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晨在会上发言。(北京市政协供图)

人民网北京1月21日电(记者尹星云)1月20日,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召开以“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持续提升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为主题的界别联组会。会上,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总规划师吴晨在发言时谈到,在人居科学框架下,借助大模型创新城市治理决策支持体系,是未来城市治理高质量发展的突破点。

吴晨认为,现阶段的城市治理决策支持体系主要面临以下挑战:一是传统的规划设计管理模式已不足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亟需以人居科学的视角进行整合创新;二是现有的人工智能等通用大模型同质化严重,轻功能性的低效竞争普遍存在,易导致重复开发、信息过载,从通用大模型到专用大模型的转型是必然趋势;三是人居科学体系下的专用大模型应用尚缺乏顶层设计。

为此,吴晨在经过长期调研及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建议。

他建议,加快构建人居科学体系下的大模型应用发展生态。基于数据、算力、算法模型三要素形成城市治理新生态,将为城市注入新活力。“在北京,基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的‘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空间格局,我们提出建议,打造‘京西新首钢地区科技中心区’,补全长安街西轴线节点,带动京西地区高质量协同发展。未来应深度结合北京市发展需求,发挥科技创新‘国家队’的技术优势,探索面向复杂城市治理的专用大模型。”

此外,他建议率先建设多元前沿的人居科学领域创新人才高地。“人居科学强调多学科的前沿、交叉融合,应打通科研与教学一体化推进,为抢占人居科学制高点提供坚实的后备人才支撑;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功能性层面上的技术迭代与良性竞争,推动实现城市治理决策支持体系由可视化工具到系统性平台的全面跃升,力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他还建议积极推动城市治理理念、技术和制度的协同创新。“城市治理高质量发展不仅依靠技术革新,还有赖于规划决策理念、手段、流程、制度的优化。”他表示就自然环境及城市发展现状来看,需不断提高“弹性城市”治理水平,既做到韧性城市严谨有效的控制,又具备 “弹性城市”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应积极推动城市治理理念、技术和制度的协同创新,完善顶层设计,探索形成专用大模型治理的有效范式,促进技术体系与治理体系的共同进化。