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银行服务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新探索。

文/刘宇翔

编辑/王芳洁

在《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一书中,经济学家卡萝塔.佩蕾丝总结了过去250年间的五次技术(产业)革命,即始于18世纪70年代的工业革命、19世纪20年代的蒸汽机和铁路革命、19世纪70年代的电力革命、20世纪初的汽油和汽车革命、20世纪70年代起的信息技术革命。佩蕾丝发现每次技术革命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在促进新产品、行业和通用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瓦特的蒸汽机生产得到威廉士·迪肯斯银行的贷款;爱迪生获得摩根银行的贷款,推进了电灯的研发,建立了爱迪生电力照明公司,得以在曼哈顿地区兴建中央发电站;亨利福特先后获得密西根储蓄银行、底特律日耳曼-美洲银行的支持;信息技术革命离不开《小企业投资公司法》《信贷担保法案》带动的金融扶持。

在金融的支持下,科技创新能迅速变成大规模生产的产品,推动了经济增长,使得人类在过去250年创造的财富比之前两千年里所创造的总和高出数十倍,使人类摆脱了依赖自然资源和初级加工的“马尔萨斯式增长”,步入科技创新推动的“熊彼特式增长”。

从经济史来看,许多具有颠覆性的重大创新往往来自小企业,它们的成长离不开活跃的金融服务。所以,经济增长竞赛某种程度上是比金融如何更好地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成长。

这已经成为共识,近期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就指出,“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等。”会议明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如何书写好这五篇大文章,成为银行业的作业题。

01

精准滴灌,破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我国已经是中等收入国家。在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后,劳动力供给就不再是最重要的经济增长动力。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教授、副院长张晓燕表示,科技创新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

张晓燕研究发现很多科研创新来自“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贡献,“专精特新”是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中小企业。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中小企业三级递进式的体系,截至去年9月份创新型的中小企业数量为21.5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8万家,“小巨人”企业1.2万家。这些企业虽然数量很多,并有巨大的融资需求,但是融资过程中还是遇到很多困难。张晓燕认为,解决这些“专精特新”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我国金融科技创新的关键步骤。

得益于风险投资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风险投资投资科创型企业,但除了股权融资,科技型中小企业仍然需要债权融资。因为其在创新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支持,除了研发人员薪资、设备采购等常规性支出,经常会有临时的、大额度的资金需求,如原材料供应紧张时抢货、研发攻坚阶段需加大投入等,都需要在短期内筹集大量资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东省高性能光学透镜精密模具与成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是深圳明智超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明智科技)获得的诸多荣誉。然而就是这样一家如今荣誉等身的科技型企业,在项目研发阶段也依然面临资金难题。

幸运的是,在了解到明智科技急需大量资金这一情况后,微众银行为其提供了科创贷款线上金融服务,帮助企业解决了资金难题。

微众银行推出的科创贷款是专门针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打造的科技金融产品,于2020年3月份上线。它具有无需抵质押、无需线下开户、全天候、智能化等特点,能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更为合适的授信额度,更好地满足其资金需求。

相比起风险偏好高的股权风险投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债权融资难题其实更难以解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传统银行需要企业提供抵质押或担保,但不同于传统行业,科技型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往往缺乏不动产等抵押物,创新型企业的技术往往还需要大量试错,产品在爬坡期更不会公开技术细节,普通手段难以精确测量其价值。

微众银行“科创贷款”在处理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时,并不需要抵押物,运用数据和科技的优势,去挖掘科创企业拥有的如知识产权、专利等的金融数据价值。

这个做法此前是没有成熟经验的。微众银行科技金融部副总经理袁伟佳曾介绍说, 行业内之所以没有成熟的经验主要是因为这项工作难度不小。知识产权的数据大部分是文字性描述的非结构化数据,首先要解决是如何将非结构化数据用来建模;其次,如何在分散的专利中找到体系和规律,而不是单纯以专利数量上进行评估,这需要大量的数据分析。

