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聂凤智、陶勇都出身于红四方面军,建国后都在南京军区担任主要领导职务。

其中,许世友是开国上将,聂凤智和陶勇是开国中将,三人之间友情深厚,一向是共同进退的。

楔子

可是在特殊时期,当许世友劝说聂凤智、陶勇一同进入大别山时,其他二人都选择留在了南京军区的机关驻地。

自此,三位老战友人生的道路也有了不同的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事的前因后果到底如何,许世友、聂凤智、陶勇后来又有着怎样的遭遇呢?

特殊时期,一些老将们纷纷落了难,或是调任到边缘的工作部门,或是下放到了乡下参加劳动。

而在南京军区,也出现了个别批评许世友的横幅。可许世友毕竟是一代名将,有勇有谋,又怎么会被轻松地打倒呢?

再说了自从1955年起,许世友已经坐镇南京军区十多年的时间,并且军区的主要领导中,也有很多人曾是许世友的老部下。

比如聂凤智,在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当时担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空军司令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比如陶勇,也是1955年的开国中将,先后担任了东海舰队司令员、海军副司令员,又兼任了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聂凤智和陶勇都是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同时一个主管海军,一个主管空军,自然是许世友的左膀右臂和最佳拍档。

另一方面来说,当外部的矛头指向许世友的时候,聂凤智和陶勇自然也不能幸免。

因此,当到了1966年底,许世友受到了批评,并察觉到了不对劲之处后,选择了去无锡的第27军暂避风头。

可是没过多久,无锡也待不下去了,许世友只能提交了一份报告,表示自己病重需要去大别山后方医院休养,直接向军委请了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出发之前,陶勇和聂凤智前来送别老领导。

许世友劝说道:“你们两位不如随我一起去大别山吧,那里地处山区,是最安全不过的。大不了,就跟着我留在山上打游击!”

不得不说,许世友的一番话的确耿直而胆大。

聂凤智听了,连忙制止道:“老首长,上山打游击的话,可千万不要再说出口了!”

陶勇也持同样的态度:“老聂说的有道理,可千万不能别再说打游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世友追问道:“那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去大别山吗?”

聂凤智和陶勇拒绝道:“我们知道你是一番好意,但我们和你不一样,你可以离开去大别山,我们走不了。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两个都去大别山待着的话,可能还会影响到你。”

许世友听了,本来还想继续劝说两位老战友,但仔细一想,又觉得这两人的颇有道理。

毕竟,他一个人去大别山养病尚可以说得过去,但如果把两位军区副司令也一同带过去的话,性质也许就发生了改变,确实影响会大一些。

所以,许世友也只能无奈地说道:“既然如此,那大家就各奔前程吧,保重。”说完,许世友便带着一千多的亲信警卫,来到了位于大别山腹地的南京军区后方医院。除此之外,这边还有农场和林场,物资保障是不用发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一刻起,许世友、陶勇、聂凤智三人便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许世友

咱先说说许世友,他可是毛主席的爱将。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毛主席的亲自批准下,许世友来到了山东战场,此后在山东作战了16年,立下了巨大的功勋。

建国后,又是在毛主席的提名下,许世友担任了南京军区司令员,并坐镇在此18年,足以瞧得出毛主席对许世友的信任和重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许世友就是各大军区司令员中的风向标,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作用。

因此,当得知许世友住进了大别山后,毛主席和周总理都很关切,并亲自派人把许世友接进了中南海居住。

在此之后不久,许世友又跟着毛主席参加了一场重要活动,又接着回到了南京军区主持日常事务了。

陶勇

接着说说陶勇同志,他同时担任着海军副司令员和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的职务,又是开国中将,在军中颇有威信。

陶勇是安徽六安人,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1929年4月加入游击队,一开始在红11军,后来又调入红4军,历任班长、排长、副连长、连长、副营长等职务。

后来,陶勇跟着红四方面军入川作开辟根据地,升任红9军教导师师长。

其实,陶勇原名张道庸。抗战爆发后,他加入了新四军,陈毅同志亲自替他改成了陶勇这个名字。

解放战争时期,陶勇先后担任华中野战军第8纵队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4纵队司令员、第三野战军第23军军长等重要职务。

建国后,陶勇又担任了海军副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等重要职务。

1967年1月21日,陶勇吃过午饭后,来到了军区招待所大院中散步,并遇到了正好也在散步的招待所所长。

陶勇觉得自己头发有些长了,头皮有些发痒,就让所长通知一下理发员周妙基为自己理发。

没想到,等所长带着理发员再次回到院子里的时候,却并没有发现陶勇的踪影。

经过一番寻找后,两人发现陶勇已经溺亡在浇水井中了。

后来,当许世友和陈毅同志得知此事后,都指示要查明事实,但由于当时另有其他情况,所以也就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

聂凤智

最后再说说聂凤智同志,他出生于湖北黄安,读过几年的私塾,后来加入了红四军,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建国后,聂凤智担任了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区空军司令员。

后来,许世友去了大别山后,聂凤智被下放到了广西的一个农场工作。

一直到许世友重新回到南京军区,发现了这个问题后,经过向伟人毛主席反应,聂凤智才回到了南京军区任职。

从这方面来说,聂凤智最后也是幸运的!

尾声

聂凤智回到了南京后,许世友非常地开心,当晚就请了聂凤智及其家人吃了一顿饭。

许世友和聂凤智喝了几杯酒后,就开口道:“你说说你,当初让你和我一起去大别山。你就是不肯,想回南京去当英雄,结果成了狗熊。”

聂凤智闻言,放下酒杯苦笑道:“老首长呀,我现在还是当初的那句话,我们和你是不一样的。你可以去大别山当英雄,那是因为有毛主席保着你。”

许世友听了一愣,略微思考一下,也觉得聂凤智说得对。如若换位思考、设身处地想一下,聂凤智当初确实也只能那样做!

想到这儿,许世友也就不再继续聊这个话题。

是呀,许世友功勋卓著,又是毛主席的肱股之臣,自然是无所畏惧的!

铭记革命先辈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