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居室求学(四十四)

看着鲁迅先生在上海时期的一组照片,我心里想,从1925年与许广平通信开始,直至先生逝世,是先生一生的幸福时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读先生的作品,起初感到先生是苦闷的、压抑的、愤慨的。先生担负着救世大任,近代以来全中国人民的屈辱集于一身,眼里看见那么多的黑暗、愚昧,于是以笔作枪,在壕堑里向敌人射击,以战士的姿态转战在文化战线。

先生厌恶官场。第一天到教育部上班,在当天的日记里,先生写道:"枯坐终日,极无聊赖。"一个"簽事"的职位,安放不下一颗伟大的心。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先生和他的同辈站在一起,在反传统、反封建礼教、引进西方先进文化的洪流中,先生是冲锋陷阵的勇士。在"三•一八"惨案中,先生和英勇的学生站在一起,事不辞难,刑不逃名,写下不朽的《纪念刘和珍君》。在这场血腥的学生运动中,先生和许广平的心贴得更紧了。一个伟大的人,在青年学生中遇到了战友和知己。

"鲁迅先生:

现在执笔写信给你的,是一个受了你快要两年的教训,是每星期翘盼着希有的,每星期三十多点钟中一点钟小说史听讲的,是当你授课时,坐在头一排的坐位,每每忘形地直率地凭其相同的刚决的言语,在听讲时好发言的一个小学生。"

——这是1925年3月11日,许广平写给先生的第一封信。课堂上,先生授业;课堂外,先生还得解惑。一个大时代的大学生,对现实和教育有自己的迷惑,开始写信向自己钦佩的先生求教。这一封信,是及时雨,适时浇灌、滋润先生苦闷的心胸;从此开启先生后半生的幸福之门。先生决定离开北京,应厦门大学之聘,与许广平在远方开始新的生活。

在厦门大学时期,先生与许广平的相互思念更深切,甚至坐在这条船上,还想象对方是否就在另一条漂泊在海上的船上。从《两地书》里,我们能感受到先生内心的喜悦。虽然,期间与顾颉刚先生发生矛盾,心存怨恨,厦大的教学管理也不尽如人意,但有了"广平兄",总有一个可以诉说的对象。于今看来,先生和顾颉刚先生之争,完全没有根本性、原则性的问题。在北京时,阵营的分化瓦解,所谓"现代派""胡适派"的影影绰绰;到厦门后,小人的挑拨离间,相互沟通的欠缺,是先生与顾颉刚先生矛盾激化的宿疾加近恙。我重读《两地书》及顾颉刚先生的书信、日记,找到了这两个伟大的五四人物失和的原因。先生和顾颉刚先生,同样是性格刚毅,得理不让人;加之壮年气盛,互不相让,才有"辞顾颉刚教授之候审"的官司。我读顾颉刚先生给叶圣陶先生的信,读到"我要写文章把鲁迅打倒"的话就好笑。

先生离开北京,而后厦门,而后广州,最后定居上海,同许广平生活在一起,往年苦闷的生活才得到补偿。特别是海婴出生,先生突然就变得年轻了,幸福的时光里又来了一个带翅膀的小天使在头顶环绕,老年又捧掌中珠,你看先生笑得多灿烂!这个时期,先生或在照相馆,或在内山书店,或在文化沙龙拍摄的照片,脸容丰腴,小平头整饬,眼睛里恒有幸福快乐的光芒。虽然也有"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的时候,好在"挈妇将雏鬓有丝",在租界躲几天,生活照常进行,家里有海婴的笑闹。在相对稳定的上海生活阶段,先生扶植文学青年,领导左翼文化,不知疲倦地勤奋工作,以自己的翻译和创作耸为文化高峰,致使后来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先生之死,先生在上海滩的葬礼,是20世纪中国的一个历史事件 ,直到今天还有悲壮的回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读《两地书》,最早读的是1973年的单行本。那时正是青年,感到"师道尊严",先生的书信太严肃。先生与许广平讨论的问题,我有些不能理解,有些不感兴趣,觉得离自己的现实生活很远。多年以后回想,我在那个年龄,可能读郁达夫、徐志摩那种书信会更有吸引力。不过,先生的书信教我不可游戏人生,教我养成不盲从、独立思考的习惯。《两地书》真迹原件出版后,上海的一位朋友赠送我一套。湖南出版的本子,我也得到一册。读这些原件时,我已是人到中年,心情淡定;认真读一遍没有删节的完整书信,"问题导向"是几个历史事件的细节。比如,许广平是如何评价石评梅的?先生和顾颉刚先生的那场不该有的误会,先生的真实态度是什么?等等。通过重读原件,这两个问题得到了解决。我知道了,石评梅那些工愁善怨的文学作品,以许广平的性格是不喜欢的;先生对顾颉刚先生的成见,言语不逊,多猜测和想当然。《两地书》真迹原件,是周海婴夫妇抄录并尊母亲嘱咐公开出版的。对研究鲁迅、喜欢读鲁迅作品的人,这是一个珍贵的版本,有一些鲁迅研究中的疑点,是能从历史档案式的书信原件找出头绪的。我读这些原件时,心里最高兴的,是先生与许广平之间亲密的称谓和信内作为爱人之间的言语。这样,我判断从1925年先生和"害马"通信后开始幸福的时光就有了可靠的证据。先生为什么不能对自己的爱人调皮一下呢?先生为什么不能放弃母亲送给他的"礼物",自己选择"广平兄"呢?

从百草园到上海,前后两头,先生有过幸福的时光。

>>作者简介:

卫建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编审,著有散文随笔集《寻找丹枫阁》《陈谷集》等。

作者:卫建民

文:卫建民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朱自奋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