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8月的延安,在一所窑洞内,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一个女婴呱呱坠地。

年轻的母亲强撑着坐起来,看着襁褓中粉嫩的婴儿,她脸上满是初为人母的喜悦。

“给孩子取个名字吧,”女人欣喜地对一旁的男人说道,“这可是我们第一个孩子。”

男人面无表情,他已经有过一段婚姻,前妻还留下一个孩子。已经尝过做父亲的滋味,所以新生的婴儿对他没什么吸引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妻子要求他给孩子取名字,男人略一沉思,说:“就叫她‘豆豆’吧。”说完转身走出了窑洞,自始至终都没好好瞧孩子一眼。

女人看着男人消失的背影不满地嘀咕:“豆豆,豆豆,难道你爱吃黄豆,我女儿就得叫‘豆豆’吗?真难听。”

果然,这个女孩长大后,母亲又给她取了个学名,叫“林立衡”。
这对夫妻就是林彪和叶群夫妇。

※※※

豆豆出生那年,延安的条件非常艰苦,好多人都吃不饱饭,就连坐月子的叶群也是饥一顿饱一顿。

营养跟不上,奶水自然也少。勉强坚持到孩子满月,叶群就一点奶水也没有了。看着自己干瘪的乳房和饿得嗷嗷大哭的婴儿,她心如刀绞。

叶群找到林彪,让他想办法为孩子搞些奶粉来。

林彪却阴沉着脸说:“你叫我去哪里弄奶粉?延安这么困难,怎么弄!”

叶群听后很生气,骂他道:“你就是个呆子!延安比你官儿小的都能弄到,你怎么就不行?我看你是想眼睁睁把孩子饿死。”

叶群说话时明显带着哭腔,她眼前不时浮现出孩子嗷嗷待哺的样子。

林彪却丝毫没有怜悯之心,他板着脸回答:“人和人又不一样!我就是搞不到,也不想搞!”

说罢他摔门而去,气得叶群在后面直骂他“冷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彪平时不抽烟、不喝酒、不近女色,没仗打的时候,除了研究地图和战术,生活中就再没有什么能引起他的兴趣。尤其是老婆没饭、孩子没奶这些“琐事”,他更是从不关心。

他不光对家人刻板,对同事和部下也非常冷硬。

井冈山时期,毛主席认为林彪是个可造之才,所以决定提拔他当团长。问林彪有什么想法时,没想到林彪只回答了一个字“行”。

随后毛主席又问他有什么困难,可以向组织提。林彪又回答“没”。

这种惜字如金的回答,让旁人看得目瞪口呆。

如果是别人,从一名连长直接被提拔为团长,肯定会笑得合不拢嘴,然后对上级说一大堆感激的话。而林彪在确认过毛主席没有其他话要对他说之后,竟然面无表情地扭头走了出去。

除了少言寡语外,林彪在对人待物上也同样冷淡。只要是他不愿意做的事,任何人的面子都不会给。

1950年,林彪与斯大林共同参加了一场宴会。期间,斯大林为了向林彪表示好感,便端着酒杯向他敬酒。林彪当场拒绝,并表示自己不会喝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热情好客的斯大林没有善罢甘休,他再次端起酒杯向林彪敬酒并表示:这只是一杯不含酒精的甜葡萄酒,林彪依然不为所动,就算是做个假饮的姿势也不肯。

宴会上的人看到这一幕都感到非常尴尬,这毕竟是斯大林在敬酒啊。

林彪被称为“战神”,很多人只看到他指挥能力强的一面而忽视他的带兵能力。事实上,林彪之所以成为优秀的军事家,关键在于他超强的带兵能力。

从南昌起义时的连长到建国时的四野司令员,林彪率领的部队一直是其所在部队中最能打的。

他当连长时,他的连是全营最能打的连;他当营长时,他的营是全团最能打的营。到解放战争时,四野的战术水平又是五大野战军中最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纵观林彪的军事生涯,他最擅长的就是运动战。因为崇尚进攻,所以林彪的经典战例几乎全都是进攻战。如:飞夺泸定桥、抢占腊子口、大战平型关、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

在担任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期间,林彪多次强调要拼硬仗,打仗时要刺刀见红。

在林彪提出的六大战术原则中,就有一个三猛原则:即猛追、猛打、猛攻。仅凭这些非常具有血性的战术来看,许多人心目中的林彪肯定是一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一样。但实际却并非如此。

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在与林彪第一次见面时就感到非常意外,她无法想象,眼前这个身材单薄、性格腼腆的人,竟然就是统帅四野百万雄兵的大将军。

能给王光美留下这种印象,是因为林彪一直是一个话不多的人。

日常生活中他不苟言笑,早在林彪任延安抗大校长时,有人就时不时戏称他为大姑娘。然而正是这种冷僻的性格,总让人摸不准他的秉性。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让他手下的将领们难以揣测而保持敬畏之心。

由于内向的性格,使得林彪在日常生活中总是独来独往。没有仗打的时候,他就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子里研究地图和兵书。工作中他与下属沟通时,也从来不会带一点感情。

与林彪关系最亲密的是刘亚楼上将,林彪每次见到他,就直接称呼他为“刘亚楼”。然后抓起一把自己最喜欢吃的炒黄豆,问对方:“吃一点儿?”

事实上,林彪虽显得不近人情,但在部队中却有很高的威望。这是因为他向来一碗水端平,不会因为谁官大谁就有理。而且林彪用人只看能力,不看出身,也从不看与他关系亲疏。

这种一视同仁的用人方式,不仅不会引起部下反感,反而会让部下更相信林彪。

除此之外,林彪在指挥作战时,凡是部下立了功,他一点也不会贪,全部都会记在立了功的将领身上。但如果打了败仗,他却会主动往身上揽,不推却也绝不会责怪部下。而这也是林彪能够以佝偻之躯统帅四野百万大军的关键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彪的指挥军事能力,国内有目共睹,然而国外对他同样也有高度评价。

林彪在苏联疗伤时,斯大林曾表示,自己愿用15个装甲师换取林彪一人。

那他当年做了什么?竟让斯大林想用15个装甲师来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