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珠海高新招商”以招商运营为核心,聚焦珠海工业园区、珠海5.0产业园等招商引资工作,依托专业的招商团队和丰富的创新资源,为企业提供产业园入驻、平台搭建、产业政策咨询、科技服务等全流程专业服务。推动高新区招商引资工作走深走实,为高新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内容概述

2022年我国正极材料产量为201.7万吨,同比增长81.43%,负极材料产量为137万吨,同比增长90.28%,电解液产量89.1万吨,同比增长75.74%,隔膜产量为12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58.97%,其他储能材料产量为61.31万吨,同比增长76.94%。

一、储能材料行业概述

储能材料是指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利用材料本身相态或结构变化,向环境自动吸收或释放潜热,从而达到调控环境温度的一类材料。目前,储能材料主要有四类:金属储能材料、复合材料类储能材料、有机储能材料、无机非金属储能材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中国储能材料行业相关政策

近年来,国家对储能材料产业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支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划,为产业链上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例如,《中国制造2025》、《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中均提出了要大力发展储能材料产业,并支持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此外,地方政府也积极推动储能材料产业的发展,建设了一批产业园区和基地,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储能材料行业产业链

储能材料产业链主要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结构件、辅材等上游原材料,以及电池管理系统、储能变流器、能量控制系统等中游零部件,和风力电站、光伏电站、数据中心储能、储能充电站等下游应用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锂,作为最轻的金属,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属性。它在所有金属中具有最高的比容量,以及强大的得失电子能力。这些特性使锂成为电池制造的理想材料,特别是在高能量密度和长寿命的应用中。因此,锂被誉为“能源金属”。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和电动化的趋势加速,锂的需求也随之增长。电动汽车、储能系统和其他高技术应用对高性能电池的需求推动了对锂的追求。这种趋势为锂行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机会,使其成为全球范围内各国竞相发展的新兴朝阳产业。据统计,截至2022年我国金属锂产量为19000吨,需求量为18463.7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储能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中磷酸铁锂电池和高镍三元电池热度愈升,磷酸锰铁锂及钠电正极材料初显锋芒。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加上小动力、3C市场需求,带动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不断提升。2022年全球三元正极材料产量约为99.3万吨,同比增长38.3%。全球负极材料行业受益于锂电池下游需求增长,近年来产销量快速提升。2017年全球负极材料产量23.5万吨,2022年受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带动全球负极材料产量达153.1万吨。2022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出货量突破百万吨,达到104.3万吨,同比增长70.4%。2017年全球锂电隔膜产量27亿平米,2022年全球锂电隔膜产量达157亿平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储能产业起步大电网时代,建设项目基本以抽水蓄能为主,主要为了应对区域电网的调峰,建设项目少,平均规模大,总体发展较为缓慢,市场化程度低,其他储能技术基本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以示范应用为主,与发达国家的产业化进程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近年来,中国储能产业在项目规划、政策支持和产能布局等方面均加快了发展的脚步,行业发展也更加规范。从我国储能材料供给来看,据统计,2022年我国正极材料产量为201.7万吨,同比增长81.43%,负极材料产量为137万吨,同比增长90.28%,电解液产量89.1万吨,同比增长75.74%,隔膜产量为12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58.97%,其他储能材料产量为61.31万吨,同比增长76.9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需求来看,据统计,2022年我国正极材料需求量为199.98万吨,同比增长78.81%,负极材料需求量为80.94万吨,同比增长42.25%,电解液需求量84万吨,同比增长90.05%,隔膜产量为102.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5.43%,其他储能材料需求量为60.5万吨,同比增长73.8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市场规模方面,据统计,截至2022年我国储能材料市场规模达到6186.07亿元,2016-2022年CAGR为63.45%;细分市场来看,2022年我国正极材料市场规模为4477.8亿元,同比增长150.37%,负极材料市场规模为408.75亿元,同比增长43.88%,电解液市场规模为655.2亿元,同比增长89.07%,隔膜市场规模为169.39亿元,同比增长50.57%,其他储能材料市场规模为474.93亿元,同比增长83.4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中国储能材料行业重点企业

从我国正极材料市场格局来看,2022年,中国锂电正极材料出货量前十家企业的合计市场份额接近60%,市场集中度较2021年有所提升。前十企业中,磷酸铁锂企业数量上升到6家,而三元材料企业数量下降到4家。

2022年,全行业规划和开建了大量的磷酸铁和磷酸铁锂产能,预计在2023年开始逐步形成有效产能,未来磷酸铁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市场竞争将异常惨烈。负极材料格局来看,贝特瑞、上海杉杉和江西紫宸仍包揽负极材料出货量行业前三,三家企业合计市场份额达到48.6%。中科星城负极材料出货量排名由2021年的第六名上升至2022年的第四名。河北坤天和金汇能为2022年新进入前十的两家企业,其中河北坤天以超过3万吨的出货量排名第九,成为2022年负极材料领域的一匹黑马。另外,包括欣源、三信、青岛科硕等企业的业绩也表现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六、中国储能材料行业前景展望

储能材料的应用是当前以及未来能源发展的重点,在新能源、智能电网、电动汽车三大新型产业中都应用了储能材料。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以及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储能材料行业的市场前景将会更加广阔。同时,随着科技创新和技术升级,新型储能材料的研发与应用也将不断涌现,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 end -

转载:珠海高新招商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

官网:www.gaoxinzhaoshang.com

招商热线:1598975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