针对这些难题,微众银行在其面对普适性小微企业的贷款产品微业贷的基础上,除合运用银税互动、银商互动提供的税务、工商、征信、司法、电力等可用于评估企业信用偿债能力的第三方具有公信力的数据外,引入了近 4000 多万个专利相关数据,经过深刻理解专利的内涵,对专利数据进行充分挖掘,不仅对结构化的字段,还通过在专利著录事项、专利说明书摘要、专利权利要求书等文献中采集大量的非结构化信息,运用科技手段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组合和分析,文字就转化为具有总览、对比、分析及预测作用的字段,构建相应的规则,用以评估企业技术的有效性、质量以及价值等,再结合对企业的人才体系、股权价值等信息的深度挖掘,应用到科技类目标企业的筛选、授信决策等各环节中。

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客户在微众银行金融 APP、微信公众号申请“科创贷款”时,并不会感知到背后复杂的流程,从提交贷款申请到获得贷款,全流程纯线上化,无需人工介入,最快可以在一分钟内就能完成全部操作。

微众银行之所以能让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拥有如此便捷、轻松的信贷体验, 是因为这套体系的背后是微众银行的微业贷已经积累了数百万小微客户实际业务产生的数据,比如逾期数据、坏样本数据等,能帮助微众银行的技术模型更好地迭代,提高风险评估的精准度,提高对科创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风险把控能力。

袁伟佳说,“我们花了许多年的时间在做很多苦活累活的。”

苦活累活是有回报的。上线三年,微众银行科技金融已经在全国20个省及直辖市、200多个地级市开展业务,吸引近32万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前来申请,已申请企业占所在地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总数的比例达17%,在当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渗透率超25%,累计授信超2600亿元。在深圳2.3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有近五成的企业申请了科创贷款服务。微众银行为深圳地区科创企业累计授信超360亿元。

02

“助推器”,特色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走出关键三步

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成长是场马拉松,不仅仅需要融资。

微众银行科技金融部此前在调研企业时发现,影响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的有四大因素:融资、战略、高端人才的引入、上下游的匹配尤其是下游订单。微众银行科创金融部围绕着企业最关注的这四个因素进一步做了诸多探索。

“科创贷款”能帮助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解决间接融资问题,此外2021年7月,微众银行就推出了“政银担”服务,先后与全国 20 多家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签约,通过线上化、批量化的融资担保服务模式,“见贷即保”,充分发挥各方的金融创新优势,依托风险分担机制,有效降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扩充企业融资渠道,截止目前,总共累计放款金额已经超过360亿,共为企业节约了 6300 多万担保费。

除了打通融资端,微众银行还围绕着国家政策进行深度挖掘,通过数字化方式搭建政策与企业间的“桥梁”,帮助企业发展。

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方向如果能与政府的产业政策有机结合,就能进入“快车道”。近年来,各地方政府围绕着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做了许多部署,各地方政府非常希望其产业政策、相关优惠红利能够传递到企业。比如深圳市科创委以及科技主管部门就非常希望能引导更多科创企业到深圳市主打的“20+8”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集群里,为此给予了贴息等政策优惠。

但中小微企业一般难以非常精准地了解到政府的产业政策,也就难以获得政府匹配的政策优惠。微众银行科技金融部深入了解深圳市各区的产业政策,通过数字化提炼和分析找到符合产业政策的客户,充分发挥流量、客户群的优势,把政策传递到客户,帮助企业精准地匹配到政府引导的产业方向,从而享受到贴息政策。

在过去,企业想拿到政府的贴息资金,需要跑银行和政府,递交很多纸质的资料。为了方便客户,微众银行在线上化的信贷产品中加入了“一键贴息”的功能,符合条件的深圳科创企业可以更便捷地享受到优惠政策,政策也得以实现更大的线上化和价值化。此外,微众银行专门建立政策落地团队,帮助解决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需要高质量的人才,但就业市场同样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结构性错配。很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专注于细分赛道,哪怕是在细分领域里取得了不错成就并在未来有很大的成长前景,也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才。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缺乏获取人才的经验和渠道正是导致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帮助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解决人才引进问题,2022年9月微众银行企业+联合智联招聘推出“惠蓝种子计划”,微众银行通过数据模型筛选出高成长性的企业,精准到具体地域、行业、赛道,直接对接到高校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同时,通过视频及直播进行推广,实现双向选择。该计划总共已有超过700多家公司参与,累计提供超两万个就业岗位,吸引超210万毕业生投递简历。

