。

少做假就是少作孽,行行好,积点德吧。

- 完-

Liurushi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