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你有买房的打算吗?为什么?

2023年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是比较艰难的一年,2024年也难期待有较大的改善。

为什么现在的人们不买房了?有人认为是老百姓没钱了,有人认为是房子已经过剩,供大于求。

专家是怎么看待年轻人不热衷买房这件事了呢?

近日,北大国发院院长姚洋表示,中国经济本身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只是在恢复的过程中有一点起伏而已。2023年,房地产行业的首要目标就是解决保交楼的问题。只有房企保交楼,才能稳住市场的预期。这个问题有所缓解,但是仍然没有彻底解决。在政策上,我们也需要改变,以前的三条红线有贷款限额,现在虽然改成了“三个不低于”,但是贷款限额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之所以人们买房的积极性不高,并不是因为老百姓没钱,只是因为价格没有跌到位。我国老百姓的储蓄率还在上升,这说明老百姓兜里还是有钱的。房子又是老百姓最重要的资产,没有之一,因此,他们在购买的时候会比较谨慎,万一自己买了之后就下跌了怎么办?因此,很多人是持币观望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房价到底要跌多少才叫跌到位呢?

姚洋表示,我也没办法给出确切的数字,这个是老百姓自己决定的。当老百姓觉得这个价位已经很低,如果再不买又涨上去了的时候,就会是跌到位的时候。目前国内房地产的问题就是下跌太慢,没有一步到位。如果现在一二线城市的房价,突然间下跌50%,你看看有没有人来买房?会有很多人来抄底的。

为什么房价会跌这么慢呢?

姚洋认为,主要还是各地主管部门不想让房价下跌过快。但是不让房价下跌又不符合经济规律,很多主管部门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因此,很多地方已经慢慢放开了房价的下跌幅度,只是并没有明说而已。

对于姚洋“老百姓有钱,只是房价没有跌到位”的观点,很多网友还是表示赞同的,因为现在的确有很多网友看到房价下跌之后蠢蠢欲动,但是又不敢轻易出手,生怕自己被套了。

如今的房价就像是股票一样,看到股价下跌了,很多人就想去抄底。可是当你抄底之后,你会发现你抄在了山腰,距离底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有网友表示,一直计划换房,给家人改善一下,不知道何时入手合适,想再等等,又怕房子突然涨价。

这个网友的想法可能是很多具有改善房想法的人的内心。也许他们已经具有了买入改善房的条件,但是很不希望自己买了之后,房价又跌了,可能两年的努力就白费了。

举个例子:假设改善型住房原来的房价是2万元/平米,在大环境的影响之下,房价降到了16000元/平米,这已经是下跌了20%的结果。按照150平米计算,现在购买比之前购买的少花了60万元,你可能感觉很幸运,想要去抄底。等你买入之后,房价并没有上涨,反而是继续向下走,下探到了12000元/平米的价位,你可能只是多等了两年,你就又少花了60万元,这笔钱足够你把房子好好装修一番了,可惜你下手早了,什么也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问题来了,房价到底跌到多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跌到位呢?

虽然专家们并没有确切的数字,但是我们可以参考发达国家的房价收入比,这是比较直观的一个数字。什么是房价收入比?它是指一套房子的总价与家庭年度总收入的比值。举个例子:假设一套房子的价值是100万元,家庭年收入是10万元,那么房价收入比就是10。这意味着这个家庭需要不吃不喝10年才能买到一套房子。

按照国际惯例,房价收入比在3-6之间算是比较合理的值。可是咱们国家深圳的房价收入比高达35.5,这意味着绝大多数人跟深圳的房子无缘了,也意味着深圳的房价过高,远超世界一线城市的平均水平。

我们以东京、首尔等城市为例,房价收入比达到14就已经是很高的数字了,北上广深的合理房价收入比也就是14左右。我个人认为,深圳房价至少要腰斩,才具有抄底的价值。不过鉴于国内对于深圳的喜爱,短期内跌不了这么多。

二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在6左右是比较合理的价值。三四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则需要降到4左右。

如果你现在处在一个二线城市,房价经历一波下跌之后,房价收入比来到了6左右,那么就到了合理的价格区间。如果二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降到了4以下,证明房价跌的有点猛了,可以选择合适的房子进行抄底。

当然,以上只是个人的观点,并不是真正的投资建议,具体怎么做,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判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用颠覆式创新与新商业模式融合,全世界都是你的舞台!

在新商业的世界里,没有被淘汰的行业,只有被颠覆出局的企业,现在所有的商业竞争都会聚焦在“颠覆与重构”上。

一家公司或者一位老板,如果颠覆与重构能力短缺,注定会提前败下阵来。

请记住:没有创新力,哪有想象力;没有想象力,何来竞争力;要想破局突围,必须颠覆原有商业模式,重构新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