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说古代在位时间最长的帝王,那就非乾隆和康熙皇帝莫属了。而在我看来,乾隆皇帝是一个功过各占一半,但又不能相抵的君主。功劳是他纠正了康熙和雍正时期的一些弊端,并且他励精图治,延续了康乾盛世。过失则是晚年的昏聩,导致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比如台湾林爽文起义、回民苏十三起义、湖南苗人起义。他的过失导致了清朝由盛转衰,尤其是他重用和珅导致了清朝从乾隆时期就失去了民心。下面,我们就来说下乾隆重用和珅的危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和珅的生平。他原名叫钮祜禄·和珅,是满清正红旗的子弟,然后他娶了直隶总督冯英廉的女儿,由此也能看出乾隆家世显赫。后来他参加科举考试,最终由于他学业不精而落榜。然后他本着强者不抱怨大环境的原则,用他们家强大的背景在乾隆身边弄了一个侍卫。由于他精通蒙满汉藏四种文字,因此他受到了乾隆皇帝的赏识和喜爱,最终他升迁为管库大臣。

在仕途初期,和珅也曾是一名廉吏。但一颗清莲又怎么能在浑浊的水缸里出淤泥而不染呢?曾经有位学者说过一句话:当一个人左手拿着权,右手拿着钱时,即使是圣人也会变成坏人。而这个机会很多就来了,那就是李侍尧案后大量的钱财经过和珅手里时,他的决心动摇了,然后他就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最终和珅越来越疯狂,并成为了大清第一首富,而他的疯狂带来的结果就是让他的家族走向了衰落甚至是灭亡。

其次,我们来说和珅的直接危害。那就是和珅通过各种手段搜刮了八亿两白银,要知道那时候整个大清的财政收入才7000万两。而且和珅还创立了议罪银制度,简单来说就是罪犯可以通过出银子来赎罪,从表面来看是为了增加大清收入,但最后都无一例外由和珅经手,他成了最后的赢家。他用一生证明了什么叫嘴上全是马屁,心里全是生意。他抓住晚年乾隆的喜好,将其玩弄于股掌之上。

乾隆晚年时,和珅更是犹如摄政王一般的存在,乾隆由于年纪问题而将大权落在和珅手里。当时从百官到太监宫女,和珅的耳目遍布各处,比如嘉庆的侍读吴省钦和吴省兰兄弟就是和珅的耳目。甚至是乾隆和嘉庆的谈话都要和珅来传达,其权势丝毫不亚于南宋时期的秦桧。因此有人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最终和珅在刘墉等人的建议下自尽于狱中,一代小人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我们来说下个和珅的潜在危害。他先是为了弄钱创立了议罪银制度,本来那些权贵子弟还因为大清律法做事有所忌惮,而谊议罪银制度则让这些人变得更加肆无忌惮。最终大家发现一个问题:贵族权贵免于律法,地主豪绅又可以通过议罪银游走于律法之外,而广大的百姓就成为了唯一制约者,甚至是议罪银让这些豪绅更加欺压百姓,迫使大家直接或者间接成为了受害者。

而且这八亿两白银背后是无数人通过孝敬和珅来获取功名,大清整个吏治崩塌了。这些人能给和珅一万两,那他们就能从任上获取十万两白银。而这八亿两白银背后就是无数被买来的大臣在地方的巧取豪夺,最终造成了百姓离心和戾气丛生。或许和珅很有才,但他的才能和他做的恶相比不值得一提。从此之后,大清的根基彻底腐烂了,雍正时期虽然有贪官,但总体是好的。而到了乾隆末期,吏治走向了没落,这一直延续到大清灭亡。

乾隆号称十全老人,曾经像和康熙一样想靠着文治武功名垂青史。但他在中后期独断专行重用和珅,且他好大喜功,比如七十大寿就办的很奢华。而他的行为也被朝臣效仿,从此奢靡之风盛行。从乾隆时期开始,农民起义从不曾断绝,比如白莲教、洪门、小刀会等等。很多人沉醉于乾隆的帝王权术,殊不知就是他的帝王权术导致了大清的衰落,最终在他死后五十年内相继爆发了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他的一般功绩是建立盛世,但他的罪过却是让大清四面漏风,最终他的功绩也被自己葬送了。因此,乾隆皇帝就是一个昏君,皇帝犹如老板会让企业不断发展,不好的皇帝则热心内斗,公司发展的一塌糊涂,这样的老板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