绝大多数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会把上市做为战略目标,这就需要与股权投资机构打交道,而不少“专精特新”企业专注于细分赛道,缺乏相关经验。去年微众银行调研了100多家企业,发现有不少客户对前来洽谈合作的机构所知甚少,不了解其投资风格,不清楚对方是否已布局过竞对企业,连对方是不是真正的投资机构都不好把握。中小微企业可能接触了数以百计投资机构,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转化率并不高。即使企业想要主动了解创投市场动态与趋势变化,但也苦于缺少低成本获取信息的渠道。

了解到这一痛点后,微众银行推出数字创投服务,上线了微创投投融资综合服务,包括微查找、微洞察和微推荐功能。其中企业用“微查找”可以快速了解投资机构的赛道、偏好、既往投资标的等,形成对投资机构的更立体、更全面的认知;而“微洞察”功能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地获取整体创投市场变化与细分赛道融资最新动态;“微推荐”则是运用了微众银行独创的基于AI模型的企业机构匹配模型,能够基于企业画像需求与机构投资偏好,精准匹配适合企业的投资机构。微众银行还配有专业团队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融资咨询、投资人定向对接等服务。

微创投不但搜索投资机构、投资人,还可以搜企业和专利。除了陆续引入一级市场的投融资相关的数据,微众银行加大了知识产权数据的采购,并采用内嵌式GPT大语言模型读懂专利全文数据,根据企业的专利数据进行创新性评估,输出创新性分数,再根据收入增长预测模型、市场竞争格局变化,预测未来的竞争力,使投资机构、FA等行业生态伙伴也更多维度了解企业,提高融资合作概率。

在此过程中,微众银行作为投资机构的科技赋能方,还可以帮助地方政府招商布局战略新兴产业,通过大模型对数据库上千家企业进行赛道划分、评估,帮助地方政府寻找符合其发展方向的目标企业,进行对接,完善和补强产业链。对于交易所而言,也希望引导从科技型中小企业中遴选出更多专精特新企业进入培育期,微众银行能从数据库中精准分析出目标企业,提供给行业生态伙伴,有针对性的进行孵化。微众银行还联合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通过认股权方式为深圳“20+8”产业链中高潜力、高成长、高创新的优质中小微科创企业提供专项成长支持,通过探索线上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满足科创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

自 2023年7月份上线以来,微创投以“科技+数据+大模型”驱动,为深圳100 多家科创企业提供了服务。微创投的产品、数据、模型还在不断丰富、迭代中,未来会不断推出更新功能、产品和服务。如微推荐服务将延伸到上下游企业间进行推荐,帮助企业寻找商机。

总体来说,微众银行特色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走出了关键的三步:2020年率先运用数字化信贷产品,强化融资支持,让科创企业“长出来”。三年间,微众银行还不断发挥数据价值让惠企政策“活起来”,并通过创新服务模式让科创企业“强起来”。与此同时,更携手生态合作伙伴,让“科技—产业—金融”循环高效“转起来”。

如今,这个特色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已日臻完善,成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助推器。袁伟佳表示,“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打造全链路商业服务生态圈,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有特色的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服务,陪伴它们成长。”

像明智科技这样的先进制造科创企业在深圳遍地开花。

不止深圳,微众银行已面向全国范围内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打造了包括政策查询匹配、贴息代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辅导、知识产权查询、企业人才服务等在内的科创权益服务,并不断丰富科技保险服务,积极开展“专精特新”培育计划,满足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助力更多中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道路。

微众银行之所以用心服务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是因为其自身就是因科创浪潮而生的数字银行,更懂科技,更懂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需求,从而更好地满足他们的融资和非金融服务需求。

正如微众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李南青总结,“未来,微众银行将继续秉持‘让金融普惠大众’的初心使命,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落到实处,做好五篇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